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翔
摘 要: 议论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议论文本身的文体特点、中学生思维特征等原因,学生对于议论文的理解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文章围绕单元教学设计,立足单元视角,注重整体设计;注重单篇个性,构建有效教学;注重教读课文示范性等方面阐释破解当前教学困境的路径,旨在探索一种有效的学习经历,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教读到自读提升。
关键词: 单元教学设计;议论文教学;有效教学;教读课文
《上海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指出,“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1,其基本特点在于说理分析。议论文作为初中、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需要学生在初中准确把握文章的论点,了解论证过程,明确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等,为高中阶段的议论文学习夯实基础。
议论文具有说理性强、逻辑缜密、语言严谨等特点。初中议论文主要集中在九年级,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议论文原本就有一定的难度,加之九年级又要面临中考的升学压力等,这些因素促使议论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那么,怎样能够突破这一难题呢?从教学角度而言,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适当的切入点。
单元教学设计以单元教学为出发点,秉承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科学性原则,将议论文单元立足于单元整体设计,通过教读课文的重点教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梳理議论文的学习路径,再学以致用,完成本单元其他自读课文学习,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议论文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以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读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对此予以实践探究。
一、立足单元视角,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课程实施者需要“立足单元视角,聚焦单元目标,结合学情,重新设定单元教学设计各要素的功能”。2 据此,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架构:
1.提炼单元主题内容,明确议论文知识结构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编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四篇议论文,前两篇是教读课文,后两篇是自读课文。教材中单元导读部分评价这些文章:“或针砭时弊,阐释公理正义;或谈论学术,探讨创造的意义,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有人散布“中国人已经失掉自信力”的论调,层层反驳,用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最后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看地底下。”语言犀利,富有讽刺性,论证严密。《怀疑与学问》论述了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指明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语言严谨,逻辑缜密。《谈创造性思维》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开始,逐层论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其所需的几个关键因素,最后指出只要具备这些要素,“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创造宣言》一文,作者在批驳了种种错误的观点之后,用大量的事例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细读这些文章,可以发现它们都紧扣论题,合理论证,注重思辨,同时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第一篇课文侧重于辨别与质疑;第二篇课文进一步延伸,侧重质疑的重要性;第三篇课文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侧重谈创造力思维;最后一篇则强调创造无处不在。由此可见,在编排课文次序时,编者用“单元的主题”这条主线贯穿其中,引领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培养他们要有创新的意识。
综上所述,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侧重培养学生学会思辨性思考。单元教学内容应侧重于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解材料和论点的联系,体会其中的内在逻辑;理解论证方法在论证过程的作用。
2.立足学情,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起点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九年级之前也有涉及议论文的篇目,如七上《纪念白求恩大夫》、七下《最苦与最乐》、八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但以单元形式出现则是在九上第二单元,这些课文基本都有涉及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如九上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还有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等。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如区分论点与论据,梳理文章的论证过程,识别论证方法等,而这些也正是学生学习第五单元的基石。
作为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相应的理性思维与逻辑能力,同时通过两年的学习,他们也掌握了议论文相关的知识。但这单元的四篇文章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文章的思想性也很强,注重说理分析,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对单元主题、学情的分析,笔者初步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的起点,具体计划见表1。
二、关注单篇个性,建构有效教学
在明确单元内课文共性的基础上,也应当关注单篇课文的个性。以《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为例,它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写于1934年,当时正值民族危急之际,一些政客和文人却到处散布失败情绪,散布“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等论调。针对这种种论调,鲁迅先生义愤难平,抱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驳论文。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缺乏了解,而鲁迅先生语言的犀利、艰涩等特点也会让他们读起来有些吃力。
《追求理解力的教学设计》一书指明:“在逆向设计的第三阶段,我们必须思考几个关键问题,如果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而作为一篇议论文单元的教读课文,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如材料与观点的关系、论证过程等,这也是议论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当教授学生什么?学生对于这篇文章涉及的哪些议论文知识尚不清楚?对于文章有哪些疑问?他们的起点在哪里?这些都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构建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1.搭建支架,明确学生的理解起点
上课前先让学生充分预习这篇课文,预习笔记大致侧重于四个部分:第一是查阅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第二是划分文章的层次,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显现出来,大致理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第三是在文章中找出四个语句进行赏析,初步体会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第四是让学生质疑,问题不要多,精选两三个即可。具体见表2。
查閱学生作业情况之后发现,学生对议论文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理想,基本能把握文章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但也提出了许多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①为什么文章要花大篇幅写“中国人失掉他信力”和“正发展着自欺力”?
