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真银
摘要:工作室打破原来“青蓝结对”的直线型教师发展模式,采用分层分组的工作模式,组建“分层学习共同体”,并分组开展小学习作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多轮教研活动,我们发现,习作起步教学需要教师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铺设习作场景。学生在活动中情绪高涨、创意表达、认真倾听,写作也成为活动的一部分。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体会习作的乐趣——习作并不是“老虎”,它和唱歌、舞蹈、画画、游戏一样,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既不可怕,更不会高不可攀。走进习作,亲近习作,将习作变成快乐表达的方式,让快乐成为生活常态。
关键词:分层学习习作教学共同体
2017年5月,笔者加入“合肥市李亚玲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内打破了原来“青蓝结对”的直线型教师发展模式,采用分层分组的工作模式,组建“分层学习共同体”,并分组开展研究工作。笔者加入了分层学习共同体的第二小组,成为其中的核心成员。几年的时间里,小组完成了多轮的磨课、上课、教学研讨、送培送教等活动,大家共同学习,互相进步,在习作课堂教学中得到历练。下面笔者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开篇习作《猜猜他是谁》,谈谈分层学习共同体如何助力习作起步教学。
一、研读——送孩子一粒快乐的种子
教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导资料。在进行起步习作教学设计前,我们一定要先精读、细读教材,借助教学参考书将教材内容吃透,理清课本呈现的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将这些结合起来,才能最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猜猜他是谁》,是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的起点。教材以游戏的形式编排了“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以比较轻松的状态进入习作学习。
根据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课标的要求,小组成员通过线上交流,共同确定本次习作教学的目标:一是选一个同学抓住典型特征用几句话或者一段话写印象最深的地方;二是开头空两格,格式规范,能够使用有新鲜感的词语,让同学猜出所写的人物。三是在游戏中激发学生习作欲望,树立习作信心,体验习作乐趣。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将快乐体验放在首位。
二、设计——给孩子一个展示的舞台
有了目标,就有了指南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我们小组通过在线文档共享、小组集体教研、腾讯会议讨论等方式,多轮交流、修改,在第一次试教的基础上,最终将整节课分为“我写你猜”“我写你评”“你说我猜”“你写我猜”和“你写我评”五个板块,围绕着“猜”这条主线来进行设计,前两个环节以教师引导为主,后两个环节以学生表达为重,整个教学设计关注师生互动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五个板块中的“我”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你”可以是班级里的任何一位学生,他也许擅长表达,也许木讷羞涩。这样的几个板块设计,把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认识自己、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欣赏自己,让习作起步教學充满魅力,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
三、活动——借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
课前交流中,孩子们通过图片已经初步明白了“猜”的方法。在“我写你猜”这一板块中,小组成员觉得应增加难度,向孩子们发起“跳一跳”的挑战。课堂中,首先出示语意模糊的一段话,让同学去猜,他们当然不能明确猜出。这时提出设问:为什么那么擅长猜谜的你们猜不出来了呢?从而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要想写清一个人,就要写出他的典型特征,而我们本次的习作,就要选一个人物,写出令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这时再出示表达完整、具体且清晰的第二段话,学生很快便能猜出,进一步加强他们对典型特征的关注。如果仅仅如此设计,那么两段文字起的作用是平行的,没有体现出螺旋上升。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由浅入深地、由易到难地向前推进。于是,在这个板块中,小组共同设计了第二个层面的问题——你们是通过哪些词句猜出来的?从而让他们明白,要想写清楚一个人的典型特征,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方面来描写。这样我们的习作起步教学就又迈开了新的一步。当然,在这个板块中,大家认为还可以进行设计——对比。我们可以让学生比较第二段文字究竟哪里写得好,从而让学生得出描写时可以用上新鲜词句,完成积累到运用的迁移。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甚至探险的“自主学习”活动,十分必要。
四、创写——还孩子一双灵动的手
“你说我猜”板块,将课堂重新交到了学生的手中。由于这个板块是学生身为主体的第一次展示,所以设计时,我们一起帮孩子们搭了个“梯子”,出示表达要求——想:自己选的是哪位同学,他(她)有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说:不能说出他的名字,但是要让别人听了后能猜出他是谁。学生根据明确的要求去想、去组织语言,进而达成“说”的目标。由说到写,由牵到放。“你写我猜”板块中,小组成员共同确定,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当堂习作,同时,授课教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同学,关注表达有特色的作品,及时上传,做好分享准备。在“你写我评”板块中,授课教师在课件中出示评价标准,让学生有所依据,相互评价,进行评星,帮助他们二次修改。最后,和学生们一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完成三年级的第一篇习作学习。
五、反思——给孩子一颗快乐的心灵
反思整个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教学以游戏“猜猜他是谁”贯穿始终,创设了有趣的活动情境,铺设了习作场景。学生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创意表达、认真倾听,写作也成了游戏的一部分。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体会习作的乐趣。习作并不是“老虎”,它和唱歌、舞蹈、画画、游戏一样,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既不可怕,更不会高不可攀。走进习作,亲近习作,将习作变成快乐表达的方式,让快乐成为生活常态。
参考文献:
[1]李会芹.习作教学实践研究[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7.
[2]余映潮.阅读艺术50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何捷.一篇一篇解读统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