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雨 辛莹莹
【摘要】糖尿病(DM)是由遗传性和环境联合影响而导致的一种以缓慢高血糖为特点的细胞代谢型疾患。因人体胰导素产生和(或)功用的不足而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水分和电解质等新陈代谢物功能障碍。由于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的老龄化,导致中国高血糖的风险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有向年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老人则因为其人体机能下降,身体抵抗力逐渐减弱,使得老年人糖尿病病人更容易出现重大的并发症发生,从而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以至危及到病患的安全。我国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良好的长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中老年及高血糖患者的血糖调控效果。
【关键字】病因;饮食护理;药物护理;运动与肌肤养护;
高血糖的主要种类:(1)ⅰ型糖尿病(T1DM):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导致胰岛素的绝对缺乏症。(2)ⅱ型糖尿病(T DM):以胰岛素抵抗为重伴胰导素进行性释放缺失,和以胰脏素进行性释放缺失为重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血糖病因:(1)ⅰ型糖尿病:绝大许多ⅰ型糖尿病是自我免疫病变,遗传性和环境联合参加其发生流程,发生机制是某种外部原因(如病毒感染,生化中毒和膳食等)直接作用于具有基因遗传敏感性的个人,从而激发T淋巴细胞所引起的各种自我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与衰竭,机体胰岛素分泌水平不足而进行性升高,最后引起高血糖。"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常见于Ⅰ型糖尿病。(2)ⅱ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也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的联合作用所产生,但目前对原因和发生机理的了解还不够,很可能是一个特异性病变。常用的环境还有年岁增大,错误日常生活方法,养分太多,体能活动不够,化学物中毒,子宫内环境污染等。
一、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高血糖是一类终身性疾病,病程漫长病多,病人思想负担沉重,易于产生不安,悲观,沮丧等负面心情。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过量的精神压抑,忧虑,肾上腺代谢激素,尤其是糖皮质激素释放过量,影响了组织内对葡萄糖的吸收与使用,因而增加了人体血糖,同时在长期不安定的心情状况下,人体皮质醇分泌增多。所以当皮质醇分泌增加浓度变高后,就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因而阻碍了人体血糖的有效利用,导致人体血糖升高。因此医务人员要关心病人,对患者要有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要心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但要倾听病人诉苦,要取得病人的信赖,引导病人克服困难,帮助病人下定决心长期同病情做抗争,维持病人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诊治和养护,缓解和降低并发症,改善生命质量。
二、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方法。(1)确定总热力:首先依据患者性别特征,年龄,理想体型【理想重量(kg)=身长(cm)-105】,以及工作性质,生活习惯估算一天所需的总热力。成年人在休闲状况下按一天的每公斤理想重量给与身体力量5~30kcal,低脂类,适量蛋白质和高纤维成分的饮食。包括:碳水化合物大约占膳食总热量的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六十。油脂比例不大于百分之三十,且饱和脂肪酸不大于百分之七。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占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其中优质鸡蛋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但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宜控制在一天每公斤理想体重零点八kg,并从肾小球过滤效率的降低开始,一般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为一天每公斤重量零点六g。提倡低血糖指数饮食。胆固醇摄取应在每天三百mg。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品。超重者不宜油煎的食物,炒菜时宜用植物油,尽量少吃哺乳动物脏器,蟹黄,虾子,鱼卵等高胆固醇食物。戒烟限酒,每日食盐不足六g。严格控制各种甜食量。可依据营养素的评价结果,适当增补维他命和微量营养素。(5)仔细记下每日的出入量,如饮水量,饮食量,呕吐量,尿量,粪便量等汇报医生,以提供诊断与治疗据。定时检查血糖,尿糖,密切监视病情变化状况,并定时检测体重,发现有疾病变化及时按医嘱适当改变饮食摄入量。
