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濛,柏如发,陈校辉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黄板鳅学名叫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Sauvage)],是个体较大、生长较快的本土泥鳅,也叫板鳅、黄泥鳅。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滋补强身,是淡水中的佳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
目前,江苏省黄板鳅的养殖主要是采用捕捞的野生苗种进行的养殖,野生苗种数量少,质量差,驯化期长生长速度慢,养殖周期长、污水排放严重。因此,黄板鳅的规模化养殖严重地受到苗种与养殖模式的制约。
该试验采用的苗种来源于人工繁育的980 尾/kg、6~7 cm 的黄板鳅大规格苗种,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泥鳅项目组提供。养殖模式是采用春季人工繁育的6~7 cm 的大规格苗种进行快速养殖,当年达到上市规格;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增重倍数高、水质控制好、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在黄板鳅当年上市养殖过程中,如果没有合适的优质饲料,往往造成生长慢、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等问题。该试验选择2 种不同来源的饵料,探讨了不同饲料对黄板鳅当年上市养殖过程中生长速度的影响,为今后开展黄板鳅池塘高效生态养殖,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养殖高质量、大规格商品鳅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
试验用苗种来源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泥鳅项目组在试验基地人工繁育的黄板鳅大规格苗种,平均规格980 尾/kg,平均全长6~7 cm。
试验选用的普通泥鳅配合饲料为蛋白含量为28%的天成泥鳅配合饲料。试验选用的黄板鳅自制专用饲料采用进口鱼粉、红虫粉、蚯蚓粉、花生饼、黄豆饼、麸皮、黏合剂、添加剂等科学配比后制成,蛋白含量在28%左右,投喂时制成饼状放置在食台定点投喂。
试验分为2 组,使用2 个相邻的池塘,池塘面积均为1 600 m2,苗种放养时间为2020 年6 月9日,放养的平均规格为980 尾/kg,每口池塘放养3万尾,养殖至2020 年11 月10 日捕捞测产,共计养殖5 个月(表1)。
表1 黄板鳅苗种放养情况表
放养苗种前暴晒池底一个月以上,加水时用80目密网过滤进水,加水到30 cm、每池用38 kg 漂白粉清塘消毒,清塘2 d 后试水放养苗种。
放养苗种后,每天8:00—9:00 和17:00—18:00各投喂1 次,投喂量根据摄食情况、天气情况灵活调节。每隔20~25 d 底改与解毒一次,早期逐渐加高水位,水位到1.3 m 后定期适量换水。高温季节水面适量种植水花生或水葫芦遮阴降温。
养殖期间除了投喂的饵料不同外,2 个试验池塘的水质管理、生态设置、病害综合预防措施等都一样。
从表2 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投喂自制专用饲料的养殖池塘经过5 个月的养殖,黄板鳅平均达到48 尾/kg,生长速度比投喂普通泥鳅颗粒饲料组高出11%,商品黄板鳅达到了上市规格。原因可能是自制饲料的原料经过严格挑选和质量把关,同时饲料中搭配了蚯蚓粉、优质鱼粉和专用添加剂,使得饲料更加容易吸收消化,更加适应黄板鳅生长与生理要求。
表2 黄板鳅当年上市养殖捕捞收获情况表
从表2 可以看出,投喂自制专用饲料的养殖池塘,黄板鳅当年养殖总产量达到1 260 kg,按照当时30 元/kg 的市场价格计算,每池的净利润达到24 185元,而投喂普通配合饲料组总产量1 120 kg,按照当时28 元/kg 的市场价格计算,该池的净利润为16 627 元。投喂自制专用饲料的池塘产量和净利润大幅提高,饵料系数降低了0.24、养殖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降低了2.344 元。
从该试验可以看出,在黄板鳅当年上市快速养殖过程中,除了技术因素外,养殖效益的好坏关键环节在饲料。在当前水产品价格低迷,养殖效益普遍不高的状况下,通过降低养殖成本,特别是饲料成本来增加经济效益是广大养殖户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自制饲料虽然工作量大,但原料新鲜、质量有保证,并且饲料成本也大幅降低,与相同蛋白含量的配合饲料相比降低了16%左右,降低的成本完全能够用于补偿人工工资。
饲料质量的好坏,除了适口性、养殖动物的喜好程度、原料新鲜度和品质、蛋白含量外,选择防病促生长饲料添加剂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添加剂配比到位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免疫力,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生长速度。
大规模养殖生产时,合理地选择饲料代加工、自制简易饲料加工等方法对养殖户来说也许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