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镜”:破易圆难

2021-01-12 13:56蒋青林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魏徵张居正太宗

蒋青林

唐太宗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这段话时,其心情相当沉重,因为可以充当“人镜”的唯一人选魏徵去世了,而他再也找不到其他人来代替。纵观中国古代史,君臣之间能够形成“照镜者”与“人镜”关系的,李世民与魏徵算得上典型案例。相比之下,其他君臣配对就没有这么和谐美妙:要么是君主不愿被臣下明照,要么是臣下难以胜任明镜之任,要么是社会时局无法相容君臣之间肝胆相照。估摸这就是人性:无论是谁,都不太情愿被别人一览无遗;充当“人镜”者,也很难将自己所见所思和盘托出。在古代历史中,上下之间为何难以形成干净信任的互动关系,个中缘由值得我们今天深思。

李世民与魏徵之间互信互助的君臣关系,难能可贵且难以复制。从大处着眼,当中既有时代因素,又有个人原因。先来分析一下唐初大环境。太宗虽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但他是大唐实质意义上的创立者。其父李渊的识见与能力都比较一般,依靠秦王李世民才打下了江山。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君临天下,开始主持朝政。唐太宗亲历了前朝由盛而衰的过程,对隋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心存余悸,潜意识里会克制和约束自己。唐太宗某次前往洛阳,途中休息,驾临昭仁宫。看到官吏送上来的饭菜,太宗认为不咋的,感觉不爽,于是出言指责。魏徵听到后,就开始对太宗讲“政治课”:隋朝就是因为要吃要喝,毫无节制,很快灭亡;您如果心存戒惧,这些饭菜就很好了,否则再好一万倍您也不会觉得满意。唐太宗一听“隋朝”二字,心里直犯怵,马上对魏徵表示赞许。很显然,隋朝前车之覆就在眼前,其警示作用不容小觑。

个人原因也是相当明显的,李世民与魏徵都是如此。说唐太宗李世民乃千古一帝,应该并不为过。武功文治毋庸赘言,其从谏如流的大度,鲜有其他皇帝可以媲美。气量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既源于先天带来,又有赖于后天修炼。有些人天生气量就大,肚里能撑船;有些人见识虽高、能力虽强,可就是小肚鸡肠。唐太宗能容人,知错就改,能善始善终,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皇帝。可以从一两件琐事上来探究,其实事情越小,越能看出人的禀性。皇后相中了郑仁基的女儿,觉得她才貌双全,建议太宗将其纳入九嫔之中。皇帝答应了,准备好了封册。魏徵出来说话了:郑家的女儿已有婚约在身,您哪有一点做百姓父母的情意。李世民立即停止册封,并将自己一顿痛责。还有一件事,更能体现出太宗的自我克制。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是结发夫妻,两人相敬相爱了一辈子。皇后不幸早逝,葬于昭陵。唐太宗非常伤心,颇有些痛不欲生。为了随时可以看到爱妻之墓,太宗在禁苑里建了一座很高的望楼,时不时爬上去看上几眼。一次李世民带上魏徵一起登楼望远,皇帝指着正前方让魏徵看。魏徵回答:我两眼昏花,啥也没看到。李世民用手示意,说那就是昭陵啊。魏徵回复:我以为您在看献陵(唐高祖李渊之墓)呢,至于昭陵,我早就看到了。唐太宗一听,就明白魏徵所谏之意。后来,李世民一边哭,一边下令拆毁了望楼。千年之后,我们再来看唐太宗的自律行为,还是会被他折服。唐朝的恢宏大量,其文化之根应该就源于唐太宗。

魏徵当然也是相当有个性,而且做得比较彻底。魏徵之所以受到李世民赏识,主要是因为其忠诚。在隋末大动乱中,个人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魏徵也是如此,他顺着时代潮流浮沉前行,先后侍奉过李密、窦建德与李建成等,都未能遇上开明睿智之主。魏徵出任太子洗马一职之后,积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指出李世民战功显赫,应尽早想好办法对付他。李建成被杀,魏徵自然脱不了干系,接下来基本上就是陪葬的命运。当面对李世民的责问时,魏徵知道一味服软不可能有出路,于是干脆死硬到底,说太子早点听我的话,就不会死得像如今这么惨啦。李世民觉得魏徵敢于直言,是个人才,就留下他一条命,让他担任谏议大夫。魏徵将死路走成了活路,由此知道了自己价值所在,那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此后,魏徵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策略来行事的,屡试不爽。当然,魏徵也比较注意进言的方式方法,并不是一味死扛硬刚。他陪同皇帝一起观赏演出,趁机建言献策。见到《破阵武德舞》时,他就低头不看;而《庆善乐》出场时,他则兴高采烈、目不转睛。他通过这种方式,向太宗暗示:不要一味沉湎于武功,要将重心转移到文治上来。总而言之,终其一生魏徵保持了中正诚实的品性,相当忠实地充当了唐太宗的“人镜”。毫无疑问,“贞观之治”的出现,魏徵功不可没。

然而,李世民与魏徵之间的对手戏也是波澜起伏,“信任的小船”颠簸挣扎着才平安到达彼岸。李世民自然是主角,主导着关系的进展。随着时间推移与社会大治,唐太宗逐渐松懈,自我要求降低,骄奢情绪渐长,越往后越不喜欢反对意见。由于有魏徵等人的监督批评,太宗基本上没有太多出格之举。而在魏徵去世之后,李世民的自觉自律出现了明显下降。对于魏徵的态度,李世民也出现过巨大摇摆。魏徵在生前受到太宗的充分信任,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与忌恨。待其去世后,诬蔑攻击就陆续来了。魏徵推荐过杜正伦与侯君集,而这两人不争气:杜正伦因罪免职,侯君集犯下叛逆罪被处死。此外,魏徵自身也有弱点,有人反映他将谏议透露给史官禇遂良,以便留名青史。唐太宗知晓之后,勃然大怒,取消了公主与魏徵之子叔玉的婚约,又将自己题词的魏徵墓碑推倒。好在晚年李世民并未完全昏聩,他出兵辽东,事毕后悔了,感叹再无魏徵这种直士事先劝谏阻止。于是,太宗将魏徵之碑重新立了起来。可以说,李世民与魏徵自始至终都处在“争执-和好-再争执-再各好”的过程之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镜子愈发锃亮,人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自己。

