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穴临床应用概述

2021-01-11 23:34袁海利杨白燕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百会百会穴督脉

袁海利,杨白燕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4;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 300384)

通过百会多用于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类疾病、神志类相关疾病、颈性眩晕、癫痫及脏器脱垂等。提高脑血流灌注是其主要作用机制[1]。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并记载其具体定位“百会,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2]。百会位于巅顶,为百脉交会之处,其古今定位基本一致,《针灸学》中的定位为“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寸”。随着针灸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百会穴广泛用于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神志类疾病、颈性眩晕、脱肛等疾病。百会穴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厥阴肝经之所会,贯穿诸阳经,临床应用于内、外、儿各种病证[2]。现将百会穴为主治疗疾病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神志类疾病

1.1 失眠

针刺。针刺在失眠等神志类疾病的治疗中已被临床广泛接受和应用,针灸做为一种非药物疗法,有简单方便、安全、疗效好的优点。贾莹梅[3]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口服地西泮组,针刺的主要穴位为四神聪与百会,经2个疗程治疗后:针刺组PSQI睡眠评分优于口服地西泮组(P<0.05),表明针刺四神聪、百会等穴可使脑部血流速度得到改善,提升患者睡眠质量,避免因药物刺激而产生的焦躁,临床疗效更优。

联合疗法。孟晶晶等[4]将76例心脾两虚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口服艾司唑仑片结合艾灸百会穴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与只给予常规护理加口服艾司唑仑片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PSQI、SRSS、S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艾灸百会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失眠更为有效。孙博伦等[5]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疗法治疗50例老年女性失眠,在常规睡眠护理的基础上,教会失眠患者艾灸百会及穴位按摩,艾灸是悬空熏灸百会穴,以患者感觉温柔舒适为度,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按摩配神门、三阴交穴,使局部产生酸麻重胀感。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1.84%,提示百会灸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治疗老年女性失眠。

敷贴。静电敷贴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其通过产生静电效应和微电流,修复生物体有关受损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秦少福等[6]临床采用了针刺百会、四神聪配合静电敷贴疗法治疗失眠,与普通针刺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表明针刺百会、四神聪结合静电敷贴能够有效改善失眠症状。

1.2 抑郁症

电针。冼益民等[7]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百会、大椎配合体针组与体针组,结果表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第2周、4周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百会、大椎配合体针组的HAMD评分降低显著,提示加用大椎、百会穴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徐世芬等[8]用电针百会、印堂为主穴治疗肝郁型抑郁性神经症23例,经3个月治疗以后,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对于改善急躁易怒、嗳气频作、口苦等中医症候有明显优势。

艾灸。潘洪峰等[9]将81例患者分为艾灸百会组与口服百忧解组,治疗8周后组内HAMD、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百会组比口服百忧解组在多思善虑、健忘、神疲懒言等症状上有明显改善,且治疗后无不良反应。说明艾灸百会能有效改善抑郁状态和与失眠相关的症状。

1.3 网瘾综合征

张园等[10]用电针百会、印堂穴干预治疗网瘾综合征34例,其余穴位辨证加减,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选用疏密波,电量以见局部肌肉轻微抽动、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次治疗持续时长30min。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4.1%。百会是肝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故针刺百会利于肝气调达,定志安神。可很好的缓解网络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2 脑卒中后遗症

2.1 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

电针。刘润利[11]随机将64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药物及康复训练等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电针百会、神庭穴治疗,留针1h(其中电针持续30min),同时进行康复训练至出针。连续治疗2周以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孙善斌等[12]采用针刺主穴为百会、神庭、四神聪等穴后接电针的方法治疗30例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单纯口服奥拉西坦片组。治疗8周后,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组MMSE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较治疗前提高明显,提示电针百会等穴临床治疗有较为突出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组。另通过调控电针的脉冲频率和刺激强度,减少人为不可控的因素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患者针刺腧穴所需刺激量。

联合疗法。陈磊等[13]将94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治疗取内关、极泉、太冲、足三里等穴针刺行平补平泄手法,另辅以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刺百会、神庭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5.74%。说明针刺百会、神庭穴与康复训练联合可更有效的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症状。刘娇等[14]临床选用基础治疗配合认知康复训练时加上电针神庭、百会穴的方法,治疗25例脑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6%。表明用电针神庭、百会穴再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卒中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特色疗法。百会穴是督脉的经穴,现代研究表明治疗中风后认知障碍常采用针刺督脉穴的方法。杨帆等[15]对35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进行百会长留针法结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配合康复治疗。取百会穴,沿着督脉方向,角度为30°刺入皮下约35mm,得气后,从针根上约5mm处将针柄剪断,留针时长24h。采用MMSE、MoCA、NIHSS及气虚血瘀证候量表评分,治疗4周后结果MMSE、MoCA评分均较前升高(P<0.05),从舌苔脉象等气虚血瘀证候量表各项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前下降(P<0.01)。表明百会穴长留针法得益于“从督论治”,在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认知障碍疗效安全可靠。

