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俊 方玮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20年底,脱贫攻坚的成果已惠及全国1亿左右的人口,中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实现脱贫的事实,已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与此同时,中国提前十年完成了在联合国会议上签订的减贫目标。(1)2019年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中,明确指出“按照2010年贫困标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亿人减少至2018年的166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至2018年的1.7%,2012年至2018年中国每年有1000多万人稳定脱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5页。中国反贫困事业取得国内外的积极认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4页。党稳中求进的领导风格贯彻脱贫攻坚之路的各个环节,一直延续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中。我国反贫困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因此,巩固脱贫攻坚已经取得的成果,要以长期稳定的政策措施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依托,加快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
后脱贫时代的脱贫成果巩固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3)黄承伟:《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及其前景展望》,《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第1期。(4)郑长德:《2020年后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思路与路径研究》,《民族学刊》2018年第6期。(5)兰剑、慈勤英:《后脱贫时代农村社会救助反贫困的困境及政策调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既往研究在总结我国反贫困事业经验的同时,探索2020年之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路径。既有成果可总结为三部分。
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反贫困事业离不开“组织化脱贫”的重要支撑。其中驻村扶贫队、第一书记、党建引领、军民共建等形式,促进了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执行,被认为是“运用组织化手段构建中国特色反贫困长效机制”的可取经验。(6)舒全峰:《公共领导力供给、国家赋权与制度重构——第一书记治村的制度逻辑》,《行政科学论坛》2017年第11期。(7)舒全峰、苏毅清、张明慧、王亚华:《第一书记、公共领导力与村庄集体行动——基于CIRS“百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8年第3期。(8)高卉、刘明星:《驻村扶贫:增权动员与主体回归——基于K村个案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6页。。通过对社会资源的统筹整合,尤其是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科技力量的加入,有效提高贫困地区反贫困组织力,增强该地区反贫困长效机制的建设。(10)张扬金:《民族地区可持续脱贫组织力锻造分析——以江西赣州S畲族村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1期。这种组织化的可持续脱贫经验,在多维贫困或深度贫困的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治理实践中,成为了反贫成果与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之间的重要桥梁,诸如“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因此,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的引领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发挥在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和项目中,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成为2020年之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条宝贵经验。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反贫困治理取得的成就是“资本下沉”的积极结果。既往研究总结出一套关于资本下沉乡村的金融扶贫路径,这一重大举措包括金融供给(11)周孟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金融扶贫供给侧改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资源释放(12)杨晓婷、陆镜名、刘奕辰、于滨铜:《“资本下沉”赋能“资源释放”:第一书记带动贫困村脱贫的行动逻辑与高效机制》,《中国农村观察》2020年第6期。、资本嵌入与内生(13)喻嘉、彭小兵:《脱贫:资本的嵌入与内生——基于井冈山神山村的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产业富民(14)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页。等方面。核心思路是在整合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实现资源禀赋与人力资本的结合,运用金融手段培育产业发展就业增加收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通过资本下沉的方式实现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不论是对乡村振兴还是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都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启发性。