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萍
摘 要:解释素养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以史料为依据,以理解相关内容为基础,对相关事物进行例行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解释素养,本文基于教学实践,解读了解释素养在初中中国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意义,指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史料信息、引入具体情境、科学设计课堂问题、积极联系当代生活等路径将解释素养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历史解释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1.045
近年来,初中历史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其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养成积极的价值观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尝试将历史解释素养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意识,使其能够运用正确的史观对史实作出客观判断,全面、清晰地论述自己的看法,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初中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目标和意义。
一、解释素养在初中中国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1.深入巩固所学知识
解释一词包含“澄清”“说明”的含义。在渗透解释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所学材料的能力,不仅要对教材中的部分文字进行阅读和消化,还要尝试挖掘文字背后的背景知识和影响,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和理解,实现掌握所学内容的目标,加深其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强化历史表达能力
解释素养要求学生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进行传递,学生不仅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还要将自己心中所想通过口述或书面语言进行分享。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知识的讲解,还要定期组织课堂师生开展口语交际、学生个人演讲、小论文创作等训练活动,引导其使用符合历史学科特色的语言阐述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其历史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3.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很多初中学生都认为历史是一门以理解教材内容为主要目标的学科,因此很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学内容进行细致思考,导致其历史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将解释素养渗透在中国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初中学生转变这一错误观念,将学习目标从“学习过去发生了什么”延伸到“探索我们要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历史”这一层面,从而探索历史事件对过去、现在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理性思维等历史思维能力。
二、解释素养在初中中国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1.深入挖掘史料信息,培养良好探究习惯
历史著作、文艺作品、历史事件的遗迹等都可以作为史料,将解释素养渗透在中国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基础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史料信息,对历史观点作出理性和客观的判断。很多初中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往往会通过部分史料信息做出片面的判断,导致其无法真正接近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其深入挖掘史料信息,從而使其能够对某一人物和事件做出相对客观、全面的判断。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为例,讲解“开通大运河”相关内容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教材中引入的“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并适当为其补充更多的史料。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原因和客观原因,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对特定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探索,做出合理的判断,为解释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2.积极创设具体情境,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教材中内容广泛,教师可以创设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如放映相关视频,有助于学生在任务对话、视频旁白、具体图片或动画的辅助下,了解到教材中难以通过文字叙述的历史知识,从而高效理解教材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此外,引入实际案例、适当引入音乐等途径,都是创设课堂情境的有效方式。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教学为例,在讲解本课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相关的纪录片片段,这样,学生可以借助纪录片,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等重要内容。真正理解土地改革为中国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感受这一历史事件给农民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变化,实现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目标,为使用历史语言阐述相关内容做好铺垫。
3.有效设计课堂活动,锻炼历史表达能力
为更好地将解释素养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科学地设计课堂活动,从而自然地锻炼学生的历史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师生角色互换活动,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扮演“教师”这一角色,还可以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接到“授课”任务后,都可以在组内参与“集体备课”,并推选出发言人进行授课活动,从而提升解释素养。此外,开展课堂短剧表演、限时小论文创作等活动,都是锻炼其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教学为例,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指定一个学习小组自主预习教材中的内容,借助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并讨论本课知识讲解的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小组内各个成员都可以深入探究巴黎和会期间发生的故事,探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一口号中“国贼”所代指的人物,并设计说课稿,在授课过程中自然地将自己收集到的史料与教材内容进行结合,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小组成员解释素养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分享自己探究成果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倾听,并适当以“学生”的身份提出问题,提升其解说语言的严谨性、逻辑性和简洁性。
4.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养成良好思维品质
解释素养要求学生关注现实,建立所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历史是一门与时代紧密关联的学科。因此,在授课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将讲授的知识与生活进行结合,有效利用乡土资源、结合新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教学为例,在讲解“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思考“文言文和现代文”哪一个更好这一问题,得出“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白话文可以起到启蒙思想,形成良好的文化探究氛围的作用。但文言文同样值得继承,当代的学生不仅要学好白话文,也要主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一全面、客观的结论。在这个解释素养渗透的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够得到锻炼。
5.创设学生总结机制,深化历史解释素养
完成知识讲解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其养成主动思考、系统总结的品质,教师可以鼓励其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这样的课堂活动有助于促进其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绘制知识导图,还要引导其在知识导图中融入自己的看法和收获,并展示自己的总结成果。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为例,授课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3—5分钟的时间简单设计本课的知识导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梳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科学理论体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文字闡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价值。最后,教师需要鼓励其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知识导图,阐述自己绘制导图过程中的收获,并根据讨论成果对其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升其历史知识储备、表达能力和质疑思维等品质。
总的来说,在初中中国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将解释素养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得到历史思维的养成和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科知识探究习惯,结合具体情境透彻讲解教材中的知识,并创新课堂活动形式,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培养更多高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树威、王福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2] 李定彪《关于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施》,《科教文汇》2020年第7期。
[3] 田红彩《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及实施路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年第4期。
[4] 郭大维、常晋军《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体现》,《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