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云
(辽宁省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00)
脑血管疾病是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脑动脉炎、脑动脉瘤等,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起脑组织缺血,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因此,临床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并予以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传统CT 诊断技术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被临床广泛应用,其在诊断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病变检出率。本研究旨在探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60 例经造影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5 例;年龄47~75 岁,平均年龄(62.36±7.11)岁;其中颅内动脉瘤22 例,脑梗死23 例,脑出血15 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肢体障碍、抽搐、头痛头晕、失语等临床症状。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确诊;②年龄≤75岁;③依从性较好,能够遵医嘱完成检查操作;④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②具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异常者;③不满足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要求者;④合并严重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①给予所有患者多层螺旋CT 检查:采用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生产的64 排128 层螺旋CT 扫描机进行检查,对患者进行连续容积扫描,参数设置:扫描层厚设为0.5 mm×64;CT 机的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00 mAs,螺距为0.625。首先对患者进行颅脑平扫,然后经其肘部正中的静脉注射碘佛醇350 型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0 mL∶350 mg),注射速度为5 mL/s,当感兴趣的部位阈值达到100 Hu时,进行增强扫描。将扫描的结果数据传输到工作站,以便后期图像处理。②给予所有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采用西门子1.5 T 的超导型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将其序列设为FISP3D,其中TR/TE 为30∶11 ms,FOV为180 mm。扫描范围包括患者的颅顶到枕骨大孔以及颈内动脉颅动脉。扫描结束后,通过最大强度信号的投影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三维血管图像,然后对其进行分析。③所有受检患者的图像由2 名经验丰富且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的影像学医师进行讨论并诊断,若医师出现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分析,或者加入第3 名医师进行分析,最终获得统一诊断结果。
1.4 观察指标 分析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检测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检出率=检出例数/总例数×100%;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具体诊断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比较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为96.67%(58/60),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为83.33%(50/60),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比较[n(%)]
2.2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出的58 例患者具体情况 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出的58 例患者中,脑出血17 例,占29.31%;颅内动脉瘤21 例,占36.21%;脑 梗 死20 例,占34.48%。
2.3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特征 20 例脑梗死患者中,15 例患者梗死病灶直径<18 mm,占75.00%(15/20);5 例患者梗死病灶直径>18 mm,占25.00%(5/20)。58 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狭窄情况,其中大脑前动脉狭窄患者17 例,占29.31%(17/58);大脑中动脉狭窄22 例,占37.93%(22/58);大脑后动脉狭窄16 例,占27.59%(16/58);颈内动脉狭窄3例,占5.17%(3/58)。
脑血管疾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临床中分为出血性疾病以及缺血性疾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占脑血管疾病的75%[4]。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可见,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诊断及治疗,能够预防疾病恶化,降低患者死亡率,对促进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CT 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分辨率高等优点,但在检查过程中需使用造影剂,无法应用于妊娠期女性或者急重症患者[5]。多层螺旋CT 诊断脑血管疾病,突破了传统CT 技术,可用于检查颅脑、颈部、胸部等位置,可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积扫描。其虽然能够减少造影剂的用量,提高其利用率,但是其扫描的图像不够清晰,故临床运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中,其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等优点。其原理是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作为辅助,区分流动效应以及邻近组织,有利于帮助影像学医师把握患者的血流方向、速度等,能够准确判断血管闭塞、狭窄等状态。该方法充分利用流动增强以及相位改变的效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受骨骼等影响较小,在检查过程中,能有效避免出现骨骼伪影的现象[7]。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检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造影剂,有效弥补多层螺旋CT 的不足,能够准确定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灶,提高图像清晰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研究显示,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性,能够有效诊断颅内动脉瘤或者烟雾病等,也可了解患者的病变程度,对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 检测(P<0.05),表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的有效性较高,诊断可靠,但是其临床诊断时间较长,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对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可显示患者脑部的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