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东旭
【摘要】作为龙江精神、民族精神之一,东北抗联精神具有独特的地位,并对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钟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特点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东北抗联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坚实大学生理想信念等方面有着促进与启发的作用,希望通过研究与总结,能够进一步促进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东北抗联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启发
一、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以及意义
1.1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部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长达十四年抗战。东北抗联精神就诞生在这白山黑水之间,诞生在民族存亡之际。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地区最早形成有规模的抗日力量,在自然条件恶劣、后备力量缺失、资源极度匮乏的黑色背景下,东北抗日联军用实际行动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更是用不屈不挠、不怕牺牲、意志坚定的东北抗联精神,揭开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序幕。
1.2东北抗联精神的特点
东北抗联精神的特点包括在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根基。东北抗联精神能占据优秀龙江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席,这无疑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离不开杨靖宇、李兆麟等无数优秀的抗联战士对社会主义的坚信与追求;二、东北抗联精神是以艰苦卓绝等精神作为品质。在十四年的抗战过程当中,东北抗联战士几乎时刻都处在挨饿受冻、物资缺乏、缺少武器的境地。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抗联战士克服困难,不动老百姓一粒米,与日本关东军展开作战;三、东北抗战具有很强的自发性、自发性,东北抗联精神亦然。在长达14年的抗战时间里,由于极端恶劣的天气、地处深山老林的原因,有很长一部分时间内,部分的抗联战士没有党中央的直接领导,而是由当地的共产党员组织军民一共抗战。
1.3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
东北抗联精神具有坚强不屈、从容不迫、敢为人先的高尚品质,具有爱国主义、英勇战斗、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东北抗联军以及各组人民共同抵御外敌的精神,在国家存亡时刻,进行民族存亡的挽救计划,工人、农民阶层形成了自发的抗日行动,甚至是学校组成了学生军、联合会以及抗日救国会等组织;英勇战斗精神体现在当时东北抗日联军兵力较少,且多数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武器装备也是十分匮乏,多数的战斗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之所以东北抗联部队能够最终战胜日本关东军,靠的就是这种英勇战斗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是东北抗联部队的根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东北抗联部队需要正面与日本人关东军进行对抗,同时也要在长达14年的抗战时间中时时刻刻面对自然环境、缺兵少粮、与上级失去联络的挑战;东北抗联战争因此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东北抗联部队得到苏联、朝鲜部队的帮助。后期东北抗联部队也配合苏联部队展开作战,展示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国际主义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高校思想政育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的启发
2.1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育,坚实大学生理想信念
实践,来自于理论的指导,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常言道;“人若是失去了理想,那和咸鱼还有什么区别?”。为此,更要把理想信念传递给新一代大学生,培养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东北抗联精神是百折不挠、艰苦卓绝、可歌可泣、自强不息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堅实大学生理想信念。
2.2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爱国情怀
东北抗联精神诞生在白山黑水中,诞生在东北抗联部队抗日救国的进程中,东北抗联精神的基本与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整个东北抗联部队抗日救国的过程中,无数的仁人志士与无名英雄们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国家的解放、民族的独立高于自己的生命。当今世界格局变化巨大,我国早已不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更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走进课堂。当下整个世界都处在新冠疫情的阴云笼罩下,通过与整个世界面对疫情的对比,更加凸显了我国防控有力、举措得当,激发并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育,增强大学生爱国情怀。
2.3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奋发图强精神
东北抗联精神中蕴含着吃苦耐劳、顽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当今时代,大学生处于衣食无忧的生活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所代表的东北抗联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所以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育非常必要。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育,不仅能够将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同时也能培养大学生勤俭生活的好习惯,更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奋发图强精神。
结语
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具有重要责任的一代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95后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体现了对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又是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东北抗联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内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资源。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东北抗联精神,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吴雪芹,关颖.习近平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阐述及其当代意义[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9).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2.
[3]吕路军.东北抗联精神研究[D].吉林大学,2017.
[4]孙瑞雪,邹庆华. 论东北抗联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论[J].办公论坛,2020,( 333) : 191 - 192.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党史专项课题《龙江优秀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GJF142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