②为什么要强调“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
③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又为什么要说这些都是事实呢?
④国民党书报机关为什么要删去文中加点的词语?
⑤为什么那些“前仆后继”战斗的中国人却不为人所知道?
⑥第8段中,那一类人们为什么“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
从这些问题可以发现学生的理解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对文章第3—5段作用的理解停留在概念上,对文字背后蕴含的内在逻辑、作者情感等尚不够清楚;二是对部分语句、词语,学生并不能理解。三是对鲁迅先生停留在一般性的认识上,对其思想的深刻性、可贵性缺乏认识。
基于学生的学情和单元教学计划,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联系时代背景,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了解驳论文特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与讽刺性的语言特点。
2.明确一条主线,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从哪一角度切入会更加合理?人们常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议论文的标题几乎都与文章的论点或论题有关,理解了标题,基本上就能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基于此,笔者尝试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题目进行突破。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从句式上看,文章标题是什么句式?
生齐答:疑问句。
师:既然是疑问句,依据文章,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有几个?
生1:有两个,一种答案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另一种则是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
师:这两种答案在文中的具体依据是什么?
生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一观点出现在第二段,它的依据在文中第一段;而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这一观点出现在文中的第六段,即“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它的依据在第7、8两段。这两段列举了中国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都有具有那些自信力的“中国脊梁”论证了这一观点。
师:这篇文章写出了作者明确反对对方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这种文体我们称之为驳论文。如果按照刚刚这位同学所说的,这篇文章没有3-5段,作为一篇驳论文也成立,那这三段能否删去呢?
生:不能。
师;那我们一起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三段不能删呢?它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提问和比较,让学生更加明确这三段的作用:第三段针对第一段中提出的“总自夸 ‘地大物博’”以及“只希望国联”,直接驳斥他们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第四段针对第一段中“改为一味求神拜佛”,用极具讽刺意味的语气,他们现在“逐渐玄虚起来了”,正在发展着自欺力,从这两个角度直接指出对方论证思路的错误。通过讨论“能否删去这一比较”,学生则更清楚这篇驳论文的特点——逻辑缜密,富有讽刺。
至此,引领学生回顾本文的论证思路,鲁迅是从“论据”和“论证过程”两个角度共同驳斥了对方关于“中国人失去自信力”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而不是那些公开的文字。从标题切入,两个问题形成一条主线,层层推进,抽丝剥茧,文章的论证过程逐步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3.运用多种方式,体味文字背后的态度
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运用议论的方式来阐述自己观点或态度。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观点?文字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哪些情感倾向?这往往因作者的语言特点而异:有的比较鲜明,文章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比较晦涩,需要读者从文字背后细细揣摩。对于前者,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比较容易把握,而对于后者,则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去引领学生品析、鉴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语言概括力极强,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每一个论断的背后都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在文本里,却是隐而不言的。”1这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会造成极大的阅读障碍,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引领他们逐步体味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态度。在这里,笔者主要运用的是比较还原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鲁迅的这种文风。比如第一段,先出示教师改写的一段话: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体会到:与原句比较,改句情感上没有感染力,语言不如原文。在此基础上,再细读原文,删掉的“总”“只”“一味”等词语蕴含着作者的复杂的情感:对这类人先是以“地大物博”的自夸,而后是只将希望寄托在国联时的惊慌失措、无能,到最后却只是一味求神拜佛的这种丑陋嘴脸进行讽刺、批判,这样能更好地理解鲁迅语言的尖锐及富有战斗性的特点。
再如第七段,笔者将原文每一类人,补充具体的历史人物(字体加黑的文字为笔者所补充):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如李时珍、张衡;有拼命硬干的人,如岳飞、文天祥;有为民请命的人,如范仲淹、郑板桥;有舍身求法的人,如戊戌六君子……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通过比较发现,原文的气势更加强烈,更具有感染力。此外这些人更多的是被埋没的,在“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中没有出现的人物,文中能够在正史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固然可敬,固然是中国的脊梁,但作者更想表达对那些在历史中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们的敬意。
