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
【摘要】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效果及其对家属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各40例,分别选择叙事护理、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SDS评分(15.74±2.13)分、SAS评分(14.02±1.68)分、护理后1周SF-36评分(81.95±2.38)分、护理后3周SF-36评分(95.32±2.11)分、SRHMS量表(336.95±18.59)分、HEIQ量表(22.54±2.61)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叙事护理;家属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109-02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科常见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不一,症状复杂多样化,具有病情反复、病程长、难痊愈、发病进展慢等特点,早期可出现社会功能、情感功能、思维功能、行为功能等多方面障碍,若未在短时间内给予干预,不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导致患者出现自伤或伤人迹象,产生严重后果[1]。为了减轻病症,常运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虽能够控制病情恶化,解除5-HT2对DA抑制作用,阻断5-HT2,但由于精神分裂症属于长期慢性疾病,为了获取满意疗效,还需注重护理指导[2]。叙事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可通过耐心聆听患者阐述和诉说,给予相应鼓励和安慰,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热情,达到共情目的,同时利于帮助患者重建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减轻社会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3]。而本文分别对比了两种护理方案优势以及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作用性,如下文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分为两组,此次试验均在2018年9月15日至2020年2月20日期间完成。入选标准:(1)患者年龄≥20岁,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上;(2)阴性症状量表>20分,阳性症状量表<10分;(3)患者使用药物剂量及种类维持不变时间≥30天;(4)患者疾病处于慢性稳定期。排除标准:(1)排除无法积极配合治疗患者;(2)排除存在毁物、严重伤人、自残等暴力行为患者;(3)排除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患者。观察组平均年龄(52.86±4.25)岁,平均病程(49.92±9.14)个月;疾病分型:6例未分化型,3例紧张型,3例青春型,28例偏执型;性别:男性24例,女性1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2.37±4.31)岁,平均病程(49.84±9.56)个月;疾病分型:5例未分化型,2例紧张型,2例青春型,31例偏执型;性别:男性22例,女性18例。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叙事护理,主要措施:(1)按照四个步骤进行:①收集叙事素材:了解患者的相关故事,包括发病时间、诱因、发作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方案、效果;②评价叙事内容:对收集到的叙事材料进行相关评价;③叙事编辑:加工叙事材料,并形成纪律片;④预实验:将其制作成纪律片,且进行相关反映,调查叙事干预效果。(2)叙事主题式护理:根据护理内容分为三个大类:①鼓励患者说出自身故事,并通过组建病友交流会,让其各自抒发内心情绪,并引导病友之间相互关心、鼓励,在快乐氛围内提高患者自尊心,促使其更愿意与他人交流,帮助其尽早回归社会,同时还需连续家属共同参与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并注重家属的心理疏导,以免家属产生过度负面能量,便于给予患者更多精神慰藉;②在患者诉说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保持尊重态度聆听,且走进患者内心,给予相应关怀和疏导,尽可能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患者正确想法给予肯定和支持;③鼓励患者说出或写出内心想倾诉的话题,并根据患者性格特点、文字、语言表达情况,给予相应疏导,让其负面情绪得到释放,增强患者自尊心,让其感受到充分尊重,以便营造良好护患氛围,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达到共情目的;④帮助患者构建有意义、积极的故事,给予一对一交流,沟通主题尽可能侧重患者需求,唤起患者愿意改变内在的力量。(3)优质的生活护理方式:由患者的责任护士负责进行健康教育,不定时宣教生活护理内容、疾病相关知识、正能量知识等,对于生活无法自理或病情较重者,护理人员可在力所能及下进行增减衣物、剪指甲、理发、洗头等帮助,充分给予关怀,注重每位患者生活质量。