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玲
摘要:乡村地区治理范围较广,管理过程具有较大的难度,对治理对策具有较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从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对多维度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进行分析,使乡村治理工作更加的完善,改善乡村环境较为落后的局面,提高乡村的建设水平,进而使乡村具有良好的经济水平。
关键词:多维度;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引言:乡村治理对于当代发展非常重要,需要加大对乡村的关注程度,深入对乡村问题进行了解,并且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究,使问题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通过乡村治理能够解决相对落后问题,对乡村环境进行优化,使乡村经济发展更加的繁荣,保障乡村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乡村治理体系现状
乡村治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确保治理体系建设的完善性,应做好现状分析工作,这样才能够对治理体系进行完善,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以韶关市乡村治理作为研究背景,对乡村治理现状展开分析,对现状进行深入探究。目前就韶关而言,在乡村治理体系方面,仍多采用“政社合一”的形式,在治理上形式较为单一化,无法全面地对乡村进行管制,对乡村发展目标进行树立。而且,在治理过程中工作内容的细化程度不足,不利于责任化治理方式的进行,导致需要治理的事务较多,人员无法得到有效的分配,影响乡村的治理效果。同时,乡村治理的专业化水平不足,未能够与政策体系充分融合,将会对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发展造成影响,致使治理过程无法实现常态化管理,导致乡村治理的质量下降[1]。
二、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服务功能较差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公共服务水平较差的问题,对乡村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不利于乡村办事效率的提高。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导致乡村治理的难度加大,而且农民无法与治理政策有效地配合,不利于乡村治理过程的实施,使得公共服务功能无法顺利实现。对于普通村民而言,由于文化水平有限,难以理解政策的安排,并且对办事程序不甚了解,进而导致办事难的问题。而且,村民不懂得对办事机构进行应用,通过办事机构来保护自己。农村缺乏了解国家政策的有效途径,将会影响到乡村治理过程的进行,不利于乡村地区的发展。因此,公共服务质量对于村民而言较为重要,需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农民能够对政策进行了解。
(二)乡村建设投入薄弱
乡村建设投入存在着薄弱的局面,我国采用城乡二元结构,对乡村的资源投入较少,导致乡村的发展较为缓慢。在乡村环境中,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男性需要到外地进行打工,将会导致农村的劳动力不足,导致农村治理体系中人员力量薄弱,不利于农村的综合整治。相对地,乡村会留有大量的妇女,在乡村留守人群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是乡村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妇女的力量,未将妇女考虑到乡村建设中,这主要是由于男女不平等观念造成的。实际上,妇女作为乡村中重要的人员,需要对其引起重视,使其能够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对乡村进行严格地治理,使妇女能够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维持城乡建设的稳定[2]。
(三)乡村治理体系较差
乡村治理过程中需要具有完善的治理体系,否则将会不利于流程化治理,导致治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分配。治理体系较差,主要体现如下:第一,各项事务治理程度不足,无法对工作实施有效细化,导致工作分配过程中出现问题,容易出现职责不清的状况,进而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不利于乡村治理工作的进行。第二,缺乏乡村规划的目标,往往死板、盲目地根据上级的指示开展工作,未能主动对乡村治理过程进行思考,导致乡村规划目标缺乏理论性,无法与实际治理过程相匹配,直接影响到乡村的治理效率,并且不利于治理目标的落实。第三,治理体系不够多元化,缺乏专业的管理组织,管理技术匮乏,无法形成有效的乡村治理局面。
(四)村民思想较为落后
村民的思想状态会影响到乡村治理的落实,由于村民文化程度有限,容易受到陈旧思想的影响,导致乡村治理无法顺利实施。乡村地区分布较广且环境较为落后,对村民的思想认知具有一定的阻碍,而且农民的思想较为保守,对于乡村治理策略往往采取观望的态度,并不会投入到实践中,也影响到乡村治理的进行。而且,乡村治理过程中,未能够充分考虑到村民的思想问题,采用较为强硬的管理方式,导致村民不愿意配合进行乡村治理。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落后是在所难免的,村民的意识水平在乡村治理中较为重要,应对其做好意识转变工作,使其能够摆脱陳旧的思想,使村民具有现代化的思想状态。
(五)乡村治理能力不足
乡村治理过程中,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容易造成治理能力不足的局面,影响到乡村治理的落实。治理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如下:第一,对乡村建设与经济发展问题考虑得不充分,未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导致乡村建设与实际情况不符,不利于对乡村的治理。第二,对乡村的现状研究不够充分,在治理理论制定方面较为匮乏,导致乡村治理过程缺乏有力依据,影响乡村的治理水平。第三,乡村治理缺乏专业化的指导,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不利于乡村治理计划的制定,在治理体系上缺乏科研投入。由此可见,提高乡村治理能力较为重要,能够对乡村治理起到促进作用。
三、乡村治理策略分析