三、运动指导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减轻重量,提高对胰脏素的敏感度,促进葡萄糖值水平和脂代谢紊乱,还可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焦虑心情。体育锻炼方式一般以有氧体育运动居多。最好体育锻炼时间是餐后的一小时进行,此时为降血糖的最好时机。病人不要空腹体育锻炼。长期体育锻炼者应适当加大进食量。为了防止低血糖的出现,可以尽量选用在饭后或葡萄糖值水平较高时进行体育锻炼,但活动方式要以不感到疲劳为重,在体育锻炼时手边一定要准备糖块或饼干等易于服用的小食物,如果自觉有大量出汗,心慌等低血糖表现时。
四、用药护理
口服降糖药物有磺脲类和双胍类。磺脲类药物一般是刺激胰岛素作用的释放,故一般要在餐前三十分钟食用。口服降糖药时须严密了解药品的功效与副作用,以及常用剂型和用药目的。在服药时也要注意药品的不良副作用,并确定正确服药时机。如果双胍类药物有严重胃肠道反应时,宜引导病人在餐中或饭后立即服药,如此才有利于降低不良作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一般不良副作用为腹胀,肚痛,拉肚子以及便秘,服药时宜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药日期及间隔时间宜稳定,以避免低血糖变化的出现。定期监控人体血糖变化趋势及记录,监控人体血糖变化趋势时机一般选用在空腹时,餐前,餐后时,睡前或凌晨。在用药期间宜继续执行膳食规划,以达到长期监控人体血糖的目的。使用胰岛素是治愈的关键。需要在医院或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胰岛素:根据病情皮下或靜脉注射或静滴普通胰岛素。尚未开封的胰岛素存放于冰箱~8摄氏度处冷冻保管,而开始应用的胰岛素则在正常温度下。长,与短效胰岛素抵抗混合食用时,宜先吸短效胰岛素(一般胰岛素),再抽有效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以防可继续发展为混入在短效内直接影响一般胰岛素的速效功能。注入部位应选在皮下疏松处,如前臂外侧,臀部,大腿前侧或外侧,腰围,小腹等,并按次序轮换进行,每一次注入要距离上次注入处最少三公分,重复的注入部位要间隔八周以上,避免皮下收缩,皮下组织硬结以及局部红肿等副反应,从而影响对胰岛素的正常吸收。胰岛素疗法的疾病主要涉及低血糖反射,对胰岛素敏感,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细胞收缩以及增生。医护人员向病人讲解胰岛素相互作用的合理注射方式,并说明胰岛素相互作用与降糖药物的药理相互作用,以及副相互作用和注意事项。医生一般需要在每月~3个月内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以掌握疾病控制状况并适时调整药物用量。纠正脱水,在能服用的时候尽可能服用饮水。昏迷患者予以大量静脉注射补液,4时间内可输液在3000~6000ml中,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及肾功能较差的患者酌情减量。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过程复杂,剧烈,进展迅速,在诊断前一般均要开展各种化验治检,以调整对胰岛素抵抗的剂量,输液工作量和类型。最好将患者立即送至医院抢救,以避免造成更严重后果。糖尿病患儿中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比率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五、皮肤护理
糖尿病患儿的皮下和血液内的细胞含糖率都较正常人为高。注意引导病人勤沐浴,勤更换衣服,使用柔和的洗护用品,以减轻对皮肤的刺激性。病人每日用温水洗脚,用软淡的色调手巾擦实,同时检查足上肌肤状况,若有损伤则进行处理。在创伤处理时,应先进行清创去脓。每日更换药物1~次,局部用紫外线照射治疗和湿敷。湿敷液的标准配方:生理盐水一百ml,胰岛素抵抗八u,庆大霉素八万u。若局部皮下坏死较严重,使用祛腐生肌药外敷。扩管促进循环,营养神经系统,减少血脂,控制血小板的凝聚,促进纤溶,营养支持。截肢:若病灶已严重破坏骨质,感染扩大或明显,及时截肢。
六、基础护理
确保患者床铺干净整齐,保证患者口腔,皮肤的干净。对于保持清洁,尤其是女性的外生殖器清洗,对于妇女患者要做好尿道口和阴道口的护理,以防止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而对于卧在床边的老年人,每天晚上用温水沐浴,并观察和治疗骨头突出的部位,每两小时翻动一次身体,防止形成肿块。要特别护理患者的脚部,医生建议给病人每天用温水洗脚,通常温度为四十摄氏度以下,但洗脚时间不要过长。病人应选用正确的鞋袜。足部皮肤有大疱或溃疡时均看医生。患者注意不要赤足,切勿应用化学药剂,经常检查鞋内有无异物。在剪趾甲时要直着将其修剪,确保每次就诊时均检查足部。临床治疗上通常使用Wagner分类法,对糖尿病足的程度分类:0级是有引起足溃疡的风险原因,但目前无溃疡;1级是表面溃疡,临床治疗上无传染性;中级则是较深层的溃烂,有软细胞炎,无脓疡以及骨的感染性;三级为深部感染性,常伴骨结构损害及脓肿;4级为局限坏疽;5级为全足坏疽。昏迷病人头侧位,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通畅和口腔清洁。有缺氧的情况者及时给予吸氧,已发生感染的适当应用抗菌药物。
