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最基层、最靠近农民群众的阅读场所,是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力量。目前,农家书屋的发展仍面临区域發展不均衡、资源供给能力弱、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导致总体服务效能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应通过发挥总分馆作用、加快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加强管理员队伍建设等策略,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效能,促进农家书屋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农家书屋;乡村振兴;服务效能;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89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对助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性的国家战略,涉及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内容。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农家书屋是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力量。自2007年“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农家书屋从无到有,数十万家农家书屋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农家书屋已逐步成为广大农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目前,农家书屋的发展仍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供给能力弱、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效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图书馆人应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农家书屋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农家书屋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在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权益、培育文明乡风、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突出强调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受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将阅读阵地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村一级,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农家书屋为保障农民享受公共文化成果的权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一个最接地气的阵地,是政府为农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1.2 培育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耕”用来维持家庭生活,“读”用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这种农耕文明将农业生产与知识学习很好地融为一体,也符合我们当今建设的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让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之风在乡村兴盛起来[1]。农家书屋是村民的精神家园,让更多村民爱上阅读、爱上农村、爱上家乡,不断为培育文明乡风注入源泉活力,为村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树立脱贫致富信心,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2]。
1.3 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现代化就是将新的科技、新的生产方式带入到农业生产中,从而促进农村群众的生活条件改善,收入增加,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美好新农村。首先,农家书屋配置有大量的农业知识书刊,日常提供农业生产知识查阅服务;其次,农家书屋还是农民交流平台,通过学习交流,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增强致富本领;另外,有的农家书屋还通过网络平台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实用技能等新知识培训,培育有知识、有技术、有文化的当代新型职业农民。可见,农家书屋不仅是农村群众阅读的场所,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1.4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
农家书屋虽小,却承载着推广全民阅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使命,成为基层农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阵地。有的农家书屋长期组织开展党的政策宣讲、知识问答、心得交流等学习教育活动;有的在农家书屋设立党政专架、红色专架,将党史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党和政府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例如,党的十九大闭幕后,海南就拨专款为农家书屋购置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实现了全省2 695家农家书屋党的十九大相关读物全覆盖[3]。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各地农家书屋更是以此为契机,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2 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各地均在基础建设、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做出了努力。但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区域发展不均衡、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2.1 基础建设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均衡
目前,全国农家书屋设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不同地区的农家书屋建设发展差距较大。部分地区农家书屋已经完成了网络化、数字化的升级,有的还依托地方旅游资源建成了多功能、智能化的特色图书馆,甚至成为“网红”,为读者和游客提供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但也有些地区的农家书屋建设才刚刚起步,且推进力度不强,许多新技术、新手段尚未得到应用。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地理位置的各地区农家书屋的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重视和优化[4]。
2.2 资源供给能力弱,服务水平较低
