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现代教学越来越向素质教育靠拢。在初中教学中,历史是每一位学生必修的科目,是学生了解国内外历史事件以及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渠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正是阐述了这样的道理。初中历史教学主要依靠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可以说课堂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再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简单谈一谈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给大家参考。
【关键词】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历史书是国内外历史演变过程的浓缩,概括了不同背景下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国内历史教材为例,在一个又一个历史背景以及资料的背后,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于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是思想以及心智培养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于以史为鉴的角度,触动学生深思,以此提升学生的历史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要想学生充分地掌握历史知识,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的教学效率,发挥一切手段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节奏逐渐有了紧张的感觉,大家都在为初三的升学考试做准备,历史作为一门不纳入总分的科目,显得有些不受重视,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能及时充分地学到知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对历史的看法存在矛盾与偏见等,大家只认识到主课的重要性,从而忽略了历史的教学价值。其次,历史课堂的授课模式过于单一化,课堂缺乏活跃的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1.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材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与神秘色彩,如果教师一味地采取浇灌式教學,会让学生产生懈怠的情绪,课堂上容易出现走神、思想不集中的现象。那么教师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情境教学法结合起来,能有效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从而强化学生的历史使命,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历史学习的激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讲台表演百家争鸣的情形,模拟各家学派激烈辩论,共同研讨学术的场景。教师先指定5名学生分别代表墨家、儒家、道家、法家以及兵家,戴上有标注的自制的帽子,让台下的学生能进行区分。教师让这五名学生在讲台各自为自家学说进行讲学,还原百家争鸣的场面。教师在这过程中还可以作为旁白进行补充讲解,让台下的学生学习更为全面。
2.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巧妙地采用小组合作法,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组内成员相互合作、相互扶持,共同探讨,一起完成教师的课堂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法的模式,各队员之间优劣势互补,锻炼自身的思维,进而实现个人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在课堂知识点讲完之后,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其中每组有四名成员。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和总结鸦片战争爆发的经过、原因、以及影响。让组内每一位成员都先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把四名成员的答案经过整合,形成本小组的答案。在组内成员讨论的过程中,优生能对弱势学生进行辅导和互补,帮助他们进行总结和学习。此外,教师在核对每一小组的答案时,要选出最佳小组,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良性的竞争意识。
3.实践教学法,提升学生历史底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正是很好地阐述了亲历亲为、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对历史文化加深印象,提升理解,进而通过自身的感知提炼出历史精神,把这种精神刻入骨髓,融入血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描出长征的路线,并引导学生赞扬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图书馆参加课程实践,寻找关于长征的书籍和史料进行观看,在课上再讲给其他学生听。同学们在图书馆还可以扩充课外的历史知识,丰富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历史底蕴。
4.多媒体辅助法,丰富学生课堂体验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手段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历史教学中,也衍生出了众多的教学模式,其中多媒体辅助法最为广大一线教师使用。多媒体内容丰富而广泛,能弥补教材的缺陷,提供形式多样的教学效果。初中生在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能获得别样的课堂体验。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截取电影《辛亥革命》中的重点片段,把各片段制作成一个影集,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教师在影片播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结合教材进行教学。在教材内容的讲解中,穿插电影片段,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本节课的印象,进而把知识点记牢。观影的过程也为学生营造了生动的教学环境,提升了感官的享受,丰富了他们的课堂体验。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课不是以简单的科目存在,它更是学生了解历史,认知世界的平台。历史教师都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错误的理念,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认真研读新课改的教学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现状,优化当前的课堂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并创新教学手段,积极地为学生学习历史创造客观条件,努力地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韩冬.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9):61-62.
李玉芬.融入情感教育,构建高效课堂——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1(2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