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建设”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因素。研究认为,虽然脱贫组织权力赋值和金融资本下沉等手段,分别可以从权力和资金方面改变特定地域贫困的窘境。但是通过外力改善贫困者的生存环境,会让其误认为脱贫的结果是本身能力提高所导致的。随着帮扶时间的延长,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依赖外部资源供给的惯性就会越强。(15)袁利平、姜嘉伟:《社会资本: 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行动逻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然而,一旦政府干预或经济扶持随着脱贫摘帽的完成而相继撤出,便意味着本地区会“返贫”。2020年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更应当秉持人本发展理念(16)高卉:《后脱贫时代农村贫困治理的进路与出路——基于发展人类学的讨论》,《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通过不断满足人的发展,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这一部分研究者通过指出党建引领和资本下沉两种路径的局限性,提出应当依靠人力资源资本实现可持续脱贫的第三条路径。
综上所述,不论是依靠第一书记的组织化脱贫、还是依靠资本下沉的产业化脱贫,亦或是激发人力资本的教育脱贫,这些均属于反贫治理的“硬治理”手段,普遍存在成本高、投入大、效果不可持续等特点。对于已脱贫摘帽地区,巩固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达到实现可持续脱贫的治理效果,是2020年后反贫困治理追求的目标。因此,激发已脱贫地区内生力量的“软治理”扶贫方式,成为基层治理的理性选择。
既往研究普遍对返贫风险类型认识不全面,局限于识别一些不可预知的意外事件,比如重大疾病、失业、突发性事故。(17)施海波、吕开宇:《2020年后反贫困战略: 话语切换、顶层谋划与学界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比如章义光等以2019年25个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模型对我国的返贫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得出“因残致贫家庭成为返贫风险户的概率较高,缺资金、因婚、因灾、缺水致贫家庭成为返贫风险户的概率较低”的结论。(18)章文光、吴义熔、宫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返贫原因分析——基于2019年25省(区、市)建档立卡实地监测调研数据》,《改革》2020年第12期。也有研究认为返贫风险具有区域性、频发性、个体性、危害性等特征,现有脱贫人口返贫的原因,是由于返贫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保障缺失、生活观念落后、劳动技能不强等影响因素导致。(19)郑瑞强、曹国庆:《脱贫人口返贫: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风险控制》,《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第6期。不论是对意外事件的关注还是对返贫风险的预测,民间陋习中的返贫风险尚未引起学界重视。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段的局限,导致既往研究虽然关注到了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20)萧子扬:《兴边富民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关系及有机衔接路径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2期。,但并未实现由“反贫困治理”向“返贫困防范”研究的话语切换(21)汪三贵、冯紫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然而,有趣的是,笔者团队赴Q省H市X县,考察2017年该县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后如何进行巩固的时候,发现X县的返贫风险类型体现出了不同于既往研究的差异化结果,并且似乎有悖于人们对于返贫风险类型的传统认知。X县是一个以撒拉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该县同时生活着藏族、回族、汉族等其他民族。偶发的意外事件并不是导致X县返贫的最大威胁,而是根植于这个地区每一个世居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讲排场”“好面子”“夸富宴”等民间陋习,是X县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最大阻碍。
为何返贫风险在这个地区呈现出差异化、似乎有悖于传统的认知的风险类型?笔者认为,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到田野点的乡土习惯中寻找答案。为此,笔者团队在Q省X县实施了历时半年的实地调研。基于该县数十个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从民间普通访谈者那里获得的访谈数据,与实地田野调研的观察笔记,笔者团队构建了“X县运用移风易俗的政策工具,控制地区返贫风险,实现脱贫成果巩固结果”的单案例质性研究,通过识别乡风治理与巩固脱贫之间的因果联系,发现社会“软治理”的新模式,以求丰富可持续脱贫理论的相关认知。
X县位于我国西部Q省H市的东南部,辖3镇6乡,154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16.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8万人。X县由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保安族、东乡族、土族等9个民族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3.6%,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国务院重点扶持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分布地区。2011年X县被国务院公布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2)《六盘山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2012年8月9日,http://cn.chinagate.cn/povertyrelief/2012-08/09/content_26183156.htm,2021年10月17日。