我国县区级以下图书馆(室)一般没有独立建制,乡镇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大多没有专门的购书经费,文献资源均依靠相关部门的农家书屋专项配置和各地区的“送书下乡”活动捐赠。从农家书屋建设标准来看,配备图书不少于1 500册,报刊不少于2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且每年补充新书不低于60册,该标准可以满足农村群众的基本阅读需求,但不够丰富[5]。从配置书目内容来看,各类图书均有配置,涵盖面广,但农村读者喜爱的内容较少,“农”味略显不足。如:常住农村的老人和儿童喜爱的趣味性、可读性强的历史类、文学类、绘本类图书品种较少。
目前,由于对农家书屋各地领导的重视程度不一,部分地区没能充分认识到农家书屋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农家书屋成为一个图书仓库,甚至有些长期不开放,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部分地区只进行简单的值守式服务,保障基本的开放,既没有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和阅读指导,也没有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单一的功能,较低的服务水平,让农家书屋缺少活力和吸引力。
2.3 管理员队伍不稳定,专业人才缺乏
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是否健全、稳定,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是否具有敬业精神和现代意识,是当前农家书屋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如何了解读者阅读需求,如何为读者提供所需文献,如何组织创新的读书活动等等,一系列工作都与管理员队伍密切相关,这些都是农家书屋有效开放的保障,关系到农家书屋服务效能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多数地区农家书屋都存在着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专业人才少,大多农家书屋是由村干部或志愿者兼职,缺乏专业知识和固定的服务时间,导致一些地方农家书屋开放不稳定、参与者少、利用率不高等问题[6]。
3 农家书屋服务效能提升策略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建成农家书屋58.7万家,累计配送图书超过12亿册,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农家书屋达到12.5万家[7]。农家书屋基本实现全覆盖,大多数县区已完成了县级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的总分馆建设,健全的服务网络为农家书屋服务效能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四五”时期,农家书屋必须在尽快完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数字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的贡献。
3.1 法治赋能:打造良好法治环境,推进农家书屋健康发展
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突出强调要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受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十一条指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视听网络和书籍报刊,拓展乡村文化服务渠道,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施实必将为农家书屋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
3.2 資源赋能:创新文献配送形式,盘活文献资源供给
文献资源是农家书屋生存的基础,文献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读性直接关系到农家书屋的吸引力和服务效能。《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优化内容供给,有效对接群众需求,探索“百姓点单”服务模式,加大农民群众自主选书比例[8]。要让书屋的文献资源配置更接地气,更加受到农村读者欢迎,需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便捷、智慧的“点单”平台,利用互联网为农村读者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选书途径,提高文献配送的精准性。二是加快文献资源的有效轮换,利用图书馆总分馆通借通还以及健全的农村公共交通网络,盘活文献资源供给。三是管理人员要做“有心人”,了解当地读者阅读需求,掌握读者阅读动向,提供最接地气的配送书单。
3.3 体制赋能:运用总分馆制建设,发挥县馆引领作用
2018 年国务院印发的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 》指出,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9]。加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建设是近年来各地的重点工作,2020年底,全国已有2 397个县(市、区)实现农家书屋与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制,总分馆网络基本建成。总分馆图书的通借通还,更是方便了农家读者的异地借阅,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如何充分利用县馆的资源和服务经验,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效能,是公共图书馆探索的方向。
3.3.1 开展管理人员培训,规范书屋服务管理
县、区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总分馆的建成,让农家书屋有了专业的指导,有了规范的建设与管理,对农家书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规范的管理离不开人员素质提升。近年来,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已成为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的正常工作。新时期,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对管理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数字应用技术方面的培训成为当下培训的重点内容。此外,要改变值守式服务,还应加强管理人员参考咨询方面的技能培训,满足读者更高层次的阅读需求。
3.3.2 建设联合目录平台,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整合和打造辖区内文献资源的目录平台是实现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县级总馆应充分利用总分制建设,将所有农家书屋图书进行编目加工,建立目录数据库和查询平台,并提供PC终端和移动端的查询入口,及时反应辖区内图书的馆藏地点、在架情况等。
3.3.3 建立专业咨询联盟,提供沟通交流平台
县区图书馆可以牵头成立专业的阅读咨询联盟,以微信、QQ平台为载体,根据阅读爱好和需求建立不同阅读群,为农民阅读提供咨询辅导。阅读咨询联盟的建立,首先,可以为各类型读者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志同道合的读者架起友谊的桥梁;其次,可以在联盟内解答咨询的问题,帮助读者查找所需资料,解决阅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第三,还可以根据联盟的专业类型开展知识讲座、专题书目推荐、读书心得分享等线上线下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现代农业技术。
3.4 特色赋能:增添书屋特色功能,创建特色书屋品牌
