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符号与身份认同:播客的意义空间建构

2021-01-10 00:40杜婧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情感

杜婧君

摘要:播客的概念起源于广播,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凭借其声音符号的感官特征、伴随性收听的信息接受方式,有其独特的生存空间。本文选取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播客APP“小宇宙”这一特定的媒介类型,在传播过程中,“小宇宙”培育起用户的社交属性,通过分享、评论功能,建立起节目和用户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声音-人-人”的交往互动以仪式生成的方式被不断内化到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之中,产生独特的意义关联。

关键词:播客;声音符号;身份认同;情感

一、广播与播客

“广播与生活的距离是如此之近, 以至于听广播就像刷牙洗脸一样, 成为一件无需解释的事” ,彼得·刘易斯(Peter Lewis)此言指出了广播的特点之一——伴随性,即人们能边听广播边做其他事情。广播对感官的影响和对注意力的争夺使得它在众多媒介中独树一帜。

麦克卢汉注意到听觉与视觉在空间里有着非常不同的存在方式,提出了“听觉空间”(acoustic space)概念。受众在视觉空间中接收讯息时,眼睛需要聚焦、分析和捕捉信息,但是在听觉空间中,耳朵接收的信息则是有机、流动与分散的。 广播凭借其声音符号构筑听觉空间,产生视觉联想、心理联想、情感联想,创造出一个立体、流动、完整的多维信息世界。

近些年来,伴随着广播媒介的衰落,播客一词逐渐被热议,播客(Podcast)一词在2004年由BBC记者Ben Hammersley提出,是“iPod”和“broadcast”(广播)的混成词,指一系列的音频、视频、电子电台等以列表形式经互联网发布,然后听众经由电子设备订阅该列表以下载当中的电子文件,从而收听内容的一种播放形式。

近年来随着国内播客产业的崛起,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播客方面的研究,但相关研究仍较为有限。王卫明、马晓纯(2018)探讨播客作为一种广播的新形式,分析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姜烨(2020)结合听觉文化和耳朵经济兴起的背景,探讨了中文播客的市场需求;黄婷婷(2015)以“荔枝FM”为例,认为播客实现了广播传播的新形态。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选取“小宇宙”APP作为典型个案和研究对象。作为一款2020年上线的播客APP,其内容聚焦于人文、艺术、社会方面。 “小宇宙”与国内已有的“喜马拉雅”、“蜻蜓FM”等主流音频APP的思路不同,它采取国际播客领域广泛使用的RSS订阅模式,减少平台对内容运营的干涉,使用户在使用时感到清爽。

本文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遴选深访对象9人,访谈问题从事实、行为、观点、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着手,挖掘节目、声音是如何触及到听众的内心,询问其收听偏好与习惯、当下心绪和收听细节等。将声音符号、情感认同、传播仪式三个层次的建构作为研究的基本框架,试图分析围绕小宇宙app这一声音媒介的相关要素如何构建意义空间,包括:

1、播客的声音符号传达出什么内容?

2、小宇宙构建的这一声音社区包含着怎样的节奏、情感、仪式、身份等诸多要素?

3、听众通过“听”、联想、感知、移情、理解、构想等活动,自主生产出了何种意义?

三、研究发现

(一)声音符号的传递——情感与身份

1、声音符号与情感关联

与广播类似,播客借助声音符号进行信息传播,具有先天性、丰富性、联想性的优势。受众在接收到听觉符号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个人体会,产生共鸣式的情感,从而建构出了受众对声音解读的认知路径。 这种路径生成可以描述为“声音符号—感官反应—情绪调动—信息感知—构筑图景—形成自我认识和理解—交流行动”这一系列的过程。

笔者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中发现,以情感诉诸为主的节目常常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调动与认知建构。以“小宇宙”APP里的“李雪琴:年轻人为什么不快乐”为例,这是一次收听人数达到1w+的节目,是在节目收听排行榜中较热门的一个主题。知名自媒体工作者李雪琴聊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内容、老中青三代人的生活困惑,听众既能够听到主播和分享者之间的互动,也能通过他们所表述的内容产生联想,体现出非常强烈的情感关联性。

2、声音符号与身份认同

“小宇宙”上入驻节目的每期时长多为一小时左右,节目的形式为圆桌访谈。主持人和嘉宾就一个话题展开交流,嘉宾的行业、风格不限。笔者在归纳了“小宇宙”内博客栏目的主要话题与内容后,发现互联网行业、心理、历史、人生等是节目的热门话题。这表明,“小宇宙”希望营造的是一个当代人文性质的内容社区,受众通过收听节目,能获得情感上的慰藉、各行业的泛知识。这不仅增进了受众对周围世界的了解,满足其对所处环境的认知需求,更使其在使用中加深对平台的认同感。

播客通过一系列文化符号的选择、展演与互动,增进受众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引发其情感共鸣。这既是人与听觉符号进行交往互动的一种体现,也构建了受众关于播客内容的独特记忆。

(二)听觉空间:传播仪式的生成与穿插

学者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媒介仪式”的观点,他认为“传播”一词与“分享”、“参与”、“联合”、“团体”以及拥有共同信仰有关 。仪式发生的一个前提是个体由于共同的事物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传播即是他们借此拥有共同事物的方法,他们必须拥有的共同事物包括——目标、信仰、渴望、知识——一种共同的理解 。

“小宇宙”与“Podcast”等播客平台最大的区别是——它具有社区属性。 在“发现”页面,每条推荐除了显示节目名称和单集标题,同时还有一条精选评论,在“小宇宙”内的一档播客品牌“不合时宜”最近的一期节目“一个中国男性要成为女权主义者到底有多难”的评价热门排序里,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论:“这期解开了我很多困惑……你会看到男性如何在精神和实践上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可以活出怎样的生命状态,这一点特别鼓舞人”。不仅如此,一名受访者在深度访谈中提到,最喜欢看社区里大家的评论与交流,“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播客,每一期播客都在讲述不同的话题,有时候夜深人静,一边听播客,一边看这些评论,常常产生共鸣感,也会给我新的启发。”

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促成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高度一致。“小宇宙”的社区功能既能够让受众通过互动产生交流感,也能形成分享的仪式。

五、结论与讨论

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中,用声音交流沟通,是最早的信息传播方式,使用、接收声音符号是人类近乎本能的一种特征。即使麦克卢汉所预言的视觉时代已经到来,听觉文化也绝不应被忽视,通过声音进行传播的媒介应当受到更多关注。正如迈克尔·基思所言,“听觉体验”将随着环境的日益智能及其与人类共鸣的加深而引来更多关注。

播客凭借声音符号的扩散、受众的差异化解码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秘诀就在于其构建了具有强烈意义生成感的“声音社区”,这对于播客而言具有长足的发展意义,不仅有利于提升与用户的互动性,更有利于增加用户粘性。

注释:

(1) Peter Lewis,“Private passion, public neglect:the cultural status of radi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3,2000.

(2)[加]麦克卢汉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0~241页。

(3)田园:《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媒体的非视觉空间拓展》,《当代传播》2015年第6期,第81~83页。

(4)欧阳宏生、朱婧雯:《环境互动与声音编码:认知诉求下广播传播的二元分析》,《中国广播》2014年第11期,第28~32页。

(5)[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7页。

(6)[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7)[德]迈克尔·基思:《瓦尔特·本雅明,都市研究与城市生活的叙事》,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0頁。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情感
情感
台上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