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清
(长岭县巨宝山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长岭 131533)
养牛的重点是要管理好卫生问题和饮食问题,以确保肉牛能够快速增长体重、奶牛的产奶量能有所提高,进而给养殖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牛养殖阶段常见的疾病很多,本文分析了牛胃肠炎的病因和防治措施。
养殖场要科学预防和控制疾病,应当先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牛自身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找出引发疾病的原因。一般情况下,肠胃方面的疾病都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比如,饲养人员给牛喂食了变质的饲料,饲料当中混入了细菌、虫卵或者饲料中农药超标,都是肠胃炎的主要诱因。同时,牛自身先天性体质弱,在季节交替、日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应激反应。并在抵抗力比较低的情况下,受到病菌的入侵,就可能造成肠胃功能异常。该病症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急性、慢性以及继发性等。
如果牛感染了胃肠炎,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腹泻。因此,养殖人员可以通过每日清理牛舍时,观察牛的排泄情况就可以判断牛的肠胃功能是否存在异常现象。病症严重的状态下,排泄物当中可能携带大量血液,并且气味十分难闻。不过单一依靠腹泻状态无法准确鉴别病症类型,还需要观察牛的其他症状。可以掰开牛的嘴巴,观察其舌苔的颜色,如果有泛白、发黄等特征,且牛的精神异常,可以初步判断为肠胃炎。另外,病牛的肛门可能比较松弛,出现排便失禁的症状。基于肠胃炎的问题,有些病牛还可能感染尿毒症,需要及时诊治。
完成临床的初步诊断之后,要由专业兽医采用仪器设备进行进一步的疾病类型鉴别工作,并在诊断过程中科学判断出发病原因,找到疾病的传播源头,进行疾病防控及治疗。首先,可以用手按压病牛胃部,观察是否有疼痛感,胃部是否会出现流水声、排气声。其次,应进行血液化验,常规检查就是用肉眼观察血液颜色及浓稠度,并应用仪器来化验血液成分。最后,可以对病死牛进行解剖,观察其肠胃器官的病变情况,综合上述各项工作的结果来判断病症。
防治肠胃炎疾病的关键就是落实好饲养管理任务,确定不同日龄阶段的牛日常需要补充哪些营养,采用粗饲料和精饲料搭配的方式,优选一些易于消化且干湿度适宜的饲料。在更换饲料时应循序渐进,逐步调整新旧饲料的比例,避免突然更换饲料而导致牛消化功能异常,引发急性肠胃炎。另外,应严格对运输到养殖场的饲料进行卫生检查,并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最后,要根据牛的品种、日龄,确定每日每次饲料的投喂量,避免牛不知饥饱而给肠胃增加负担。
在日常拟定卫生管理计划时,应要求养殖人员每日按时清理排泄物,避免粪便在牛舍内长期堆放而滋生细菌。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定期通风,如果是阴雨季节,应展开牛舍的防潮、保温管理工作。此外,应定期进行环境的消毒处理,为牛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要科学确定养殖场的建设位置,并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养牛场。如果需要引进外来品种的生牛,要落实好检疫工作,检查其是否携带病菌。另外,可以考虑日常为牛服用维生素片,补充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要注意不同种类的牛要分类饲养,避免疾病交叉感染。
常见的西药治疗方法就是使用针剂进行肌肉注射,比如,针对腹泻问题,为病牛注射葡萄糖补充营养,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兽类专用消炎药,为病牛进行静脉注射。同时,根据病症严重程度的不同,也可以口服一些抗生素、消炎药片,比如穿心莲片,一般是1~2片·次-1,2次·d-1。兽类疾病的治疗通常不超过3 d 就能有明显的好转,西药治疗方法通常见效速度比较快,但是有时会出现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况,无法彻底根除病症。
中药冶疗是标本兼治的方法,中药药材种类多,药性也各不相同,应根据病牛临床症状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通常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郁金散和白头翁汤,这两种中药都可以治疗腹泻,具体要根据病牛体重、病症的严重程度科学调整药物剂量。
肠胃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类型,与环境、气候变化、饲料卫生程度以及牛体质有较大关联。通常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管控养殖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卫生管理、饲养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重点要实时关注牛的日常状态,及时发现其是否存在腹泻、便血等情况。并展开临床鉴别诊断工作,确定疾病类型和严重性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及治理方法完成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