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静
摘要:为破解“三点半”难题,积极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课后服务的相关文件精神,逍遥津小学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探索学校放学班管理经验,既能解决困扰家长的问题,又利用在校时间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提升训练。
关键词:课后“三点半”顶层设计优渥师资多维评价
当下午三点半的放学铃声响起,合肥逍遥津小学的孩子们鱼贯而出,“飞”向综合楼,准时参加各自的“三点半课程”兴趣班。这里有趣味盎然的科学馆,赓续传统的国学馆,青春盎然的艺体馆,玩转厨房、品尝五味的生活体验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静静地看书,美美地阅读,徜徉书海,自得其乐。
为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真正破解群众难题,面对“放学早、下班晚、接送难”的问题,近年来,合肥市政府、合肥市教育局聚焦课后“三点半”,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查。以笔者所在的逍遥津小学为例,两节课之后,学生并不是回到自己家,有的由老人接送,暂时在爷爷奶奶家等候下班的父母,有的被送到附近的“小饭桌”帮忙看管,有的由课后辅导机构的工作人员代接到培训点参加课外补习辅导。表面上看,似乎并没有影响家长的工作,但这样的课后生活不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导致责任混淆,也加重了普通工薪家庭的经济负担,更有甚者,在不正规校外培训机构的误导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导致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合肥市政府多措并举,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监管、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机制。
依据《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教育集团率先试点“课后三点半公益项目”,并行“普惠托管”“个性化课程”双向服务模式,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普惠托管”本着实事求是、自愿報名的原则,组织低年级学生阅读,中高年级自习、阅读,老师全程照管;“个性化课程”是学校依托自身办学特色,以生活教育为课程建设基点,从儿童视角出发,顶层设计丰富多彩的“三点半课堂”,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项目优先面向留守儿童、学困生、特长生以及下午没有家长接送监管的学生,解决了全校近七成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践行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精神。
一、顶层设计,科学实施,保障优质特色
有着近400年历史的逍遥津小学依托自身文化底蕴和校区优质资源,开发并弘扬“庐州文化”;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并通过实践创新重建儿童的学校新生活。以“庐州文化”做“生活教育”,以“生活教育”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创建“生活教育”特色学校,进而创建“师陶”品牌学校。
依托学校自身办学特色,以生活教育为课程建设基点,学校对“三点半课程”进行顶层设计,以六大素养为切入点,以四大馆“国学馆、生活体验馆、科学馆、艺体馆”为支点,开发四十余门特色课程。国学馆以实现学生唱、念、做、打,体验传统“六艺”为课程目标,设有非遗传承、小百花戏曲、民乐、国学雅韵、墨香社、泥塑、剪纸社、灯谜、教育戏剧、博弈棋社;生活体验馆落脚于帮助学生触摸生活、爱上生活,表现多彩生活,设有DIY工作室、版画、园艺室、摄影社、魔幻厨房、心灵俱乐部;科学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为目标,设有星空馆、科学探究室、科学DV制作、科幻画、科学小实验、科技小发明、计算机绘画;艺体馆重在强健体魄、艺术熏陶,设有合唱团、葫芦丝、非洲鼓、羽毛球、双节棍、武术、健美操。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坚持公益性、基础性、方便实用、特色发展、共建共享六大基本原则,践行三大服务内容:公益性服务解决家长准时接走的难题,以安全陪伴为准则;基础性课程服务于有兴趣学习需求的学生,以培养激发为原则;个性化课程提供给有特长发展需求、有课程品质追求的家长和学生,以特色提升为要则。课后“三点半”精准服务于不同群体不同诉求的学生。
二、优渥师资,外聘内培,实现专业引领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学校建立“3+1辅导员”制度——诚邀专家级辅导员+校内特长教师+社会志愿者团队+教师助教,打造专业化师资团队,既推进校内教师“学科+”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又切实解决了“三点半课程”课后服务师资问题。
(一)理念先导,培养“学科+”本土教师
在任课教师的配备上,学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了解本校教师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以兴趣点为主配备兴趣课程教师。在课程推进中,以多维评价方式,关注、发展和促进教师成长。鼓励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精心设置每门课程,整合学科资源,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从教学成长走向教育成长,从以教师主体转变为以儿童主体,全面提升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为提升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学校认真分析、合理界定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计入教师课时总量,纳入绩效考核,学校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对参与开展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给予适当补助。
(二)资源盘活,合力打造高品质师资
为丰富课程内涵,提升课程品质,学校盘活各级各类资源,邀约一批专业人员如庐阳剪纸非遗传人朱山中老师、国家一级演员欧阳国银老师、艺术学院黄梅戏专业韦京东教授、安徽省书法协会会员胡道金老师、天星棋校张磊老师、著名摄影人杨子龙、花艺公司郑贤永等组成学校少年宫专家指导团,又从家长团队中遴选有品有技有热情的家长志愿者组成家长助教团,共同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服务课后“三点半”。学校对专家团队采用更为灵活的机制,向家长和学生提供“课程菜单”,举办“招募会”,宣传课程亮点特色,家长自愿报名缴费。学校负责提供场地,保障安全,专家引进课程,保障本校教师和家长志愿者作为助教参与,双师教学,研训一体,互相成就,合力生长。
学校培养出了36名有特长、有爱好的老师,共同锻造高质量的课程,最大限度满足孩子和家长们的需求,切实解除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实现专业化的学校“三点半”课程教育。
三、多维评价,关注过程,促进师生成长
在“三点半”服务课程推进中,学校坚持多角度、全方位评价模式,关注动态过程,重视服务质量。学校特成立课前、课中、课后及活动延伸四个节点的具体行动指南和指导标准,建立学校督查组,对课后服务进行督查评价。统一教案和教师教学设计与自评、生评、家长评的评价表,作为每学期评选、奖励优秀的依据。
学校形成管理成员+家长志愿者+学生志愿者模式,每学期末走进馆室、教室,欣赏学生的成果。建立活动竞赛、互动交流、学员评教、奖励评价等机制,鼓励学生以个性化方式呈现学习成果,既是评价更是推广,让“三点半”成为学生另一个激励自我,飞扬个性的契机。
当然,在实施推进课后“三点半”服务过程中,学校也遭遇了一些瓶颈,如:学校场地有限、功能教室硬件设施不完善、混龄班级管理难度大、师资培训开展较少……问题就是课题,学校将继续聚力课后“三点半”,盘活各类资源,协同家长,携手社区,提供以“特色化”为主的“课后教育”,不断推动课后服务向课后教育延伸,不断创新课后服务模式,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为实现办“最儿童、最幸福、最合肥”小学的愿景蓄力、发力、尽力!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