通过类似的比较方式,引领学生不斷地、更加直观地体会鲁迅先生文字间的复杂感情,最终理解文意:在批判、讽刺失去自信力的人的同时,赞美了那些为国抗争、自信不欺的中国人,同时唤醒更多的民众能擦亮眼睛,向中国的脊梁学习,更好地投入到为国家、为民族奋战的革命洪流之中。
当然学生可能还有一些不懂的词语、句子,为此教师留下一个教学环节,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他们尚存疑惑的问题,小组选取大家都有困惑的语句,再在班级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追求的不是答案的唯一性,而是希望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最终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4.知人论文,领会文章中闪现的思想之光
统编版九上《教师教学用书》建议,学习本单元要“引导学生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把握作者的观点”,以及“引导和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者的观点,获得人生的启示、精神的成长” 。1当完成对鲁迅这篇课文形式和内容上的理解之后,引领学生回忆对鲁迅文章的印象,很多学生都表示鲁迅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往往读很多遍还是无法真正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
对此,笔者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为例,补充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与环境,当时鲁迅居住在公共租界,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开始发烧,肺病已相当严重。面对散布的这些失败论调,他不顾个人安危,将矛头直接指向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戴季陶,愤然写下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他信力、自欺力、自信力”。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思考:在时隔将近百年,国家和民族已经强大的今天,特别是经历了这次疫情之后,是否仍然还存在着具有他信力、自欺力或自信力的人?激发学生思考并交流疫情期间的各种人与事,然后再仔细品味“他信力”“自欺力”“自信力”这些词语,依然掷地有声,直击人的灵魂。至此,学生既理解了鲁迅先生的伟大,又锤炼了思想,精神上得到一次成长。
最后笔者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以“中国人自信力永存”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仅是期望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写作中理解、运用驳论文的相关知识,更多地是想借此机会,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学会思考。
三、教学反思
《指南》指出:“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实施强调聚焦单元目标,创设有效的学习经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读读写的转变,即注重以教读课为载体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读写思考的路径与方法,以自读课为载体操练,巩固教读课的所学。”2九上第五单元是议论文单元,依据单元教学设计和每篇课文的个性,笔者将本单元的课程类型设计分为教读教学、自读教学、写作教学三种类型。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为一篇教读课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应当考虑好以下几点:
1.教读教学与自读教学的关联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3 教读课文在这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例子,贵在示范;自读课文是操练,贵在运用、巩固。教读课文是自读课文的基础和参照。如作为教读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涉及论证方法、驳论文的特征、论证的过程等知识,这些知识在《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这两篇自读课文中都有所涉及;又如,这篇教读课文的思考路径是:搭建一个支架,明确学生的理解起点;明确一条主线,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运用多种方式,体味文字背后作者的态度;知人论文,领会文章中闪现的思想之光;利用作业迁移和巩固所学,这样的思考路径与方法也为后面的两篇自读课文学习,提供了一种学习的思路。
2.教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联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是语文教学的归依,教读教学侧重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材料和观点的关系紧密,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密,是驳论文的典范。这单元写作教学的主题是:论证要合理,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借鉴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仿写一篇类似的驳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学以致用,巩固课堂所学,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思辨能力。
3.教读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世界的关联
教读教学设计要注重整体性,不仅篇目之间、单元之间要前后关联,而且应注重语文知识和学生学习世界的关系。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笔者在布置学生预习时设计了论证方法,梳理了论证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理解材料和观点的关系以及驳论的特点上。同时将课内学习和生活相结合,逐步增进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每个单元特点、学生学习经历的不同,教师可以进行多种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单元间的关联,还要兼顾单篇课文的个性。这样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议论文阅读和写作的相关技能,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