1.脱贫摘帽。2018年Q省共526个村退出贫困村,17.6万贫困人口完成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7 年的8.1%下降到2.5%,上一年度计划退出的12个贫困县也顺利实现摘帽。2019年,剩余170个贫困村退出,7.7万贫困人口脱贫,17个计划退出贫困县顺利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3)《2020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24日,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5622544,2021年10月17日。2017年X县成为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整体脱贫摘帽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但是X县各族群众在婚丧嫁娶等方面攀比之风日盛,红白事名目繁多,各类人情消费日渐走高,许多家庭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按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几乎到了“结不起婚、送不起亡人、还不起债务的地步”(24)访谈记录:X县QS乡DGS镇LAR村村民,撒拉族,男,57岁。(20200512B)。广大群众被这种畸形习俗拖累了、拖垮了,无可奈何却又束手无策。
2.天价礼金。2018年11月以前,本地区撒拉族、回族的结婚彩礼高达23万元左右,加上定茶钱、金首饰钱、“打发拉”(即送客)钱、开箱钱,办宴席钱等,综合费用30万元左右,甚至出现了四五十万元的高价婚姻,而且这个数字以每年2至3万元速度递增。(25)访谈记录:X县Y村村民MHZ,撒拉族,男,75岁。(20200809C)不少年轻人借款结婚,然后带着刚过门的新媳妇出门打工,三年五年回不了家。有些男青年到二十七八岁还结不了婚。丧葬费用也是居高不下,一桩丧事办下来,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甚至有几十万元的。小孩看“满月”的费用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朝觐期间的远送远迎、大送大迎也是个沉重的负担。另外,至于新房贺喜、乔迁贺喜、认亲家、买车贺喜、高考贺喜等名目繁多的人情消费也是水涨船高。据统计,普通家庭年收入中用于各类人情消费的支出约占三分之二,真正用于家庭基本生活的支出却占了小头。藏族念“活经”出现了低龄化、高费用和相互攀比现象。调研还发现,有些地区念“活经”的年龄降低到40岁,夫妻双方念一次“活经”的费用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几年间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念一次“活经”就花没了。(26)访谈记录:X县委宣传部基层干部HQG,撒拉族,男,52岁。(20210805A)
3.现实所需。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摆在X县委县政府面前。2018年11月1日,X县召开600人参加的移风易俗动员大会,这是X县有史以来针对返贫风险治理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然而,移风易俗所要改变的毕竟是沿袭数百年的习俗。据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龚景瀚编纂的《循化志》记载,当时的彩礼是按照牲畜的多少来计算的。(27)马学义、马成俊:《撒拉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24页。由此可见,改变陈规陋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于是,按照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原则,X县委县政府制定了《X县关于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经过近一年的持续推进,工作中出现了不少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专项扶贫巡视组也提出了结婚费用仍然偏高的意见,县委县政府制定和实施移风易俗《指导意见》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但X县移风易俗最终取得了良好实践效果。
在移风易俗政策内容的设置上,X县强化工作统一指导,有效解决民众实际难题。鉴于全县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理水平和民族习俗各不相同的实际,为便于操作和规范落实,县委政府对婚丧嫁娶、朝觐接送、孩子满月贺喜等民众的主要人情往来事项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进行规范和引导。撒拉族和回族结婚彩礼不超过10万元,综合费用不超过12万元,女方不返还礼金,陪嫁品的费用不超过彩礼的8%;藏族应保持原先节俭简约的传统结婚习俗,彩礼不超过3万元;汉族结婚彩礼不超过8万元,并严格控制在婚事中的宴请范围、宴席规模、菜品数量,减轻人情负担。(28)资料来源:《X县关于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指导意见》。穆斯林群众丧事和请“满拉”到家里吃饭时舍散的“哈地亚”(即施舍),阿訇每人不超过30元,其他人员不超过20元,倡导减少送葬人数、丧事简办。朝觐方面禁止大送大迎、远送远迎,不接客,不送礼品,倡导就近就简举行。孩子“满月”倡导只办一次宴席,综合费用不超过5000元。(29)资料来源:《X县关于“文明餐桌”活动实施方案》。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要报请纪委监委批准。