(一)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公共服务功能是保证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需要服务水平的完善性,使村民能够对国家政策进行深入了解。乡村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应采用融合发展机制,并且需要考虑到村民的文化水平,保证村民能够正确地理解政策,使乡村治理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对于多数的村民来说,愿意配合乡村治理政策,但却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导致配合程度不足,影响政策的顺利落实。在乡村地区,需要做好办事机构的建设,为村民提供咨询服务,使村民能够随时对政策进行咨询,便于乡村治理的进行。同时,需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使村民能够意识到国家政策的好处,使其能够积极配合乡村治理。而且,需要使村民了解办事程序,能够正确地对政策进行应用,进而更好地保证自身的权益。
(二)加大乡村投入力度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需要加大乡村的投入力度,使乡村具有更多的资源条件,提高乡村资源的利用率。在乡村地区具有大量的土地资源,由于多数的男性出外打工,导致土地资源出现闲置现场,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治理。为了促进乡村地区的发展,需要对三农工作引起重视,注重乡村振兴战略的合理应用,解决农村居民的生计问题,处理好农业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在农村搞好农业的建设,使乡村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应注意乡村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乡村的留守妇女参与到乡村建设中,保障乡村建设人员方面的充足。为此,可以让乡村妇女参与到三农工作中,使妇女能够参与到农场的经营,并且需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使妇女能够从事种植、养殖等项目,使妇女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另外,需要做好三农方面的培训工作,邀请专家对农场管理进行讲解,提高妇女在农业方面的技术水平[3]。
(三)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过程中,需要做好治理体系的建设,提高治理体系的维度,对乡村进行全面地管理。为了使乡村治理体系更加的完善,首先,需要加强对各项事务的管理,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并且保障事务有相应的人员负责,提高各项工作的落实水平。同时,需要做好工作职责的划分,对各个成员的职责进行明确,这样可以避免发生推卸责任的情况,使乡村治理工作能够有序执行。其次,需要具有明确的乡村规划目标,既要严格遵循上级的指示,又要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对治理策略进行分析,保障治理方法的有效性,提高治理工作的落实效率。最后,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治理体系,合理组建乡村治理队伍,同时增强管理过程的技术性,保障乡村治理工作能够打开局面。
(四)开展乡村文化建设
村民的思想状态是长时间形成的,具有根深蒂固的特性,需要逐渐对其思想状态进行改善,使其能够意识到乡村治理的重要性。为了保障思想转变工作持续进行,需要加强乡村的文化建设,使村民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努力对自身的思想进行转变,使其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乡村治理需要农民进行配合,需要治理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使农民能够在其中获得利益,这样农民才能愿意在思想上配合乡村治理工作,便于对农村的思想进行引导。同时,需要做好乡村治理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报纸、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逐步对农村的思想状态进行改变,使其能够提高思想的先进性,保障乡村治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五)提高乡村治理能力
影响乡村治理的因素众多,需要严格做好分析工作,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的提高。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处理乡村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两者应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完成乡村的建设,使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收益,使其能够对乡村治理方案认可,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其次,需要对乡村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严格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同時,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对乡村治理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提高治理方案的正确性,便于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最后,需要提高乡村治理的专业化水平,应保障治理方案的可实施性,并且与科研团队进行配合,研究出有效的乡村治理策略,提高乡村治理体系的合理性。
结论:综上所述,乡村治理应具有一定的侧重点,从根本上对乡村问题进行解决,对治理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提高问题处理方法的适用性,使乡村能够更好地发展。乡村治理工作需要逐步进行,逐渐对治理措施进行完善,同时,需要提高乡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使村民能够参与到乡村建设中,保障乡村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建建,顾若琳,袁柳.“十四五”期间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框架与指标体系设计[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1,36(09):110-118.
[2]刘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目标与实现路径[J].中国集体经济,2021(19):13-14.
[3]崔晓彤,赵冲.乡村振兴视阈下优化乡村治理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9(08):30-31.
本文系2018年度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项目编号:YJ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