(4)建立良好的护患關系:①叙事不仅揭示了患者生理层面的痛苦,更是心理层面的困扰,如人际关系改变、自我接纳障碍、焦虑、恐惧等,对此需鼓励患者多述说,通过叙事方式,让其将饱含的痛苦、茫然事件讲述出来,豁达自身情感体验;②大部分精神分裂患者缺乏自知力,智能良好,意识清晰,且处于否认自身患病阶段,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保持和蔼态度和热情笑容与患者交流,获取患者认可和信任,充分尊重、理解患者每个人格,并在生活中多给予关心,在交流过程中,注意语言用词,以免因用词不当导致患者出现误会,从而产生敌意、恐惧、不安、抵触等情绪。(5)心理学干预:①利用叙事方式帮助患者宣泄情绪,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在叙事过程中,不断引导患者表达内心情感,且根据患者宣泄情感根源之处进行相应干预;②在日常生活中,需多与患者交流、沟通,鼓励患者将自身的情绪表达出来,保持心态平衡,并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尽可能减少负面情绪影响,树立健康积极的社会观。同时为了排解患者日常无聊时间,可在科室组织病友活动会,包括做手工、下棋、运动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F-36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RHMS量表(健康状况评估)、HEIQ量表(幸福进取者问卷)。(1)SDS评分、SAS评分[4]:主要评估家属当前负面情绪,以50分为基线,若分数越高,代表当前负面情绪越严重。(2)SF-36评分[5]:最高分100分,评估内容包括健康变化、情感智能、精神健康、精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心理机能、心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若生活质量越好,分数越高。(3)HEIQ量表[6]:评估六个维度,即学习成长、人际关系、克服困难、目标管理、自我肯定、幸福感,采用1~5分级评分法,若患者积极心理品质越高、幸福进取程度越高,分数越高。(4)SRHMS量表[7]:包括社会支持、社会接触、社会资源、社会适应、角色活动、心理健康(认知功能、负面情绪、心理症状、正向情绪)、自测社会健康等,若健康状况越好,分数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当数据存在统计差异,用P<0.05替代。
2 结果
2.1 家属负性情绪 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 SF-36评分 观察组护理后1周、3周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2.3 SRHMS量表、HEIQ量表 观察组SRHMS量表、HEIQ量表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行为障碍、认知障碍的慢性精神胜疾病,由于大部分患者对自身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不自知,常会出现逃跑、暴力、田桑、自伤、自杀等不良行为,若未在短时间内给予治疗,可表现为敏感多疑,甚至对他人的安个)告成威胁,思想脱离现实,常伴有幻觉、感知觉综合障碍,为了减轻病症,还需注重护理指导,从而帮助患者早期恢复健康。
叙事是人们将经验组织成具有现实意义事件的基本方法,自20世纪开始融入临床护理中,随着相关护理措施的兴起,已逐渐成为护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可关注患者身体一社会一心理一精神的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案相比,叙事护理能够通过叙事方式帮助患者疏解内心不安、烦躁等情绪,并及时回应患者需求和感受,为患者提供专业、科学、全面的共情护理。将其叙事护理贯穿于精神类疾病中,能够增强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使病情康复。通过分类层次化的叙事护理,能够全面了解患者需求,且强化护理人员、家属、病友之间的陪伴,能够让患者发掘自身潜力,增强对抗疾病的力量,帮助其树立对生活的自信心,让其感受到尊重和理解,促进医患交流的和谐。
总而言之,叙事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和负面情绪,产生源源不断的向上动力,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杨黎锋,邵晓娟,鲁凤荣等_优质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2):202-203.
[2]张春辰,李玉玲,伊在馨等.护理干预对吻司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會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8):1687-1689.
[3]曹新妹,贾守梅,龚晴等.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6,16(4):28-31.
[4]鲍丽萍,沈棫华,余腊英等.个性化护理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76(1):92-94.
[5]符泽娟,陈雪虹.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7):2917-2919.
[6]韦东宁.循证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体化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1):143-145.
[7]顾静莲,闵海瑛,沈颖等.支持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2):88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