婚事方面。X县委县政府制定了X县移风易俗工作婚事“五步走”流程。第一步,报备。凡结婚男女双方首先要在村委会报备,填写移风易俗相关承诺书,村委会要及时向乡(镇)政府报备。第二步,查验户口。男女双方携户口本、身份证、移风易俗承诺书等相关材料去当地派出所查验户口信息,待户口和身份信息查验无误,由派出所在承诺书上签字盖章并出具情况属实证明。第三步,办理结婚证。第四步,审验。男女双方携带结婚证再次到村委会和乡(镇)政府进行报备审验。第五步,现场监督及事后报备。婚礼当天,女方所在村的包村领导或驻村干部、村“两委”负责人、红白理事会成员、移风易俗监督员到婚礼现场进行监督,严格核实户口信息、结婚证、结婚彩礼数额等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清真寺教长要积极配合,在教法层面上宣讲移风易俗政策后再念“尼卡亥”(证婚词)。待婚事结束,由村“两委”负责人及红白理事会成员向乡(镇)政府进行报备。(30)资料来源:《X县关于移风易俗工作“婚事五步走”流程》。
举办丧事及朝觐等方面。送葬前,亡人家属应向村红白理事会报告准备花费的钱数,由红白理事会成员监督舍散。在朝觐迎送方面,第一次办理朝觐手续时,X县宗教主管部门向预朝觐者讲明有关政策,让其就简办朝觐迎送事宜做出承诺,并签移风易俗相关承诺书,必要时收取押金。
围绕以上措施,乡镇、公安、民宗、民政、宣传、纪检等部门积极履职,联合治理,形成工作上的“一盘棋”。此外,X县乡村均设立举报电话,制定了奖惩措施。
2019年,X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移风易俗工作的补充意见》《移风易俗奖惩办法》等配套文件,从制度层面不断加以规范,有条不紊地推进这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31)资料来源:《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移风易俗工作的补充意见〉〈移风易俗奖惩意见〉的通知》。X县的三级管理制度是移风易俗政策下乡并得以落实的衔接机制,其中突出“两个重点建机制”,完善“三级管理制度”。“机构+制度”这两个重点和“县、乡(镇)、村”三级组织体系,是常态化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基础结构,为乡风治理和脱贫成果巩固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1.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坚持党委主导、政府主推、乡镇主责、群众主体的“四主”工作原则,建立X县乡村三级领导体系,召开了覆盖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动员大会,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文件,确立总体推进战略。同时,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考核,制定《X县移风易俗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发挥了考核指挥棒的作用。(32)资料来源:《X县移风易俗工作县直机关考核办法》。
2.层层创新推进。除了县级层面明确规定的移风易俗具体政策和制定《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婚事“五步走”流程》外,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和本行业部门实际,综合考虑群众的各种意见,制定出台了《X县B镇十个一举措》《X县J镇移风易俗镇规民约十条》《X县J镇七必访七必谈制》《X县J镇两个约定“5+2”措施》《X县移风易俗工作专项实施方案》《“文明餐桌”活动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实施办法和措施。县委县政府还鼓励各村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自选动作,蓄积群众智慧,获得群众力量。
3.落实村级主体责任。为充分发挥好村“两委”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各村均设立了“一约二会一队一员”(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监事会、宣传队、监督员)。同时,完善村级落实细则,把县级和乡镇层面的要求和倡导具体化。在操办规程、红白事办事范围、参加人员、宴席标准、迎亲车辆、待客标准、礼金数额等方面各村做出明确规定,制定了接地气、易操作的《片规民约》《村规民约》《寺规僧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有关制度,努力推动形成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格局。(33)资料来源:《X县移风易俗工作乡镇考核办法》。
X县的移风易俗运动是2018年底由县委宣传部率先发起,而后由多部门协调配合完成的自上而下的民风整治运动。早在2018年初召开县两会的时候,就有县人民政协委员提出:要想从根本上脱离贫困,必须从改变民风民俗开始。而高额的结婚彩礼及丧葬花费的确是X县返贫的潜在威胁。2017年X县成为了全国第一批脱贫的县;2018年初,有县人民政协委员提出简化民风民俗防止返贫的提案;2018年底,X县启动“移风易俗”政策下乡工作;2019年,X县返贫风险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绩;2020年4月,X县所在的H市成为Q省开展返贫风险治理工作的突出典型示范市,X县“移风易俗”经验在Q省全省范围内推广。
在两年多艰巨复杂的巩固脱贫成果工作实践中,在X县的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撒拉族、回族一桩婚事的费用由过去的30万元左右减少到10万元左右,丧葬费用由过去的平均6万元减少到3万元;藏族地区念“活经”的费用由过去的平均6万元减少到4万元。仅此一项,全县就减轻负担1.5亿元。把最大程度地给贫困群众减轻人情负担,倡导社会公序良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反贫困”治理的有力抓手,实现了移风易俗助力“反贫困”治理效果的最大化。在X县乡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博弈过程中,总结出多民族地区乡村“反贫困”治理的成功经验。
在X县移风易俗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国家权力借助特定的制度安排嵌入到乡村贫困治理的实践中,与内生的乡土秩序互嵌、共存;乡村“反贫困”治理能力格局的嵌入型结构,与乡土秩序中形成的礼法共创共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这种“嵌入型”结构与“内生型”机制共同构成了乡村治理实践中“移风易俗”政策下乡的显著性特征。
