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云
( 茂名市人民医院 , 广东 茂名 525000 )
患者一旦脊柱受伤,便需要长期卧床,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脊柱的疼痛感也会加剧患者的痛苦。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都是通过手术治疗才帮助患者康复。而术后如果缺少合理的护理模式,极容易造成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疼痛等情况[1]。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也会加剧患者的痛苦。而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加速患者的康复,具有极高的应用意义。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室2019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72例脊柱术后患者,并且通过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2组,每组为3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共计20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63.5±30)岁,观察组男性患者共计17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65±31.5)岁。研究期间为2组脊柱术后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工作,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中添加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纳入标准:(1)患者诊断符合国家医学会颁发的脊柱术后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调查,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排除妊娠及精神异常患者。(2)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未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调查。
2 方法:为对照组脊柱术后患者提供常规性护理工作。对观察组脊柱术后患者在此护理工作基础上提供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主要包含:(1)健康教育干预。护理人员在脊柱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指导,告知患者在术后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告知患者加强股四头肌训练、关节活动锻炼、平衡能力锻炼以及生活能力培养[2]。通过健康教育,来加强患者的依从性,提升配合度。(2)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患者脊柱术后需要长期卧床,极容易造成深静脉血栓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时调整患者的卧位,避免静脉压增高以及腹内压增高的现象出现,从而保障静脉能够回流[3]。(3)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脊柱术后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包含四周皮肤的颜色、温度,是否出现肿胀,局部是否有红肿热痛的表现等[4]。从而对脊柱四周皮肤护理工作进行加强,防止创面发生感染,同时要加大换药的频率,从而减少溃疡,帮助创面能够快速愈合,以保患者在术后能够早期活动。
3 观察指标:将2组脊柱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评分表(FMA)评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的评判标准分为好、较好、一般、差等4个标准,护理效果=好+较好。将2组脊柱术后患者的不同护理模式后住院天数以及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分析。随后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
5 结果
5.1 2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研究成果显示:与对照组的脊柱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脊柱术后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更佳,观察组脊柱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为83.33%,而对照组脊柱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效果为33.33%,将所得数据全部纳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能够发现明显地差异,如表2所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2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5.2 2组脊柱术后患者的护理模式比较:可以发现,观察组脊柱术后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其住院天数要低于对照组,同时,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2组患者住院天数、疼痛缓解比较
5.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通过脊柱术后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引入,观察组脊柱术后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同样要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患者一旦脊柱受伤,便需要长期卧床,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脊柱的疼痛感也会加剧患者的痛苦。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都是通过手术治疗才帮助患者康复。而术后如果缺少合理的护理模式,极容易造成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疼痛等情况。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也会加剧患者的痛苦。而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应用,在缓解患者疼痛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后,可以充分证明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应用的价值。同时,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够防止患者在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情况,能够将患者的痛苦进行减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脊柱术后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其满意度要更高,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也获得了较强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脊柱术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缓解,加强脊柱术后患者的病情康复,进而提升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