像李世民这样英明宽宏的皇帝,像魏徵这样忠诚硬气的谏臣,他们之间的互动都进行得如此艰难,由此可知其他配对就愈发复杂了。简单梳理一下,可以找到一些症结所在。一般说来,但凡是人,都不太喜欢别人评说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常言道,忠言逆耳。虽是“忠正之言”,但耳朵的反应就是不舒服。作为主体的人不愿照镜子,那么就不可能出现“人镜”了。刘宋废帝刘子业比较典型,极不乐意听从善言。自年幼时,刘子业就非常焦躁粗暴。即位之后,他还稍微能听从母亲与大臣的劝谏。待其母去世后,刘子业也长大了,本性开始显现。戴法兴见皇帝胡作非为,就极力劝阻。可是刘子业不干,他想随心所欲,恣意妄为。刘子业觉得太监华愿儿很是称心合意,总是全力配合自己,逍遥快活。华愿儿认为戴法兴碍手碍脚,于是竭尽所能进行诋毁。刘子业罢免了戴法兴,令其告老还乡,后来又责其自杀。尽管戴法兴做得也不咋的,但好歹起到了一些规劝作用。戴法兴死后,更加没人去进言与劝阻了。刘子业丧心病狂,竟然随意杀戮臣属。一次,刘子业梦见有人诅咒他,他居然找到一个长相与梦中之人差不多的给杀了。当然,刘子业不可能落得什么好下场,不久就被身边的侍从谋杀了,成为史上一出闹剧。

刘子业是帝王当中非常极端的情况,但其不愿听取逆耳之言的心理,还是比较具有普遍性。更多的帝王,在一定程度上、特定时期里愿意听从意见建议,但很难做到善始善终。明神宗朱翊钧,后人习惯称之为万历皇帝,与张居正之间的故事就颇具典型性。朱翊钧即位时年幼无知,没有处政能力,只有依靠内阁重臣来支撑。以张居正为代表的大臣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责任,同时对小皇帝进行严格管教。年轻的朱翊钧,其实是以张居正等亦师亦臣之人作为“镜子”的,从中窥见自己的成长过程,并不断纠偏。张居正在执政前期,因自身势力还不稳固,能够比较严格地自律,并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他深知宦官集团的重要性,特意与代表人物冯保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张居正与冯保联手,确保了大明朝廷的稳定。未成年的朱翊钧由此也得到全方位的监督,自身成长也较为平稳。与此同时,张居正对朱翊钧的严厉甚至是苛刻也给小皇帝投下了心理阴影,埋下了隐患。小皇帝的母亲慈圣太后也借助张居正的威严开展教育,每当朱翊钧表现不好时,她就恫吓说:如果张先生知道了,可如何是好啊。朱翊钧心里既恐惧又怨愤,一颗反抗和仇恨的种子早早形成了。后期张居正位极人臣,权势熏天,却又不加收敛,不知不觉已多方树敌。张居正本是万历皇帝的对照物,但其自身品行慢慢退化,已异化成为一面扭曲变形的“哈哈镜”。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对其进行了全面否定。从朱翊钧与张居正这一对君臣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心甘情愿去做“照镜人”,相当之强人所难;要充当方正明净、永不失真的“人镜”,更绝非易事。

历史往往比想象更为丰富。在社会治理不太理想的元朝,却出现了一对配合默契的君臣。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即位时相当年轻,只有17岁,很想有一番作为,少年天子憧憬着开创新的气象。英宗寻找正直得力的大臣,相中了拜住。事实证明,英宗的眼光相当准确,拜住确是忠诚可靠的柱石之臣。拜住的祖先木华黎,曾是成吉思汗(铁木真)旗下的著名将领。换句话来说,英宗与拜住继承了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再次携手共进。英宗与拜住有过一次对话,非常精辟。皇帝问:现在还有魏徵那样的大臣吗?拜住回答:有唐太宗这样能听取不同意见的国君,便会有魏徵这样敢于提意见的大臣。英宗深以为然,也想复制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一切都进行得比较顺利,也收到了一些不错的效果。拜住大力推行文治,尤其重视学校教育,希望借此来弥补元朝“马下治天下”的不足。英宗充分信任拜住,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然而,其他一些人不太乐意,对抗甚至是谋反的苗头出现了。右丞相铁木迭儿不是善茬,生出叛逆之心,但还没来得及采取行动就死了。其义子铁失担心被清算,就阴谋反叛。1323年,元英宗与拜住从上都返回大都,途宿南坡店。铁失联合了一些人,搞夜间袭击,闯进营帐,将皇帝与拜住统统杀掉,史称“南坡之变”。元英宗与拜住,有可能重现类似唐太宗与魏徵相携奋进的新景象,然而野蛮的蒙古贵族不同意,竟然将“照镜人”与“人镜”全部毁掉。历史不能假设,后文也就无从落笔。

猜你喜欢
魏徵张居正太宗
张居正《论语集注直解》中的察人用人之道探析
魏徵:千古“诤臣”第一人
磨砺是一笔财富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肱骨良臣魏玄成
张居正宽待对手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太宗纳谏
从张居正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