步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2020以前取得的脱贫成果该如何巩固,Q省H市X县率先做出表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移风易俗运动,准确识别“讲排场、好面子”等民间陋习是导致X县返贫的重要因素。X县通过“调节高额彩礼、规范丧葬活动”的形式,开展乡风治理,运用权力嵌入基层的社会“软”治理手段,有效防范了该地的返贫风险,客观上起到了巩固已有脱贫攻坚成果的作用。在这些陈规陋习中,尤其是结婚彩礼问题最为棘手。接下来本文就以X县对高额彩礼进行的乡风治理为例,讨论该地区存在陋习的原因、展现移风易俗的政策过程,分析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中“乡风建设”的治理方法,搭建基层社会“软治理”的理论框架。
“婚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用社会的力量来确保双系扶育。社会力量促成了婚姻的缔结,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婚姻达成都不仅是男女双方及其家庭之间的私事,都需要别人关心参与……在这一系列手续中常包括着男女双方和他们的亲属,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在这一系列义务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带有经济性质的礼物赠送,而这就是彩礼,彩礼的赠送也不能缺少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参与。”(34)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页。因此,婚姻关系缔结与彩礼赠送就成为多数人参与和负责的事情,这之间就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但是陋俗下的高额彩礼,导致的是彩礼性质的异化和人民群众经济负担的加重,从而导致已脱贫群众返贫。
民族地区拥有更多带有地域色彩的风俗习惯,在Q省H市除了X县婚嫁彩礼居高不下,还有邻近的L县也如此,这两个地区的共同特点是“拉面经济”发达。回族和撒拉族都是具有世代经商历史经验的民族。加之X县和L县在地理位置上靠山且闭塞,自然资源难以为人民群众供给富足的生活。(35)马成俊主编:《循化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1页。因而在Q省政府的帮助下,尤其是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之举后,将Q省X县和L县的拉面带向全国,“拉面经济”成为了当地经济的一大来源。(36)访谈记录:X县师范专科学校教师WG,男,回族,39岁。(20171025B)外出打工赚钱的打工者给两县高额彩礼支付创造了较大的可能性,外加回族、撒拉族习惯于以家庭为单位外出务工,迎娶进门的媳妇当然是一家人从事拉面生意的好帮手,全家人愿意支付高额彩礼,为拉面馆增添了一名年轻的劳动力。(37)访谈记录:X县民族中学教师MCJ,男,撒拉族,54岁。(20201113H)
高额彩礼是家庭劳动力需求和“拉面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是攀比盛行的社会风气使得那些无偿付、无现实需求的其他村民倍受其害。(38)方军、陈奇:《多中心治理理论视域下农村高额彩礼治理模式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因此必须打击由高额彩礼造成的奢靡攀比现象,改变乡村风气,规范社会秩序与维护社会稳定。一方面需要基层政府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发挥促进乡风文明、维护社会稳定与保障社会公平的公共职能;另一方面,需要调节红白事的国家公权力介入公共领域,发挥调节金额、指导与监督彩礼给付、制裁红白事在操办中出现的违规行为等多重职能,这就有了移风易俗政策下乡的现实可能性。
总结X县的工作经验可以发现,移风易俗政策中的降低彩礼额度这一举措,首先在撒拉族民众中受到了欢迎。X县人口比例占63%以上的撒拉族群众对此项政策的接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政策下乡的阻力。移风易俗中的各项举措不仅解决了撒拉族和回族同胞所面临的“天价彩礼”问题;还减轻了汉族群众“讲排场”思想导致的人情负担;还有效削减了藏族同胞“念亡(活)经”的经济负担。我们把这些裹挟着国家权力的移风易俗政策,通过乡风治理控制返贫风险的过程,称为X县巩固脱贫成果的“软治理”新模式。
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不仅是一场以基层扶贫脱困为目标的战略行动,其本质上是乡村治理模式的重构和再建,目的是为了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在这场全方位的扶贫攻坚战中,乡村治理的权力结构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择选优秀干部进驻乡村工作,全面谋划和主持乡村的扶贫工作,甚至参与乡村日常事务决策。而正是各项移风易俗政策等外部力量的嵌入,使固化的乡村权力场域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昭示着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形成,更导致日常村务治理实践中的权力博弈或更迭。(39)王俊程、胡红霞:《中国乡村治理的理论阐释与现实建构》,《重庆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政策下乡是国家权力对不符合脱贫攻坚任务要求的陈旧社会规则的干预过程,通过国家权力与乡土习惯的博弈,塑造出一套与多民族地区反贫困治理相适应的新的社会秩序。X县移风易俗政策下乡所面临的乡土规则,包括地方乡规民约的约束、传统风俗的约束等,正是这些民间规则的价值导向与 “讲排场”“好面子” “夸富宴”的消费观念不谋而合,导致民众的社会互动行为异化。以民间习俗为内容的礼治秩序以盾之形保护“乡土”。以移风易俗为内容的乡风治理如一支利箭冲破束缚,借助国家力量调整礼治秩序,通过“软治理”手段构建礼法共治的社会新秩序,证实了乡风治理模式能够在巩固脱贫成果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假设。
