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的建立及在心内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21-01-12 08:42李连连
关键词:胸痛导管心肌梗死

李连连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我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国家,但是关于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向定成教授曾经提出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采用网络信息技术获得区域医疗的协同,建立高效、好推广的心血管疾病急救护理模式,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效果。该模式一经提出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并在2~3年内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胸痛中心的认证医院数量高达上百家。快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式,但是在过往的研究中多强调医生的工作,缺少护理人员在急救工作中的作用和医护配合,本文对此开展研究,现将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心内科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开展本次研究,采用奇偶数排列的方式,按照就诊单号将其平均分配成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中有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2.13±6.49)岁。对照组中有男27例、女13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3.11±6.23)岁。所有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常规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胸痛中心急救护理优化有错,结合胸痛急救的监测、治疗和健康复制定对时间有准确要求的护理计划,具体内容:在街道胸痛中心的病情指令时,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在患者到达前启动导管室,同时通知手术人员进行术前准备;手术室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后在2min内了解病情,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同时交代患者家属注意事项;进入导管室以后2min 内给氧,4min内连接心电监护,5min内开放静脉通道,10min心电图检查,同时遵医嘱采集血液样本。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熟练配合医生进行操作,及时执行急救医嘱。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要做好病情交接和术后随访。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门-导管室时间以及门-球囊扩张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Student’s test进行检验,P<0.05代表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的护理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比情况(min)

3 讨 论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临床上多种指南都明确要求患者入院后到球囊开通血管的时间应低于90min。但是在实际抢救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延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时间[1]。胸痛急救环境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足够的护理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在手术前做好准备,术中冷静的与医生配合处理问题。本次研究采用的胸痛中心急救流程如下:患者至胸痛中心就诊→护理人员接诊并初步评估→心电图检查→通知医生判断确诊→通知导管室→联系心内科介入团队→导管室PCI→开放绿色通道。经研究对比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应用胸痛中心急救流程,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急救护理时间,这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综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应该意识到时间与生命的关系,通过建立急救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的护理措施。

猜你喜欢
胸痛导管心肌梗死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有些胸痛会猝死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