2.2 中风后失语

马志辉等[16]将90例阴虚风动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1、2组,3组均使言语治疗师采用Schuell刺激法进行语言康复的训练。观察组临床应用针刺百会八阵穴,对照常规舌三针、头针治疗法。采用NIHSS评分并观察眩晕、咽干口燥、肢体麻木等中医症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1、2组在NIHS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中医症状有明显改善。说明百会八阵针刺疗法不仅可以使紊乱的局部经气得到改善,还明显提高中风后失语症的疗效。

2.3 中风后尿失禁

冷军等[17]将80例脑卒中后伴认知功能障碍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常规针刺推拿、内科药物以及长时灸百会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针刺推拿、内科药物等对症治疗,操作时将纯艾条垂直位于距百会穴3cm处施灸,以患者可接受热感为度,灸时超过2h。治疗8周后,观察组MMSE、MBI评分、膀胱安全容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并且排尿、漏尿次数及残余尿量明显减少。结果表明,长时间艾灸百会穴治疗认知障碍与尿失禁疗效优于传统针刺。

3 脏器下垂类疾病

3.1 脱肛

联合疗法。杨剑[18]将50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予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艾灸百会。对照组只给予补中益气汤对症加减治疗,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84%、对照组56%(P<0.05)。田宁静[19]用针灸结合益气升提汤治疗脱肛56例,针灸百会、长强穴,艾灸20min,总有效率94.64%。

穴位注射。施耀辉等[20]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直肠膜脱垂20例,以百会、气海等为针灸主穴,另足三里、脾腧、肾腧等穴位进行注射1.5mL的生脉注射液,每周1次,连续治疗6周。结果总有效率80%,且未出现术后疼痛、肛缘水肿等并发症。

3.2 胃下垂

艾灸。谭砚等[21]用百会药灸法治疗胃下垂1例,穴位消毒后取升陷汤粉末醋调后敷于百会穴局部,搓好锥形艾柱(略小于姜片)放于生姜片上,姜片置于百会穴,后点燃艾柱反复灸1h,治疗20次后,钡餐造影复查示胃恢复到正常位置。

4 颈性眩晕

4.1 艾灸

金瑛等[22]将1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百会压灸组和口服扩血管药物组,将TCD前后数据进行对照并监测脑血流速度变化。治疗10天后,百会压灸组治疗前后TCD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2.5%、77.5%。胡培佳等[23]用化痰通络灸法实按灸百会、神庭等为主穴治疗颈性眩晕67例,结果总有效率92.53%。

4.2 针药结合

戴丽莉等[24]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针刺百会、神庭、晕听区等穴位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30例,与补中益气汤治疗进行对照,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气血亏虚型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93.3%)优于对照组(70.0%)(P<0.05),说明针刺配合补中益气汤可以起到更有效治疗颈性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作用。

5 其 他

百会穴还可治疗腰麻术后头痛[25]、阿尔兹海默症[26]、小儿遗尿[27]、神经衰弱[28]、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29]、癫痫[30]、原发性高血压[31]。

6 小 结

百会穴是督脉之穴,有醒脑利窍、安神益智、通络理气、熄风开窍、升阳益气的作用。《素问·骨空论》载:“督脉者,……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可见督脉旁与足太阳膀胱经相通,足太阳膀胱经是脏腑之背俞穴所在之经脉,故督脉本身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与脏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32]。故督脉腧穴可主治神志疾病、热病、腰骶、背项、头部及相应内脏病证及颈性眩晕、脱肛等疾病。脑作为元神之府,精神汇聚之处,可以调节神志、思维活动[33]。《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由此入脑,与脑相连,故督脉与脑的是有着直接联系。百会穴是督脉要穴,故可治疗失眠、抑郁症、焦虑、戒断综合征等主治神志类相关疾病。另百会穴位于巅顶,治疗神志类疾病、脑中风类后遗症等疾病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理论,更是属于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①常用配穴: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失眠、抑郁症等神志疾病多与印堂、四神聪穴配合,治疗脱肛时常与长强、承山穴相配,治疗颈性眩晕时多与风池相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多配合涌泉穴。②治疗方法:针刺百会治疗疾病常与电针、艾灸、敷贴等治疗方法配合,治疗神志类疾病多选用电针,胃下垂与脱肛多采用艾灸、穴位注射,小儿遗尿多配合捏脊治疗。

神志类疾病与脑中风后遗症类疾病是百会穴主要的适应症。从解剖来看,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与睡眠神志相关的神经中枢的体表投影在督脉的循行路线附近。且百会穴为三阳经与“阳脉之海”交会之处,此穴为人体阳气最盛极的地方,临床中对于失眠等多因阳气过于亢盛所致疾患,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34]。研究表明,头部穴位进行针刺可促进脑细胞的电活动、更多分泌神经递质,调节细胞代谢,增加大脑皮层的血流量,使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有利于脑组织修复[35]。使机体语言、认知、肢体功能得到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百会穴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类疾病、失眠、抑郁症等神志类疾病以及颈性眩晕、脱肛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百会穴对腰麻术后疼痛、神经衰弱、癫痫和原发性高血压等有一定的作用。

猜你喜欢
百会百会穴督脉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电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
“三才逆灸法”干预高血压前期即刻效应临床观
最方便的健身
百会穴:养胃降压就找它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67例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一穴解决“路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