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苏会
(连云港市灌云仁慈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200)
早期肺癌是指肺癌早期,该阶段肿瘤尚未发展,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临床上还需要选择更加科学、有效、准确度高的诊断方式,尽早的诊断肺癌,保证治疗效果[1]。其中多层螺旋CT诊断为常见的诊断方式,将其运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肺癌患者中抽选76例进行对比,分别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和X线诊断,旨在探究分析在早期肺癌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肺癌患者中抽选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44.78±1.17)岁,患者最长病程5年,最短病程5个月,平均病程(1.73±0.29)年。对照组38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44.69±1.22)岁,患者最长病程4.5年,最短病程7个月,平均病程(1.71±0.25)年。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比性高。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肺癌。2)本次研究之前已经告知患者研究相关情况,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3)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2)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3)不适合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或者X线诊断的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取X线检查,患者采取站立体位,投照患者的胸部正面和侧面,并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曝光条件,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组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具体操作如下:1)仪器设备选择。本次研究选择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64排多层螺旋CT诊断仪。2)参数设置。扫描前,将参数设置为重建层厚1毫米、扫描层面0.6毫米、螺距1.3、电压130kV、电流使用自主控制有效mAs,设置完相关参数后,对患者肺部及周围组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且将扫描结果与重建图像输入到相应的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完成曲面重建、容积重建、三维重建、平面重建工作,分析扫描图像,对有需要的患者再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前需要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并且以每秒3毫升的速度静脉注射65毫升碘海醇,在注射后20秒、80秒、140秒、200秒的时间段分别扫描患者肺部进行对比,最后结果由至少3名以上专业影像科医生进行阅片,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检查时间、检查费用等作为观察指标。其中,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总例数,敏感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2]。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t、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准确率(92.11%)、敏感度(96.77%)、特异度(71.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79.17%、42.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比较[n(%),例]
实验组检查时间、检查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检查时间、检查费用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检查时间、检查费用比较(±s)
组别 例数 检查时间(min) 检查费用(元)实验组 38 8.52±1.12 644.32±13.99对照组 38 2.38±0.35 109.93±7.86 t-32.256 205.287 P-0.000 0.000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3]。早期肺癌是指发现比较早、最大直径比较小(一般约小于2cm以内)、没有远处转移、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肺部肿瘤。该阶段肺癌临床治愈概率较高,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小,但临床早期就诊和早期明确诊断难度较大[4]。所以,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十分关键,多层螺旋CT诊断与X线诊断均为临床上常见的诊断方式,不过由于早期肺癌肿瘤体积比较小,采取X线诊断时,漏诊、误诊现象时有发生,但由于多数基础医院螺旋CT还没有普及,同时,也由于患者初次就诊时临床表现不重,或者阳性体征隐匿,甚至无任何症状,是通过检查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灶或磨玻璃影;再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临床医师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一般都从X线基础检查查起。所以,对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带来客观限制。多层螺旋CT扫描更为细致,且穿透性强,能够通过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曲面重建等方式,将患者肺部局部情况更加清晰的展示出来,从而更好的进行诊断[5]。不过,多层螺旋CT诊断费用相对较高,所以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科学有效的诊断方式,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根据肺癌发生的部位不同,又将肺癌分为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中央型早期肺癌,由于癌灶小,普通X线平片无任何异常发现,或者仅仅表现为肺门轻度增大或者结构稍模糊,这些征象,往往足以诊断为早期肺癌。当病灶局限在支气管内或者支气管壁轻度增厚时,可以出现中央型肺癌早期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6]。上述这些征象对平片而言,如果不认真读片,往往很难被人发现。而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直接显示支气管壁的厚度、管腔内小结节样占位,利用多种扫描后处理显像技术,可以非常逼真的展示,局限型肺气肿也可以与周围肺野形成清晰比对,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带来较大的帮助。周围早期肺癌,X线表现为2cm以下的小结节或小片状磨玻璃影,但对于其周围及内部结构显示明显次于多层螺旋CT显像。CT可以显示周围型肺癌瘤体的形态、密度、边缘、邻近结构,以及瘤体的侵袭与转移。同时,CT增强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也有极大的帮助,肺癌增强后,CT值较平扫增加15-80HU,呈均匀或者不均匀强化,动态增强的时间密度曲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边缘、邻近结构:由于肿瘤其生长呈现一种无序的、无休止的分裂,所以其在分裂过程中,向各个方向生长不确定,而导致其形态也无序,常出现长短不一的毛刺,特别是胸膜凹陷征是周围型肺癌较为常见征象。
本次研究选择76例经过临床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肺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的患者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明显更高,实验组准确率(92.11%)、敏感度(96.77%)、特异度(71.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79.17%、42.86%)。但是检查时间和检查费用也相对较高,表明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花费较高。该研究结果与韦智杰,杨宏[7,8]在多层螺旋CT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早期肺癌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高,能够有效了解患者肺部病变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