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丽,李瑞杰,勾正刚
(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1]要达成这一教育目标,需要让学生在历史追思与现实观感中深刻理解并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构建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指导行为实践。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创造和凝练出的极具感染力、震撼力与示范性的一种特质文化,有巨大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作用。高校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目的就是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让大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实,并从中不断汲取奋进力量,重塑自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面对多元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冲击,高校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价值与功能,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高度认同与深厚情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因此,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昂扬向上精神状态和过硬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是对新时代大学教育的必然要求。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诉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和力行的育人方向,高校应着力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形塑大学生的精神品格。要让大学生浸润于红色文化,切身感受与体悟其中所蕴含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浩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的精神内核;要让大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养成爱国、励志、求真和力行的个人品格,并与积极的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成为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3]。其中,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表现得最为激烈,外有西方敌对势力无孔不入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他们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以西方“标准”裁判中国现实,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内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兴风作浪,他们恶搞消费历史,颠覆历史记忆,扰乱公众对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正确认知。内外的文化敌对势力借助大众传媒消解文化价值共识,试图动摇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进而达到他们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和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阴谋。大学生身处复杂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背景中,且自身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不稳定期,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价值观发生扭曲,理想信念崩塌。因此,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其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校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就是要通过中国共产党人执守理想信念的鲜活历史,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这一历史的和现实的精神脉动启迪、感召与激励大学生面对理想信念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立德树人最根本的保障,它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承续中华优秀文化根脉的重要使命,是坚定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主路径,关乎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因此,高校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显然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内在要求,是践行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关于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必然逻辑,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4]之精神要义的主要载体。所以,高校在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挖掘好“三种文化”,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切实做到提升思政育人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鉴于红色文化对高校育人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红色文化育人路径,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育人价值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河北省高校已从学科建设、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及学术研究等诸多方面积极探索出一套红色文化育人体系。
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之一就是加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保障。河北省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推动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马克思理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培养红色文化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该校以省级重点学科马克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为龙头牵引,通过搭建学术平台、凝练学科方向、聚焦特色研究优势、打磨科研精品、锻造精干师资队伍和打牢大学生专业根基等措施打造思政“金课”,协同推进学位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思政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教学与科研互为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互为相长的格局。基于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构建起了本、硕、博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红色文化人才培养孵化的重要基地。
课程教学在红色文化育人中发挥着主阵地作用。河北省高校积极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其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引领。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环节有机嵌入红色文化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红色研学,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教育相融相通。其二,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如河北大学分批遴选182门“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效结合,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现当代文学:革命文学与红色景观》入选教育部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其三,以红色文化专题通识教育课程为延伸。如河北师范大学开设《抗日战争专题研究》等近50门红色文化专题通识课程,利用授课教师研究专长,多角度全方位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逻辑、表现形式、丰富内容、精神实质与重要价值。如此,初步形成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体,以红色专题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为两翼的红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筑牢了红色文化课程教学主阵地,增强了红色文化育人的系统性。
河北省高校以红色文化浸润校园,营造浓郁的文化育人环境。其一,深入挖掘校史文化育人价值。如燕山大学成立由退休老干部组成的“校史与传统”宣讲团,将校史宣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必修课中,藉此助推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历史脉络、文化传统与校训意涵,并将其传承下去。其二,注重发挥网络媒介宣传作用。河北师范大学“寻访河北红色印记”微信专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经典与红色精神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有所教益。其三,开展红色文化相关主题活动。河北省高校依托“各类讲座平台”“校园文化节”“重大纪念日”“团日活动”“红色社团”及“红色文化进校园项目”等载体,开展“红色讲座”“文艺创作展演”“知识竞赛”“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主题教育”和“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使红色文化时刻浸润于校园,使大学生一直沐浴在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中,润物细无声地增进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5]河北省高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切身体悟红色精神和践行红色精神。如河北科技大学建立了李大钊纪念馆等6家红色文化教学实践基地,并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历时5年,参与师生达万人,已走过9个省份,参观红色遗迹50余处,搜集150多首红歌和长征故事。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调研和现场教学,红色精神形塑了大学生的精神家园,而这又成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红色精神的内驱动力,如河北农业大学成立26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和122支服务小队,以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李保国精神”。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红色文化育人“知行合一”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升了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研究创新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河北省高校积极组建高端研究平台,打造研究重镇,夯实红色文化学术研究根基,通过科研与教学相辅相长,为红色文化育人提供坚实支撑。如河北师范大学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开展中共党史、西柏坡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积极将科研优势转化为红色文化育人资源:将红色文化研究成果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充实教学内容,使理论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凝练西柏坡专题研究方向,招收硕博研究生,培养西柏坡研究高层次人才;设立“赶考·红色文化周”项目,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大学生开展西柏坡精神与赶考精神教育;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科研实训。扎实的学术研究为红色文化的弘扬传承提供基地、人才和教育资源,是红色文化育人的关键环节。