1.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党的领导,自觉以中央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是X县返贫风险治理的根本遵循。多民族地区在“反贫困”工作中,应当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党建工作统领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实践,建立了县、乡、村党员干部分级联点的移风易俗责任制,将移风易俗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双向述职和党员评议考核。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很多的陈规陋习已经深入人心,绝不是“一简了之”“一禁了之”就能解决的,只有通过“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使“反贫困”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加强宣传教育。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中始终把各族干部群众自觉认同、自觉践行作为最根本目标,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通过乡村宣传栏、公示栏、县广播电视、“X县新闻”微信公众平台等阵地和入户宣讲等方式,积极依托乡镇、村社动员会议和“主麻日”(即每周五聚礼日)活动等人员集中有利时机,向群众深入讲解陈规陋习蔓延的危害,讲清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前景,曝光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反面典型,报道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正能量榜样。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引导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移风易俗工作注入了扶智扶志强大动力,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并转换为行动实践。
3.团结干部群众。X县返贫风险治理措施中的每一项政策落实、成果体现,都与群众直接关联。所以要持续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激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把基层自我治理、群众自我管理作为移风易俗常治长效的重要举措,X县实现了“三个全覆盖”(40)三个全覆盖,是指红白理事会全覆盖,移风易俗监事会全覆盖,以婚丧嫁娶为基本内容的村规民约、寺规僧约的全覆盖。,在各村社建立了“一约二会一队一员”(41)一约二会一队一员,是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监事会、宣传队、监督员。,宗教寺院建立了寺规僧约的移风易俗治理机制,使移风易俗赢得广泛认可。广大群众纷纷表示,移风易俗是最大的扶贫,是真正的“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
面对当前全球局势和世界各国对中国反贫困事业取得成就的意见反馈,中共中央沉着冷静地做出下一阶段部署。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明确强调,目前还不是欢呼脱贫攻坚取得成果和庆祝反贫困事业获得胜利的时候,要着眼于2020年脱贫攻坚完成后的事情,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贫困问题,及早谋划、早作打算。(42)《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的讲话》,2019年9月18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22/c1024-30309327.html,2021年10月17日。紧接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对于这些需要通过努力长期解决的贫困问题,要有总体安排,创造条件,分阶段逐步解决”(43)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求是》2019年第11期。。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44)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共产党员》2020年第8期。。
现如今,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已全面完成,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任务摆在我们眼前。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下一阶段重要的目标。(45)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35页。通过对Q省H市X县移风易俗运动成功经验的总结,发现基层乡风治理有助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以此为切入点,我们认为社会软治理可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助力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具体经验有三点。
进一步推进乡风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内容,而移风易俗是文化振兴的重大举措之一。社会“软治理”能力提升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钥匙,乡风治理不仅关系到国家“软治理”经验的总结,更是为了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摈弃陋习,倡树新风。”(46)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年第29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提出,“研究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厚植文化底蕴,重塑民间风俗。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以“文”化人,涵育着百姓日常生活实践及历史根脉深处生发出的文化自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要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实现乡村振兴。乡风治理是乡村治理的一个侧面,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关键一步;同时,乡风建设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取得成功的内在灵魂,是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内在驱动力。
