徐春晓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批改又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每一篇习作,老师虽然做到“全批全改”和“精批细改”,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好学生改改错别字,读读老师写的评语,有的学生连错别字都不改,更不要说选材、结构上的修改了。
那么,能不能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让我们的语文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我结合本班实际,在班上实行多方互动式的作文评改法。我设计的作文评改的流程是这样的:学生自评—同学评—组评—自改—师总结。
第一步:学生自改作文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完作文后,自己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但是,学生个人修改,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且限于水平,文章中的毛病,常常自己看不出来。
在学生写完作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对照前面的八条评改标准对自己的作文逐条进行审核,查找出标点、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句子,并进行改正。接着从题目、中心、内容、语言等方面来一个“回头望”,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从点到面,实事求是的评价。最后,对文章再次阅读,寻找出自己本次作文的最大亮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下一次的作文中改进。在这样的自我修改,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着。
第二步:同学互评
“互动式”作文评改的实施之前,我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分成三个组:作文水平较高的为A组,作文水平一般的为B组,作文水平较低的为C组。在学生自我评改后,进入到梯级评改程序中:比如B组评改A组学生的习作,C组评改B组学生的习作,A组评C组的习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写作评改过程中去,学生互评作文,取长补短,发现问题。为了让A组同学也得到提高,这个环节可以只安排B.C两个组进行交换,而A组只在组内交流。
同学互评中,学生对照前面制定的八条评改要求,认真阅读和评改,不但指出优缺点,还指出修改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互评作文评改及时,学生兴趣浓厚。同时在批改的过程中也阅读了许多同龄人的作文,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起到了互相借鉴,启发的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修改习惯和能力。
第三步:组评
我班共有五十四个同学,按照习作水平分为六个组,并从全班推选出六名作文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组长,让他们做最后的总评。学生评改时,老师除了指导学生评改的方法,还要交给他们写评语的方法。写评语时要多看到作文中的“闪光点”,对缺点、错误要注意评语的措辞,提意见要具体,要重在鼓励,使同学容易接受。差的作文可以“改重于批”,尽量保留作文的主要内容,以表扬鼓励为主;好的作文可以“批重于改”,用热情的语言指出写得好的地方,扬其所长,不足之处提出修改的建议。总之,要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得。
第四步:自改
在终评之后,习作回到学生手中,学生再针对别人的评改做修改。对于C组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作文可能很难找到优点,我告诉组长,只要能发现习作中的一点闪光处就予以肯定。比如我班有位同学,之前字迹潦草,有次习作,他竟然写得不错。组长惊喜,第一时间报告了我,我批改时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评语“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加油,相信你会写得更好!”第二次的习作那位写得显然比以前更认真了。
第五步: 全班汇报交流点评
作文的互改互评在作文本上完成后,就是全班汇报交流点评。老师除了要阅读每篇习作,以总结本次习作的优点和不足,还要审阅各级评语,以表扬优秀评改者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组长推选出优秀作品在班上朗读。全班学生再次对这些优秀作文进行补充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作更高的补充点评。最后选择优秀习作发到班级作文公众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互动式”作文评改方法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习作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非短时间能见效,评改方法的实施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还需要我在今后的实践当中继续总结、修正、改进、提高。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语文老師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聪明才智,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学校和学生情况的作文评改方法来,从而更快的提高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