七、并发症的护理
急性疾病进展:(1)酮症酸食物中毒:及时补液,是防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选方法和措施。补液基本原则为先快后慢,先盐后糖。按照医嘱,尽快构建静脉注射通道,以保证胰岛素和液体的正常输入,实现有效调控人体血糖,改善身体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实现人体血糖迅速,平稳降低而又不宜出现低血糖的疗效,而且还能控制脂质溶解和酮体生成。检查人体血糖,依据人体血糖状况调节胰岛素用量。当葡萄糖值降至13.9mmoL/l时,改输百分之五葡萄糖液并加入短效胰岛素。(2)低血糖范围:对非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的判断标准一般是血糖水平低于8mmoL/L,而高血糖患者则只要血糖水平小于或等于3.9mmoL/l,就處于低血糖范围。临床表现通常与血糖水平和血糖的降低速度快慢直接相关。怀疑低血糖时立即测量血糖水平,以确定诊断;若无法测量血糖水平时暂按低血糖标准处理。意识清醒者,服用糖类食物(葡萄糖为佳),每十五分钟检测血糖一次;意识障碍者,给予百分之五十葡萄糖溶液或0~40ml静脉输注滴入,或胰高血糖素0.5~1.0mg肌肉内注入,每十五分钟检测血糖一次。若葡萄糖值仍不足或超过3.9mmoL/L,再予以葡萄糖服用或静脉输注;若葡萄糖值仍在三点九mmoL/L之上,且距离下一个进食日期在一小时以上,予含淀粉类及蛋白质的饮食;若葡萄糖值仍不足或超过3.0mmoL/l,则继续予以百分之五十葡萄糖或六十ml静脉输注。低血糖目前已解决:静脉注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葡萄糖,并加用糖皮质激素。注意可长期发展磺脲类药物或中,但有效胰岛素作用引起的低血糖仍无法矫正,而且时间较长,因此可能需长期葡萄糖输液。低血糖已矫正:了解引起低血糖变化的因素,调节药物。慢性并发症:(1)高血糖肾病:为ⅰ类高血糖的主要死因。其发生发展过程包括以下五阶段:ⅰ期:原发性肾小球高度滤过,肾容积显著增加;ⅱ期:间断的微量蛋白质尿,原发性肾小球基膜轻度加厚;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阶段,以长期持续微量蛋白尿为标记,肾小球大体积基膜加厚变化明显,小动脉壁也发生了玻璃样改变;ⅳ期:在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显性白蛋白尿,部分肾小球硬化,并伴随着水肿和糖尿病高血压症状,肾功用逐步降低,部分可体现为肾病综合症;ⅴ期:在慢性肾脏功用衰竭时期,发生了明显的血尿毒症症状。积极合理的调节高血压,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除限制食物之外,可服用降脂药物和抗凝血药,以促进肾小球内循环。同时应尽早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纠正贫血。需要透析治疗者,应尽早治疗,以保存残余肾功能。(2)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失明主要因素之一。以周围性中枢神经疾病最为普遍。典型特点为呈手套或袜套型的对称分布,下肢比上身突出。患者常先发现肢端感觉异常(麻木,烧灼,针刺感或踩棉花感觉),有时会伴痛觉或过敏;随后有肢体酸痛,呈隐痛,刺痛,在夜间或严寒季节加剧;后期感知力下降,累及运动神经节,并有手足小部分的收缩,最后发生为感觉性共济失调和运动神经性关节病。
八、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速血糖测定仪的逐渐普及,为糖尿病患者随时测血糖提供了便利。患者可以依据血糖水平随意调节降血糖药的用量。Ⅰ型糖尿病在进行强化疗法时每日必须进行四次的血糖检测,当血糖不稳时要在三餐之前,后,晚睡前和凌晨三点进行血糖监测。强化疗法时空腹葡萄糖值要限制在7.毫摩尔/升以内,餐后二时间葡萄糖值少于10个毫摩尔/升,且HbAIc值少于百分之七。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可以适当减少。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014,6(7):447-449.
[2] 江红.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建立[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015, ( 2):4616.
[3]温桂敏,孙田杰,赵宏,冯会玲。 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阶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杂志, 017,(0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