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俊, 杨 洋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西宜春 336000)
弥漫性腹膜炎是外科中最为常见的急腹症,其病情急重,腹膜炎症散于全腹、全部或大部分腹膜的表面,且没有一定的界限;而弥漫性腹膜炎时可因毒性物质的大量吸入,而发生感染性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而全身剧烈炎症反应释放的各种炎性介质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故临床多采用抗感染、扩容、纠正水电解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营养支持等治疗,但对患者病情改善的效果不佳〔2〕。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弥漫性腹膜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探讨其对炎症因子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的影响。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弥漫性腹膜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85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其中采用基础治疗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接受基础治疗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1.24±6.28)岁;原发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7例,急性阑尾炎穿孔8例,绞窄性肠梗阻4例,小肠吻合口漏6例,外伤性肠穿孔2例,胆漏5例。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1.75±6.38)岁;原发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8例,急性阑尾炎穿孔9例,绞窄性肠梗阻4例,小肠吻合口漏7例,外伤性肠穿孔1例,胆漏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对比性。
(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弥漫性腹膜炎;②伴有感染性休克;③临床资料齐全。(2)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器官不全;②血液、神经等系统性疾病;③近3个月服用过免疫抑制剂、抗感染等药物治疗;④伴有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禁忌;⑤精神障碍。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头孢曲松(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235,规格130 g)1 g,进行静脉滴注,2次/d;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左氧氟沙星(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124,规格2 mL:0.1 g)0.2 g进行静脉滴注,0.2 g/次,2次/d;并进行扩容、纠正水电解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时间为3 d。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北京奥佳盛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TL)治疗,应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模式,在患者股静脉置入双腔静脉导管,并将血流量设置为200 mL/min;采用相容性较好的血滤器,进行过滤,置换液的速度为2000 mL/h,并采用肝素抗凝、维持泵注量,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时间为3 d。
(1)治疗前及治疗3 d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静止分层离心,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因子-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2)治疗前及治疗3 d后,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3〕从急性生理学评分、年龄评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评估患者的整体病情变化,共14项,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8、TNF-α、CRP、P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对比分)
弥漫性腹膜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增加了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感染性休克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大量释放,导致患者出现一种病理生理基质复杂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5〕。大量研究表明,早期确诊弥漫性腹膜炎并发感染性休克,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6〕。
以往临床多采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弥漫性腹膜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并进行扩容、纠正水电解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营养支持等治疗,降低感染症状,调节其水电解质,增加氧流量,改善感染性休克症状,但对弥漫性腹膜炎症状的效果不佳。而近年来,随着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其方法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8、TNF-α、CRP、PCT均低于对照组,且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降低弥漫性腹膜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和APACHE-Ⅱ评分。分析其原因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通过采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过滤,通过对血液过滤,稳定其血流动力学,持续并稳定的调节电解质和水盐代谢,不断的清除血液中的毒素、氮质代谢产物和炎症因子,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7〕。同时,该治疗方式还能够在不改变血浆渗透压的情况下,增加血流动力学的耐受性,快速清除过多的液体,容易实行深静脉营养和静脉给药,且通过连续过滤可调节的余地较大〔8〕。
综上所述,弥漫性腹膜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较好,可降低炎症反应和APACHE-Ⅱ评分,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