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亮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因其高效的资源整合性、学习的便利性、制作的简易性,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欢迎。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十分宽泛,亟须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帮助,而微课就是非常合适的一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微课有助于统整教学资源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涉及面非常广泛。网络上的各类教学资源也非常丰富,但要寻找到适切的教学资源往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微课的出现,非常巧妙地化解了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针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资源的选取、筛选、整合,然后将这种经过统整后的资源运用到微课的设计中,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更有针对性。同样,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网络成熟的微课资源,对成型的微课资源进行调整、重构。让这些微课资源为己所用,形成与课程匹配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使用。这两种方式,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统一整合,达到教学效益最大化。
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一课,書本虽然提供了一些关于遗传与变异的知识,但是对于学生学习来说,资源还是远远不够的。此时,教师可以针对这节课,在网络上寻找资源,将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相关图片和资料,特别是关于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研究的过程进行筛选、重组,形成一个短片。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科学家探究遗传与变异的过程,了解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最后围绕书本提供的问题,教师设置渐进式的提问,在微课的学习中,边学边思考,边思考边解答。
又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太阳系大家族》一课,书本上涉及的内容包括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卫星、众多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学习资源非常丰富,网络的资源也十分发达,学生面对众多的概念和网络资源,往往不知所措。此时教师需要设计一个微课,有针对性地搜索网络相关资源,然后截取其中有效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片段,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微课资源的重整,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有了相关资源后,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此时微课的特点就发挥出来了,学生可以随时停下,思考,再回看之前的资源,然后进行解答,与教师进行互动。
通过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微课并不是简单的资源组合,而是一个资源的筛选、整合、重组的过程。微课提供的资源,是经过统整后的有效的、积极的、正向的资源。这样的资源学生拿到手后,可以解决在网络到处搜寻资源的麻烦,特别是过滤了一些对小学生有害的信息,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统整。
二、微课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特别是在课前预习环节和课后复习环节,小学生往往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手段,给小学生提供丰富且精准的教学资源,让小学生精准预习,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多姿多彩的植物 》一课,为了让学生课前对身边的植物知识有所了解,以及课后及时巩固课堂所学,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手段,将本地区常见植物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剪辑,供小学生课前预习使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回忆课前预习的相关知识。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上,深度了解校园中的植物,然后提出问题: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有了课前的微课作为指导,有了实地的观察作为支撑,回答起来游刃有余。课后,教师再提出问题,植物对于这个世界非常重要,那么世界上有哪些有特殊功用的植物呢?请大家认真观看微课,下节课再来交流。通过课后的微课资料,学生对于植物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的学习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又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一课,学生对于心脏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具体到静脉、动脉以及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等专业知识,学生并不知道。由于本课的知识非常专业且核心的科学概念较多,大多数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时间中,很难理解如此多的核心科学概念,有的甚至会将许多概念搞混淆。此时,运用微课手段,就可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教师课前对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心脏和血液循环相关的知识进行寻找、筛选,然后分板块地进行资源重组。课前给学生进行预习的板块,可以运用有趣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预习环节中提出本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然后再设计课后复习的板块,对本课中的核心科学概念再次进行详解,巩固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路。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微课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在课后进行有效的复习巩固,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微课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作为小学科学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思维发展的启发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启迪小学生,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微课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看星座》一课,本课要让学生了解星座的众多知识,可现实情况是,许多小学生平时没有时间看星座,而且由于光污染等问题,城市的学生基本很难观察到书中描绘的星座,对于星座的知识了解得少之又少,这样的课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大多数教师在讲授本节时,常常是照书本讲,或者播放视频。采用这样的方式,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生的思维品质很难有实质性的提升。此时,可以利用微课手段,在课前先筛选关于星座的相关资料,选择与本节课相关的、有价值的资料应用到微课中。在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难以回答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借助电脑查阅,查阅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的意见和看法。这样的微课,可以化解教学中的难题,帮助教师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利用微课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重构,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科学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