明确政府在乡风建设中的地位,推动县域基层“软治理”模式的发展,是基层社会“软治理”的重要依托。实现脱贫人口内生能力的持续提升,通过内源性激发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可以达到巩固脱贫成果的目标。县级政府作为中央、省、市级国家权力的传输末梢,在行政官僚体制中承担并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作为国家政治压力传导的“滤波器”,有能力决定哪些任务优先或延后,而这些任务的安排是通过政策传递给地方的。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意愿的“收集机”,基层政府也是有所偏好选择哪些意愿继续向上传导而哪些在县级层面消化。因此,迈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下,县域基层政府的“软治理”应当被模式化,通过政策扩散的方式将典型地区的成果经验传送出去,借鉴政策试点的方式,推动以乡风建设为内容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推进基层软治理工作、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更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必然要求。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从而提升精准脱贫的可持续性,这是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的一种价值理念与要求。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农村贫困治理由解决绝对贫困转向脱贫成果巩固、防止返贫以及相对贫困的长效系统性治理。“风俗,天下之大事也。”总结基层社会软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以风俗为切口,以乡风治理为手段,对返贫风险进行防控,以更少的经济投入获得更稳健的可持续脱贫效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求,也是迈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中国正在朝着下一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迈向2035年的中国应当是一个拥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不仅包括“硬治理”手段的提升也包括“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在总结脱贫攻坚成功成果的同时,运用乡风治理手段助力农村可持续脱贫,是我们国家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农村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中国反贫困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2020年之后,一个更为严峻的、全新的现实问题,即如何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摆在我们面前,使得基层政府和社会治理研究领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既往研究指出,中国的反贫困事业离不开“组织化脱贫”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资本下沉”的积极结果。但也有学者指出,虽然脱贫组织权力赋值和金融资本下沉等手段,分别可以从权力和资金维度改变了特定地域贫困的窘境,但是一旦政府干预或经济扶持随着脱贫摘帽的完成而相继撤出,便意味着“贫困”局面可能再度出现。因此,2020年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更应当秉持人本发展理念,依靠人力资本实现可持续脱贫。因为于反贫治理中的“硬治理”手段,普遍存在成本高、投入大、效果不可持续等特点,所以,对于已脱贫摘帽地区,激发内生力量的“软治理”扶贫方式,成为基层治理的理性选择。
本研究以Q省H市X县在2018年11月开展的移风易俗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该运动在X县实施后取得的实际效果,同时基于一系列深度访谈和为期半年的田野调研取得的一手资料,认为已经脱贫摘帽的X县所面临的返贫风险来自于民间陋习。基层政府通过开展移风易俗的乡风治理活动来整治乡土风俗,从客观上确实达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效果。其中,“讲排场”“好面子”和“夸富宴”等思想,异化了X县的乡风民俗。复杂的红白喜事、高额的人情债和天价彩礼金等习俗,使当地群众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些民间陋习让X县面临着巨大的返贫风险。研究表明,X县政府以乡风治理为抓手,通过出台了一系列简化婚丧嫁娶程序、限制红白礼金数额、树立质朴交往观念等内容的政策措施,客观上达到了巩固脱贫成果的效果。因此,以乡风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软治理模式应当被关注。
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任务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我国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向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行。本研究通过对乡风治理的经验的总结,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宣传教育和团结干部群众”的成功经验(47)资源来源:X县《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移风易俗工作的补充意见〉的通知》。,有助于推进社会软治理模式的探索,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有助于2035年远景规划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