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富含中华文化意蕴的小学英语课堂

2021-01-10 09:12高莉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文化自信中华文化

高莉

【摘要】本文论述构建富含中华文化意蕴的小学英语课堂实践,提出通过提炼主题、创设情境、优化活动三大实践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帮助学生建构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华文化 文化自信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3-0126-02

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经过一次次改编,小学英语课程对文化意识呈现出越来越高的关注度。中华文化是指与中国相关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文化。英语课堂中中华文化的学习包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跨文化传播力的发展等。语言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渗透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思想、理念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力与英语表达力,彰显英语课程的社会功能,帮助学生建立中华文化自信,坚定中华文化自觉。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提炼主题、创设情境、优化活动三大实践策略,建构充满中华文化意蕴的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发展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提炼主题,建构主题式语言体系

教材是学生跨文化学习的主要资源,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与中华文化相关的主题,如中华文化品质、文化理解、跨文化能力等。教师应该基于单元教材解读与世界文化的视角,善于从看似简单的生活场景中,挖掘出育人思想,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形成开放、包容的思维特征,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一)基于单元整体解读,创设适宜的语言情境

教师在确定中华文化相关的主题时,应基于单元教材的话题与功能,提炼出具有育人价值的主题。首先,对教材进行整体解读,寻找单元话题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其次,把握教学要点,梳理语言知识点与结构,创设与语言知识相关的、真实的情境;最后,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挖掘教育价值,树立育人本位的价值观。例如,五年级下册Unit7 Chinese festivals一课中,笔者先对单元话题、学生生活场景、语言知识点进行整体解读,然后分析其运用情境,最后提炼出的育人主题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节日、节日活动与习俗、节日美食等,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如表1)

(二)基于文化世界的视角,培育适恰的文化认同感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材具有显著的“世界性”,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文化意识教育时,要坚持英语课程中文化的世界性,并从世界的视角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整个人类优秀文化的认同。例如,在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的Cartoon time板块中,笔者是引导学生通过典型的事物来推断代表的国家,如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识、大本钟以及独特的绅士风度属于英国、西部牛仔是美国的标志性代表等,由这些点发散成面,逐渐深入每个国家的文化内部,逐步培育学生适恰的文化认同感。

二、创设情境,打造语言体验场景

教师创设适宜的情境是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有效方式,但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需要从主题出发,尤其是创设真实且开放的情境,一方面需要教师关照育人目标,让学生在情境中内化文化品质;另一方面需要关联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移情。

(一)关照育人目标,在情境中内化文化品质

“明确文化目标有助于我们在开展中华文化融入时基于目标进行设计。”(鲁子问,2018)设计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时,大部分教师通常只關注文化知识和学习内容,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渗透。中华文化中有许多传统的优良品格,在英语课堂中开展品格教育是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陈晓云老师曾在英语课堂中提出品格教育方法(见图1),为在英语课中进行文化意识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华文化的内容很多,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适合开展品德教育的素材,然后将之用于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五年级下册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其单元主题是帮助父母完成家务,理解每个学生都应在家庭中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义务。而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显示,Helen和Mike都在做家务,年幼的Tim却在房间睡觉,这是从侧面反映对家庭中最小的成员来说,照顾好自己就是帮助父母的一种表现,因此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文化目标:To learn how to help our parents at home,即把“学习如何关心与帮助父母”纳入单元整体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养成体谅父母、主动承担家务的良好品格。

可见,教师在关注育人目标的提前下创设相应情境,同时有意识地提炼培养目标,并在目标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生成对做人的理解与感悟,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与文化品质。

(二)关联生活情境,在体验中移情

关于品格教育的素材有许多,其中中国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在各学科教学中应用较多,小学英语学科也不例外。名人的故事,这种看似简单、普遍的题材,却蕴含着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当代学生的行为与价值取向的能量。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素材中补充一些名人事迹或解决人际冲突的绘本、故事书之类,帮助学生连接知识与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活场景的体验中逐渐健全人格、养成良好品质。

例如,在南京市周亚文老师执教的译林版小学英语分级绘本“跟上兔子”第三季五年级Say no to bullying的观摩课中,提炼的主题为“校园欺凌”。在执教过程中,教师抓住两条鲜明的主线进行对比:欺凌者的欺凌行为、主人公的同学和老师帮助自己拒绝欺凌。教师以板书与PPT结合的形式,在主线中添加了学生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示了完整的故事情节。教材内容学习完毕,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主人公同学和老师的做法,然后设想假如自己是Jerry的同学应该如何帮助他,以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校园欺凌该怎样去应对,最后设计了宣誓环节倡议拒绝校园欺凌。在这节观摩课中,生活化的情感教育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关联生活情境,在阅读中深切感受公义,培养责任心。

三、优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文化意识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提炼主题,创设真实、丰富的情境,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文化活动,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体验。这里的文化活动可以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开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基于教材的内容拓展活动的宽度,以增强活动教育的外延性。

(一)基于教材内容,让知识在表达中习得

教材中除了显性的中华文化知识需要教授给学生,还有很多隐性知识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挖掘再通过融入活动渗透。活动本身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带领学生一起探究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让他们在历史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中加深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例如,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中杨玲介绍了中国长城,从字面意思看长城的英文翻译是“Long city”,但实际上长城的英文表达为“The Great Wall”。因此,笔者在讲解长城的英文翻译时,是从以下角度切入:用great代替long,不仅是因为长城长度长,更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给人宏伟壮观的视觉效果;而用wall不用city,是因为古代长城是作为防御外敌的城墙,而不是城市,正如雅典为了抵御斯巴达进攻也修筑了长墙,被称为“Athenian Long Walls”。可见,基于教材内容拓展活动的宽度,有利于学生在文化表达中习得更丰富的文化知识。

(二)基于活动需要,让文化在辩证中内化

在小学英语课中,常有一些文化活动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调整,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活动的变化补充设计内容。一些英文版的中国故事如《田忌赛马》,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已有过接触,对其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受词汇量与文化知识的限制,学生难以用英语完整、顺畅地表达成语的含义与自己的观点。对此,教师要避免按部就班地宣讲文本,应从学情出发,引导学生用英语的思维自主鉴赏故事中的哲理,使他们对故事做出独特的个性化表述,逐渐形成高阶思维能力。

例如,常州市刘宝杰老师在执教观摩课Good or bad时,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好还是坏自主发表观点,再谈一谈“What is your good thing?What is your bad thing”,并在黑板上记录下学生的观点。正式开始新课教学时,刘宝杰老师先引导学生利用图与文整体感知故事,利用思维导图自主建构文本脉络,以培养学生的质疑力、反思力与创造力等能力;接着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主题“A bad thing is not a bad thing”;最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课堂一开始提到的一件事的好坏两面,同時列举“How to make a toothache become a good thing”作为例子,启发学生思考事情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可以通过某些因素互相转换。类似这样的辨析活动,有助于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品味,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小学英语课堂,需要培育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与跨文化沟通力,同时要让学生拥有国际视野与世界文化的胸怀,对异域文化抱有兼容并蓄的态度与自主鉴别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大一线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反思与改进自身教学模式;在文化素材的选择上,既要关注素材挖掘的深度与广度,又要关注素材在教学中是否能够进行恰当的融合。

【作者简介】高 莉(1990— ),女,江苏常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现就职于江苏省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研究方向为小学英语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文化自信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