综上,河北省高校多措并举探索红色文化育人路径与方式,构建起了集人才培养、社会实践、科研和宣教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深入总结梳理河北省高校在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对进一步加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河北省高校在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中,形成了一些具有启迪性的经验,为高校深入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提供了整体的思路和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使命,且面向全体学生,受众群庞大,是红色文化育人的主渠道,学生对其的评价直接关系到红色文化育人成效。有鉴于此,河北省高校围绕学生主体加大思政课创新力度。河北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推出“热点问题半月谈”活动,分析学生们想听什么和想从课堂上获得什么,进而选择针对性强、新鲜敏感和学生关切的新闻热点话题,以探讨和对话的教学方式在师生多元化互动中解决问题,深化教学内容。截至目前,该活动已举办400期,拥有9万余名“粉丝”。鉴于自媒体技术应用兴起后对大学生生活和信息接收带来的巨大影响,河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自2013年起探索“微电影”教学改革,在体现“善行河北”特色,展示“中国梦·学子情”风采的主题引领下,通过微电影载体把思政课内容用具象化的事例表现出来。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老师则将微电影内容作为案例充实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联动,深受学生欢迎,累积参与人数达2万多人,拍摄微电影4 400多部。河北师范大学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基础,探索创新“解放石家庄——夺取大城市之创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通过再现事件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和感悟革命历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思政课改革创新案例摈弃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广受学生欢迎与好评,大大优化了红色文化育人课堂主渠道,提升了红色文化育人质量。
推进红色文化育人是系统而繁杂的工作,河北省高校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不断加强红色文化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全方位多方面地给予红色文化育人以支持和保障。其一,出台政策予以保障。河北大学《面向21世纪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要集中资源,对弘扬民族精神有推动作用的选题给予重点支持[6],政策的出台便于学校各部门统一协调齐抓共管,明确导向,形成联动机制以推进具体落实。其二,实施相关制度,不断完善育人机制体制。具体体现:1.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凸显重要性。河北大学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本科生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思想成长模块”中,且有学分要求,明确了红色文化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推动了师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2.建立专门机构综合统筹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建立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室,集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和宣传于一体,使红色文化教育有了固定基地。3.与学校常态工作相对接助推红色文化教育深入展开。在形成惯例的“雷锋活动月”和“文化节”等项目中开辟红色文化活动单元,树立“支部党旗红”与“国旗班”等红色典型,开展“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与“援疆就业‘星火计划’”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这些活动践行红色精神,使红色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党建、班级建设和社会实践等常态工作对接起来,保证了红色文化教育的长效化、常态化与制度化。
河北省高校在推进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中非常重视凝练活动特色,着力打造品牌,扩大其辐射面与影响力。燕山大学“红色旋律”特色红色文化育人项目自2010年创办以来,历经10余年发展,形成以红色讲坛为中心,包括红色读书会、红色论坛、红色影苑、红歌队、红色网络和红色考察在内的立体格局,红色讲坛邀请名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正确认识和理性思考历史与现实问题;红色读书会以师生互动的形式研读红色经典,交流感悟、启迪思想;红色影苑和红歌队通过观看红色经典影片与唱红歌等接地气方式贴近学生;红色网络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媒介的关注,及时推送红色文化;红色考察主要是组织学生到革命圣地和革命根据地进行研学,增加学生对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的感性认识。几大板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力求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和多角度解读、宣传与传承红色文化。经过不懈探索与打磨,目前已成为颇具辐射力与影响力的红色文化育人品牌,10年间有3万多学生现场参与,30万人次网上互动,是燕山大学最受欢迎的校园文化项目,先后被光明日报、人民网与河北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还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等殊荣。河北省高校在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中应继续坚持贴近学生生活和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原则,沿着推出精品、形成特色和营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在特色品牌成果的示范引领下,使红色文化育人形成更大的辐射效应,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河北省高校沿着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进路,充分利用和调动各方面社会资源,为全面开展红色文化育人保驾护航。学校通过“走出去”建立红色文化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和革命圣地,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社会调研,校地合作挖掘建设地方红色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和进乡村向社会大众传播红色文化等,这些举措一方面让大学生亲历红色历史,加深对红色历史的感悟和理解,从而提升革命历史对大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利用自身的人才和科研优势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宣传、研究与开发利用,有助于红色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实现了服务社会的功能。学校通过“请进来”邀请革命英雄与模范人物以及民间红色文化艺术进校园进课堂,与政府和社会各有关机构联合主办或承办弘扬红色文化的大型研讨会和文艺活动等各项活动,一方面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教育经验共享与交流,弥补学校红色文化育人不足;另一方面将政府、文博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和文艺社团等社会机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有助于其在红色文化弘扬传承中协同创新,合作共赢。总之,河北省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凝聚了各方力量,互通有无的合作格局构建起了红色文化育人联动机制,推动红色文化育人更深入、更广泛和更协调的发展。
综上,河北省高校在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过程中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与经验,其一,从校史红色资源中提炼精神血脉,如河北农业大学提炼的“李保国精神”和“太行山精神”以及河北医科大学提炼的“擎灯精神”都彰显了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大学生在信仰、坚守和践履这些精神的过程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其二,充分挖掘利用在河北大地孕育诞生的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和塞罕坝精神等精神财富,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河北省高校不仅设有专门机构研究这些精神内涵,而且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弘扬这些精神,并将其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其三,寓红色文化育人于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教师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河北省历史文化研究项目,依托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项目等平台,组织学生对河北省历史文化进行调研,完成了多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不仅推动了对地方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发展和宣传推广,而且使大学生增长了知识见识,增强了综合素质,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正是基于这种积极的探索,红色文化育人成效显著。其一,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成长。如河北科技大学学生在参加完学校重走长征路活动后感悟道:“坚定了祖国有需要勇敢站出来的决心和信心”[7],厚植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二,取得了积极成果。如河北农业大学的“打造‘太行山道路’文化品牌”和河北工程大学的“大工程文化育‘工程人’”入选了教育部第一批和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名单。当然,河北省高校在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探索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和践行红色精神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足,红色文化课堂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且教学手段单一,红色文化宣传与实践活动设计雷同,红色文化育人实效性评价体系欠缺,红色文化育人机制有待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高校要对已有的实践探索加以总结,形成经验有效接续;立足学生主体、突出实践育人,不断创新育人模式;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校内外联动合力提供稳定的保障性支持。在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提升红色文化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