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春华
摘要: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以笔者任教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为例,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狭窄、阅读兴趣低下、缺乏素材积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近年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了读写结合的策略,有效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基本形式,并提出读写结合指导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基本形式
(一)补写留白
“留白”多出现在书画作品中,这是创作者有意留出一些空白,为观赏者提供想象空间。而课文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留白,让读者产生无尽的遐想。在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巧用这些留白,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补写,从而达到读写结合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燕子》课文中,文章的开头便单刀直入,直接描写燕子的形态,“乌黑的羽毛”“有力的翅膀”等,而丝毫未提及作者对燕子的情感,显然此处作者有意做出“留白”,让读者在阅读文章内容中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体悟课文,借助课文中的“留白”,补写出自己迫切需要表达的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这样不仅能实现阅读教学中的练笔,还能增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二)读中仿写
仿写是小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中比较便捷的途径,仿写是利用他人的写作内容或写作方式为自己写作服务,在仿写的过程中增进对语言表达技巧的感悟,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文章立意、语句的表达等方面符合小学生特定年龄段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借助课文阅读,找到逐步提升自己文字表达能力的阶梯,实现读中仿写。
例如:在课文《观潮》阅读中,学生很容易掌握文章的时间脉络。文章的开头写了“这一天早上”潮水来临前的景色和人们期盼的心情;“午后一点左右”,潮水“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仿佛“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在课文结束,“过了好久”,钱塘江恢复了平静……。在本课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以时间为线索的写作方法,并将此作为训练点选择习作的命题,比如《快乐校园》《难忘的旅行》等,将阅读和写作直接建立关联,达到读写结合的效果。
(三)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指的是学生能够掌握课文写作方法和文章内容、情节后进行的延伸性写作。这种方法对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较高。
例如:在阅读《陶罐和铁罐》课文后,学生掌握了“陶罐”与“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在文章的结尾处,人们寻找“铁罐”,却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这时会引发学生的联想和质疑:“为什么会连影子也没见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质疑,进行读后续写,让文章内容继续延伸下去,以此锻炼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
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外在表现,其本质是通过阅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章的作者对话,在学生受到内心触动的基础上实现的思想和情感倾吐。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读写结合指导,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心理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心态中理解课文,掌握文章的思想,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例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阅读课文文本一边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学生会在图片构建的教学情境中找到课文中的留白,自然而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比如: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遇到了“鲤鱼妈妈”,它正在“教小鲤鱼捕食”,此处便留下了大段的空白:“小蝌蚪是怎样的神态?”“鲤鱼妈妈什么样子?”教师可以营造开放的阅读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结合课文的插图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进行补充,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而调动小学生表达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指导效果。
(二)指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脉络
读写结合教学中,只有读的明白,理解透彻,才能让仿写和续写更加精彩。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时,避免草草了事,需要让学生把握住文章的情感脉络,明确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样才能让学生续写的内容与原文情感进行有效衔接,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例如:在进行《猫》课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整篇阅读,能够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学生在进行文章读后续写时,需要结合原文的情感,融入自己对“猫”生活习性的认知,让文章对猫的描述更加细腻。比如:在文章中,写了猫有时候很乖,“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情感,续写“猫”乖起來是什么样子。结合作者表达的目的,续写猫“勇猛”起来有哪些表现。因此,读写结合需要有所遵循,并非绝对的开放和自由,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握住原文的情感,这样才能让续写的内容更加情感饱满。
(三)积累素材,增强读写水平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做好素材的积累工作,从生活角度出发,使其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
例如:教师让学生阅读《春联》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开展“春联搜集”活动,积累更多春联素材,用心体会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逐渐认识其精髓,从而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此外,在语文素材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眼界也会打开,观察能力随之增强,有利于他们今后的阅读、写作。可以说,素材积累教学极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对该项工作应有足够的重视度,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案,最终达到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做到读写结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读写环境,使其感受到语文知识的无限魅力,为其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素材,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进而提升他们的感悟能力,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初探[J].教育,2019,005:073.
[2]李艳红.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神州,2019,02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