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婷
[摘 要] 课程思政是现下教育领域中的主旋律,作为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音乐课程教学也要积极渗透课程思政理念,这有益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以及构建更加稳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运用实验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研究课程思政与中职音乐教学的融合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果。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音乐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有的放矢地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同时指向立德树人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中職;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1-0198-02
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才之间的竞争不再仅是学历、成绩的竞争,而是延伸到人文精神、科学素养方面的竞争。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必须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包括每一个专业和每一个学科。然而,就现下中职音乐教学情况来看,课程思政的融合程度不高,学生的艺术、人文素养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文章就如何有效融合课程思政与中职音乐教学展开探讨。
一、课程思政与中职音乐教学的融合价值
首先,有益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音乐是一门能够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学科,不同的音乐作品包含作者不同的思想境界与情感表达,学习音乐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体验不同情感以及人生百态的过程。将音乐教学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整理自己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的思想观念,再将其拓展延伸至日常行为中,真正发挥音乐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1]。这两者的结合会让学生有更加成熟的思想,对音乐也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这对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有重要意义。
其次,有益于学生构建稳固的精神世界。对中职学生进行音乐教学除了能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们本身的审美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通过相应的教育影响学生的精神与心灵,使其拥有更加良好、健康的价值观。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音乐教学就是将两种角度不同但育人目标一致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相互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帮助他们构建更稳固的精神世界[2]。
最后,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还传授美德。”所以,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响应国家的号召,跟上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利用音乐这门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
二、课程思政与中职音乐教学的融合路径
(一)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音乐作品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忽略了这些。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需要革新思想观念,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有的放矢地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很多音乐作品都是体现个人奋斗、彰显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的歌曲,教师在传授学生歌唱技巧、欣赏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此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怀,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奉献,什么是责任[3]。对于音乐作品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挖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从歌曲的创作背景着手。以《黄河大合唱》这个作品为例,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歌曲时,教师应详细讲解它的创作背景,同时让学生知道这首歌问世后所产生的影响。通过背景知识的讲解,学生了解到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作曲家冼星海创作了这首歌,目的就是唤醒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以及与外来侵略者顽强对抗的坚定决心。这首歌问世后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实现了广大群众与外敌顽强抗争以及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融入了这些背景知识后的音乐教学更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其二,从歌曲的创作者着手。音乐是一门艺术,要想在这个领域中取得成就并非易事,每一个成功的音乐家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付出与努力。因此,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歌曲的创作者着手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贝多芬等,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些音乐家的作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对这些大师的生平故事进行介绍,如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弹出了无数的经典。通过对音乐家生平经历的讲解让学生看到他们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等,鼓励学生学习他们勇于与命运抗争、与困难斗争的精神品质。
(二)基于立德树人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讲解—接受”式教学法,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歌唱,或者听着教师对音乐作品的解读,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需要指向立德树人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
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充分唤醒他们的情感,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如学习歌曲《春天的故事》时,教师可以播放关于祖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视频,通过市容的变化、重大工程的建设等,学生感受到中国的欣欣向荣,领略到改革开放的魅力。相较于口头上的说教,视频所带来的直观体验能够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悟,从而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努力学习、坚持改革开放的勇气,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英雄赞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片段,给予学生良好的听觉与视觉体验。学生通过英雄故事情境的感召充分体验英雄的光辉形象,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又如,运用合唱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合唱是一种常见的歌唱形式,相较于其他的教学手段,合唱训练有助于发挥课程的思政育人价值。一方面合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意境美、旋律美、气势美等,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正能量的情感,而且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有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合唱是一种团队形式的歌唱,它不仅需要学生把握好自己的发音、节奏等歌唱技巧,还要求他们配合好团队,与队员保持脚步一致,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在合唱歌曲的选择上,教师尽量选择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积极向上、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旋律优美易学的歌曲,如《走向复兴》《阳光路上》《祖国不会忘记》《青春舞曲》等。通过指导学生合唱的方式激发正能量,引发他们的共鸣,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
此外,运用激励教学法。音乐是一门艺术,而艺术通常比较深奥、难学。另外,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目的不明确,在学习上缺乏持久力与耐心,很难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情,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教学法,在教学之前先要及时提出学习要求,给学生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尤其是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帮助和调整,比如有些学生在遇到挫折后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教师就要给予鼓励并帮助对方找出原因,再去消除障碍。实施激励教学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其音乐学习的实效性,还能培养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等精神品质,从而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6]。
(三)指向课程思政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仅仅依靠课本上有限的音乐作品以及课堂上有限的指导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是不够的,还需要拓展延伸至更多的场所,比如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精彩的实践活动。中职音乐教材上的作品几乎都是一些深奥的经典歌曲,学生多数不感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开展以流行音乐为载体的实践活动。在流行音乐作品的选择上,秉持立德树人的原则选择诸如融入中国民族元素的《花田错》,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青花瓷》,为了中华民族国强民富而作的《中国梦》,歌颂祖国的《天耀中华》,为了追求理想生活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等歌曲。教师给学生列出这些正能量的歌曲并组织他们开展“我是校园歌手”等实践活动,从这些歌曲中选择一首参加比赛,通过这些歌曲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主动宣扬传统文化、追求理想、热爱祖国等,从而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中职音乐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并且探討如何将它融入音乐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思政水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同时要指向立德树人,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从而落实音乐学科以及课程思政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欧家玉.在高校音乐课程中融合思政素质教育发展新型音乐教学模式[J].农家参谋,2020(16):173.
[2]刘潇.高校音乐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4):84-87.
[3]杨国栋.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课课程思政建设初探[J].北方音乐,2020(13):158-159.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