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霞
摘 要: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有效研究,并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
一、阻碍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原因分析
(一)对计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生轻视计算题,对计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为计算题本身没有情节,形式又显得相对简单,所以,小学生认为计算好学,不愿意多动脑思考,也不愿意多花时间练习和巩固,对计算的技巧和方法生疏,而在面对步骤多或者数较大的计算题时,又容易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缺乏必要的耐心和信心,再加上认为计算器可以替代计算从而过分依赖计算器,造成了解题的不规范、不完整。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小学生计算能力无法提高。
(二)计算基础知识不扎实
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对概念、计算法则、运算顺序等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地掌握,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是单纯地依靠机械训练和简单模仿,没有真正理解算理、熟练掌握算法,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没有形成,所以在解决计算问题时无法做到准确、灵活地将计算基础知识加以运用,而且在学习新知识时无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三)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没有养成在计算前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经常提笔就写,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经常把计算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或者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顾此失彼,造成计算结果错误百出,计算后又不及时验算、检查,导致计算的正确率低。还有很多小学生认为计算枯燥乏味,不愿意动笔演算,无论数的大小、熟练程度一律口算,计算时经常省略步骤,书写潦草,无简算意识,对错误不分析总结、反思原因,不良的计算习惯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策略
(一)结合现实生活,强化应用能力
现实生活中处处皆是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在课堂中引入实际生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和知识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概念,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深入理解和掌握計算知识,增强计算能力,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二)加强对算理的理解、算法的点拨
在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要使小学生会算,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让他们明确为什么要这样算,也就是要加强对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在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选用正确的算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从小学生的需求出发,结合实际问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小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计算的原理、道理,并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优化思维过程,最后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
(三)重视口算,学会估算,加强笔算
在小学阶段必须重视让学生打好计算基础,形成计算能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计算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加强基础性、针对性、记忆性的训练,在教学中还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习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小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口算后才能获得相应能力,在计算时就能产生高效率。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白永霞.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81.
[2]郑慕华.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才智,2018(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