根据各地方的地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农家书屋,既可以提高农民文化生活品味,也可以助力当地的旅游产业和农业经济。近年来,各地涌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农家书屋,如: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家书屋,南双林村建设的“有声阅读”农家书屋,深受当地老年人的欢迎[10];上海市朱家角镇林家村一家“网红”农家书屋“薄荷香文苑”,以其极高的颜值和用心的活动,被很多人称为“最美农家书屋”, 也带火了当地大米[11]。
文旅融合背景下,许多农家书屋更是依托地方的旅游资源打造出自身的特色品牌,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苏州市树山村在游客中心、民宿等地设立“阅读角”以及“阅读空间”,苏州图书馆提供3-5万册图书,流通在特色分馆、民宿、老百姓家里,打造特色农家书屋服务品牌。
3.5 数字赋能:增强数字阅读体验,提高数字供给能力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数字文化产品的广泛应用,数字阅读已不只是城市读者才有的阅读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民读者同样体验着数字阅读。2019年度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已达73.2%,对比2018年的68.2%、2017年的63.5%,比例逐年提升[12]。
3.5.1 加快数字阅读产品的供给
农家书屋要与时俱进,注重增设数字阅读功能,构建优质的阅读体验平台,提供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让农村读者能够真正享受到均等化的数字阅读服务。如,江苏省近年来重点推进数字农家书屋的提升工程,为所有农家书屋配置了数字设备,通过提供接入资源型数字资源、配备电子图书借阅机、开通“江苏省数字农家书屋”APP等方式,多渠道为农村读者提供丰富的数字阅读服务。再如,湖北省委宣传部与“中文在线”联合开发的数字农家书屋项目,在8个县市部署了520个试点数字农家书屋,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海量的数字资源,包括3万余册电子图书、3万余集有声图书,内容不断更新[13]。该项目在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获得“2020年十佳数字阅读项目”。
3.5.2 加强数字阅读功能的辅助
农家书屋还要加强农村读者数字阅读的辅助,让农村读者特别是老年读者也能体验数字阅读的乐趣。农家书屋可以联合移动通讯运营商、数字资源商共同开展培训活动,介绍智能手机使用方法以及网上阅读的操作流程。农家书屋也可以通过日常接待和举办各类数字阅读活动,指导读者进行手机的网上阅读,提高数字阅读的参与率。
3.5.3 运用大数据平台分析评估服务效能
一直以来,对农家书屋的服务评估大多采用现场验收的方法,通过检查台账和现场了解各农家书屋的运行情况,容易导致数据不真实,无法准确评估服务效能。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可以动态监测到每个农家书屋的入室阅读人次、数字资源访问量、借书册次、借阅图书类型占比等数据,了解掌握各农家书屋的基本服务情况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各农家书屋的综合服务效能,以此为效能评估的重要依据。湖北省部署的520个试点数字农家书屋,便可以实现可视化管理和大数据平台分析,通过各类数据的适时更新,第一时间掌握书屋开放状况,准确评估服务效能,实现精准管理。
3.6 人才賦能: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改变值守型服务模式
随着农家书屋的管理与服务的不断提升和创新,书屋的管理已不再是初期的值守式简单开放的模式,解答咨询、阅读推广、应用辅导等创新服务都需要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来进行多方位服务。可见,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是现代农家书屋发展的前提。首先,应该建立一支稳定的管理人员队伍,可以由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为主要管理人员,农村退休教师、志愿者为兼职管理人员。其次,在热爱阅读的农村读者中,招募热心公益的文化志愿者,培育扎根农村的阅读推广人,提升农村的书香氛围和阅读品味。第三,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调研发现,许多管理人员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无法稳定地管理农家书屋,导致管理人员更新过快,培训无连续性,培养难度较大等。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我们先要选择相对稳定的培养对象,再为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机会,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数字化设备、数字资源的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求是网.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EB/OL].[2021-04-13].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9-08/13/c_1124870140.htm.
[2]张晓东.乡镇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9):45-51.
[3]夏锋:“农家书屋+”助推海南乡村振兴[N]光明日报.2021-01-29(08).
[4]中国文明网.农家书屋建设要“充分又平衡”[EB/OL].[2021-05-22].http://www.wenming.cn/wmpl_pd/whkj/201712/t20171221_4532864.shtml.
[5]中国农家书屋网.农家书屋工程简介[EB/OL].[2021-04-28]. http://www.zgnjsw.gov. cn/ booksnetworks/contents/403/250517.html.
[6]秦宗和.农村精准扶贫战略下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7):85-87.
[7]新华网.民生直通车:农家书屋,如何打造脱贫攻坚“精神加油站”?[EB/OL].[2021-03-15].[JP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9/15/c_1126495684.htm.[JP]
[8]新华网.中宣部等十部门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 [EB/OL].[2021-03-2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2/26/ c_1124165984.htm.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21-06-20].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10]浙江新闻.农家书屋成美丽乡村文化“新地标”[EB/OL].[2021-03-11]. 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600059.
[11]中国农家书屋网.上海青浦:“最美农家书屋”背后还有什么?[EB/OL].[2021-03-11].http://www.zgnjsw.gov.cn/booksnetworks/contents/400/392275.html.
[12]彭钰琳.公共图书馆为乡村文化振兴服务的策略探[J].福建图书馆学刊,2020(4):22-26.
[13]湖北文明在线.湖北数字农家书屋探索“百姓点单”服务模式[EB/OL].[2021-03-20]http://hub.wenming.cn/yw_37663/202005/t20200520_5583296.shtml.
作者简介:沈嵘(1970 ),男,泰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
(收稿日期:2021-06-23 责任编辑:张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