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直击“常见的量”教学底线

2021-01-11 01:08龚如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问题课堂

龚如军

[摘 要]数学教师都要知道一个道理,即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和学习都是以问题为开端的。问题的技术含量与巧妙性决定教学效果,也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问题;度量单位;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2-0073-02

设计课堂提问,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功,也是一门教研必修课。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究竟该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笔者以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常见的量”一课为例,谈谈课堂提问的技巧,以期与同行交流。

一、瞄准机会,提出有趣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上课时,如果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学生就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例如,在“常见的量”的教学中,笔者高度重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设置了阅读《“大意兄”的日记》情境,学生边读着错漏百出的日记边忍俊不禁,情绪激动。这时,笔者掐准时机提问:“同学们,是什么让你们笑得这么开心?说出来分享一下。”由于日记里错用了度量单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打开话匣子,指出日记中的各种错误。这样导入新课,本节课学习内容跃然眼前。笔者追问:“那你能帮助‘大意兄订正错误吗?你熟知哪些度量单位?它们是用来度量什么的?”这些问题很容易回答,却在不经意间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学生不着痕迹地巩固了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等常用度量单位,同时为接下来的复习课打下基础。

二、故布疑阵,在探究中发问

教育家赞可夫主张制造“冲突”来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使之强烈,即刻意为掌握知识制造各种矛盾现象,在思想冲突和抉择中,促使学生不断探寻答案,从而促使学习质量不断提升。

例如,在引入教学内容时,笔者并没有逐个按顺序出示各个度量单位,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目标,精心设置这样的情境:将各种度量单位打乱次序,杂乱无章地陈列。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这些度量单位这么乱,谁能来整理一下?”面对此情此景,要使教学顺利进行下去,必须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一会儿,学生便开始了重新摆放、分类。当学生按自己心中认定的标准整理好后,笔者追问:“你是怎么分的?把你的分类方法和依据说一说。”这时学生的兴趣和心思已经聚焦在相关的内容和问题上,他们将这些常用的度量单位划分为四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无序的局面迅速变得秩序井然,杂乱的知识点瞬间变得条理清晰。

这般设计问题,不仅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全局化,更大的优势是有利于编织知识网络,也让学生知道分类方法,感受到分类的好处。

三、把准主线,环环相扣追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钻研教学内容,充分掌握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紧紧围绕教学的主体思路,科学设计出由外到内、步步深入、丝丝入扣的系列问题,使设计的问题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连环提问:(1)说出你知道的长度单位。(2)你能给它们排序吗?(3)你能用手势比画一下它们的大小吗?(4)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5)长度单位和进率各种各樣,很难记住,出个好点子记住它们。这五个问题环环相扣,不断向知识深处推进。学生在回想、重排、比较中复习了长度单位的定义,在商议、探究中掌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在指引、对比中开启了智慧,牢牢记住了这些长度单位。笔者又问:“对于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学习,你们能依葫芦画瓢,展开复习吗?”细细品味,“照样”不就是“重提刚才的问题”吗?在足够多的时间里,学生学习气氛浓重,学习热情大幅提高。

在汇报展示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居然能自主地运用列举、绘图、比较等多种方式去复习,还有学生居然通过自学发现了长度、面和体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出长度的二维组合结构形成面,面的三维组合结构形成了体。这一认识初步揭示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基本几何运动规律和空间观念,为学生今后学习空间运动变化铺好道路。有一个学生在观察不同级别的度量单位的符号中,参透了进率之间的微妙关系。如[m]、[m2]、[m3]这三个度量单位符号,从字符右上角的数可以判断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后面有1个0,即10的一次方),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1后面有2个0,即10的平方),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1后面有3个0,即10的三次方)。这一发现谈不上石破天惊,但足以看出学生在用心学习,积极钻研。

这样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问题“连环计”,盘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考具有连续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重塑、完善了学生脑中常见的量的知识“大厦”。

四、身临其境,事后反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复试提问”引导学生在自我反省中探索,实现自我感悟、自我透视、自我洞察,从精神层面获取数学知识。

例如,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不能拘泥于现成答案,应深究答案,从原点出发,进行深度思考,促进学生探究,提高学习能力。笔者设计的第一题是一道关于概念的判断题,在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后,笔者继续深究:“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思路。”这让学生对概念进行反思。第二题颇具开放性,答案不唯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度量单位,8( )>8( )>8(  )和6( )=60( )=600(  )。当学生充分交换意见后,笔者问:“为什么这样填?说说你的理由。还有其他答案吗?”让学生说出思路,重新快捷梳理相关度量单位,连缀成线,交织成片,构建知识网络。第三题是比较大小的练习,笔者会问:“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这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提问、开导式追问,对常见的度量单位进行深挖,促使学生做出理性思考、自悟、互动,帮助他们冲破思维天花板,全面认识度量单位,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衡量课堂提问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看其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要通过问题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责编 黄 露)

猜你喜欢
问题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