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艳春
(吉林省吉林市化工医院 肿瘤科,吉林 吉林 132022)
在临床治疗当中,因为乳腺癌患者对于美观性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而在此方面根治性手术与保乳手术相比较差,所以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保乳手术后进行放疗[1]。在完整的治疗方案中,手术后的放疗是重中之重,对治疗效果起决定作用[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放疗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但是各种方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主要应用调强放疗技术[3]。为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展开本次研究,研究的内容是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研究的详细内容如下。
选择自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两年期间在我院接受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对照组患者年龄34-75岁,平均(54.68±4.81)岁;实验组患者年龄35-76岁,平均(54.71±4.85)岁。患者都对本次研究的内容知情同意,且符合本次研究的相关纳入标准。经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呈正态分布(P>0.05),可以进行本次研究的开展。
给予两组患者行乳腺肿瘤扩大切除术以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当患者完成手术28天之后实施放疗治疗[4]。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调强放疗,主要内容是:全乳腺、瘤床推量都是2 Gy/次,患者坚持治疗40-42天[5]。实验组术后应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主要内容是:全乳腺2 Gy/次,然后瘤床同步加量为2.4 Gy/次,患者坚持治疗30-35天[6]。同时,给予患者锁骨上下区淋巴结进行照射,具体是2 Gy/次。所有患者都没有进行腋窝放疗[7]。
(1)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KPS和生存质量水平评分,并进行对比。
(2)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并进行对比。
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计数资料应用n(%),检验值是χ2,描述计量资料应用(±s),检验值是t,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评价标准是:P<0.05。
在治疗前,两组在KPS和生存质量水平评分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在KPS和生存质量水平评分两个方面均改善更加良好,经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并且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KPS和生存质量水平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KPS和生存质量水平评分对比(±s,分)
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率是64.44%(29例),实验组患者3年生存率是84.44%(38例)。在3年生存率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组间差异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对比(n,%)
患者行保乳术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应用,有助于对疗效的巩固,能够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改善作用[8]。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善放疗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对于心肺器官的剂量也可以起到明显的减少效果,降低相应的伤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9]。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在KPS和生存质量水平评分两个方面均改善更加良好,经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并且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3年生存率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组间差异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与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
综上所述,行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在术后应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