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21-01-08 09:06:36顾竟雄
高考·中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历史应用策略

顾竟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如何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研讨的热门课题。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需要学生记忆很多事件、人物、时间、影响、意义等较多繁杂历史信息,尤其需要通过整合相关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作用,故而凸显思维导图作用。该工具无须过多标注就能将每个知识点以及与其相关的内容相联系,减轻学生理解和记忆负担,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在历史课堂应用思维导图策略,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主题为中心并基于此建立与其紧密相连的一级基本概念,再运用颜色、符号、词汇、线条、图片等形象化标识逐级朝着四周发散,通过归纳、分析、整合知识呈现自然有机组织,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思维水平。高中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相对繁重,其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且跨度大的学科,教材结构和以往相比发生较大变化,以专题模式呈现历史知识,無形中加大学生记忆史实难度。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知识结构,进而达到高效理解和记忆目的。

一、在新知教学应用思维导图

在高中历史新知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体现在课前预习、课中笔记以及课后复习三个环节。

首先,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更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可整体感知新课内容,从而在教师细讲时能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学生可结合学情明确学习重难点,在教师后续讲解时倾注所有注意力,最大限度满足学习需求。以“罗斯福新政”教学为例,历史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预习,该章节共有三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临危受命”,重点讲述罗斯福新政实施背景;第二部分为“实施新政”,主要讲述1933—1935年(第一阶段)新政在工业、农业、财政、公共工程、社会救济等方面的干预措施,1935年后(第二阶段),主要讲述新政对第一部分的成果的巩固以及后续发展;第三部分重点讲述罗斯福新政实质与实施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以“罗斯福新政”为中心词,分别向外扩展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影响(对美国与对世界)、背景(经济危机、胡佛失败、罗斯福竞选成功)、内容(1933—1935年:工业、农业、财政金融、社会福利;1935年后: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障法),运用五角星标示重难点内容,需要着重理解。通过思维导图简化学生预习难度,为后续高效教学做好铺垫。

其次,课中笔记。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整体了解学习内容,也重点标记疑难点问题,无须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记笔记,将所有注意力倾向于教师课堂讲授,强化自主思考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课中针对重难点问题记笔记时可标注历史教师强调的内容,有利于学生高效理解和掌握知识,便于在课后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

最后,课后复习。毫无疑问,课后复习在于深化和延伸课堂知识,无疑是学生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学生再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构造新图,明确重难点,使知识更具有联系性与条理性。最终要明确各个知识点在思维导图层级位置,再将知识点融入其中,由此一来,学生就在头脑中清晰地认识新课内容以及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复习教学应用思维导图

复习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高中历史教师在复习教学中也可运用思维导图,以层层递进形式优化复习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首先,从点至线理清知识关系。纵观高中历史教材,每个章节由不同历史人物、事件、时间等要素组成,正是这些点组成复习网。对于复习教学而言,其关键点在于串联上述知识形成线索条,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只要想起某个知识点就能联想到其他知识,思维导图的作用就在于此。在历史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以线条和图片方式联结教材内容和学生思考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抽象烦琐的历史知识,深化学生理解。思维导图虽然文字少,但却有着清晰的层次关系和显著的主体,尤其高度凝练的关键词能帮助学生摆脱枯燥文字资料,以形象方式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紧抓主体知识,明确知识内在联系,提高复习效率。

其次,从线至面梳理知识脉络。历史和其他学科相比最为显著的特征即时间跨度大,空间分布相对零散,加大学生复习难度。高中历史教师需在教学中引领学生系统化和连贯性掌握知识,实现高效复习。在单元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高效把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和历史现象规律,再将各个单元知识线索相统一形成“知识面”,最后进行归纳整合与查漏补缺。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单元为例,该单元分别由“开放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组成,其中“开放新航路”使世界在紧密相连中逐渐成为整体,也逐渐呈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该章节讲述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相继崛起并加快向海外市场扩张脚步,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章节重点展现手工劳作逐渐被机器生产替代,人类生产和生活因工业文明受到重要影响,在此环境下也基本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章节主要讲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加快生产发展脚步的同时,也使世界面貌得到重大改变,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历史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就可将中心词设置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上述四个小节为一级基本概念,各个小节原因、进程以及影响为二级基本概念。其中“旗帜”图案为该单元脉络,“心形”和“星星”图案为各个小节重难点,由此一来,学生在分析中不仅能梳理知识脉络,更能把握重难点问题,更能做到详略得当,有效缓解理解压力和记忆负担,提高历史复习效率。

三、在探究活动应用思维导图

探究是现代教育重要课型之一,虽然从范围层面属于学科,然而在形式上则偏向于活动。该活动内容并不局限于教材设置的各种探究主题,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兴趣话题、重难点问题、一整节教学内容均可成为探究活动课程主题,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脱离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探究活动课中应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其一,明确主题任务。探究活动课将阅读分析史料、实地参观历史古迹文物、翻阅历史资料、表演小话剧、辩论等多种活动相整合,形成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自主探究学习课型。与此同时,探究活动课中心为一个主题,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对主题实施分解,再基于此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结合自身兴趣选取子主题展开探究,上述教学和学习分别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思维导图在主题规划任务中能清晰呈现主题与子主题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明确自身所选取的探究子主题服务于主题,本质目的在于证明主题重要性。历史教师可引领学生深入了解探究课主旨,使学生明确认识自身所要完成的子主题,由此一来学生就会以连贯的思维和清晰的思路探究问题。以“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单元为例,该章节探究活动课时间从20世纪跨越至21世纪初,中国在此过程中历经的一切十分艰辛,社会生活更是因此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教师可选取娱乐、住房、服饰、器物、通信等作为主题,同时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衣食住行作为子主题,将主题和子主题相结合共同探究经历百年变迁的中国民生,便于学生分析理解。学生在交通、服饰、住宅、饮食四个主题中选取感兴趣的子主题,促使学生明确主题与子主题的逻辑关系,从而在探究活动课中准确把握,提高学习效果。

其二,收集资料,整合线索。教师可根据学生学情划分学习小组,或遵循学生意愿组建小组。小组成员根据选取的子主题明确调查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调查计划和查找资料。例如:采访家庭成员、社区、制作调查问卷,还可收集音像材料、实物、图片等。收集材料后实施归纳整理,在相互比较中得出基本观点,使学习更具有系统性。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子主题百年演变基本情况并就此深入百年中国民生变迁社会原因和产生影响。

其三,发散学生思维。探究活动课强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组内成员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汇总个人学习成果,再积极绘制所在小组子主题思维导图。依旧以“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单元为例,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将百年民生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分别为清末民初、民国后、解放后、改革开放,组内成员按照课前任务分工绘制思维导图,充分展现思维。由子主题向外扩展多个分支,直观清晰地展现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历程,同时深入探究子主题呈现的发展原因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与意义。此时学生头脑掌握的是经线条描绘、色彩渲染、图片装饰、文字填充的思维体系,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思维导图作为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新知,也能达到高效巩固旧知效果。与此同时,学生在思维导图引领下将所学知识内容相结合建立系统化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预期课程目标。高中历史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时需要扎根于教材,归纳整理知识内容,引领学生梳理知识并高效掌握历史发展脉络,切实强化学生历史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雷玉娟.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10):63-64,67.

[2]朱靜.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09(10):232-233.

[3]段永丽.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2):183.

[4]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J].国际教育论坛,2020,2(11):34.

[5]杨少萍.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天下(综合),2019(4):1.

[6]张宗亮.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探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26):26.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高中历史应用策略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23:37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