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探究

2021-01-08 04:28申婷婷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教学方式

申婷婷

摘 要:古诗词作为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感受,通过学习古诗词,感受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本文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入手,探讨了构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策略,以期为今后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4.025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理念和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不断挖掘学生的巨大潜能。在此背景下,开展小学古诗词教学,需要关注古诗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引导学生了解、体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从中汲取“知识水分”,丰富个人精神世界,规范语言表达体系,提高人文素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明确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在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构建特色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我国有众多诗人、词人,唐宋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最繁荣鼎盛的时期。因此,便有了“唐诗宋词”之称。这些古诗词语言生动,极富意境,富含人生哲理,对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这也是将古诗词纳入教材的意义所在。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使得语文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古诗词具有篇幅短、内容精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学习社会中的人、事、物,将个人情感带入到这些人、事、物中,丰富学生的个人涵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还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上升一个层次,这对于塑造学生的生活观、审美观以及价值观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1.创设古诗词情境,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

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小学生在这一阶段身心刚刚开始发育,对周边的人、事、物都具有好奇心理,这也说明感官教学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内心。在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构建上,注重学生的感官会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课堂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上,创设古诗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氛围上获得感官体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感悟。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的教学中,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画,然后提出问题:“大家来看看这个动画上有什么?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动画上展现的是在深秋里,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有位诗人坐在马车上,马车正慢慢朝着我们的方向前进。学生看到此情境,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会追问教师“马车上的人是谁呢?”“怎么马车上有个人穿着古代的衣服?”这让学生对于本课的作者也产生了兴趣,教师则可趁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马车上坐的人物——杜牧,学习他的一首作品——《山行》”。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大部分都运用在新课导入上,因为古诗词描绘的是古代的意境,具有晦涩难懂的特点,没有现代语言那么容易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以及古诗词的特点,在新课导入的时候尽量创设情境,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索古诗词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实现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联想

由于古诗词较为晦涩难懂,小学生又具有“三分钟热度”的特点,碰到一点学习中的困难就很难坚持学下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加以创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联想,多层次地激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从而提升古诗词课堂的教学效果。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闭目聆听、设置问题等。教师需要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合理地运用到每堂古诗词教学课中。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后,首先让学生们自由朗读古诗,学生边读边记,明确自己读懂了什么,并且标出读不懂的地方。之后教师指名朗读,对学生進行朗读指导,纠正不正确的读音,注意平舌音“苏”的音准,评价后,教师再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读完后全班再根据配乐代入情感齐读。之后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再通过诗配画的形式出示课件,使得故事中的画面重现,让学生多读、多悟,加深学生对于字、词、句等的记忆,让其静静感知整首诗,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从而了解写作背景,在讲解到写作背景的时候,可以进行同类诗对比阅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写作背景,《元日》这首诗和之前所学的《江雪》的创作背景有异曲同工之处,两位作者都面临着政治改革的历史风潮,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融入朗读指导、配乐朗诵、诗配画、同类诗对比了解写作背景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联想,提升了古诗词课堂的魅力。

3.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推行,教师务必在课堂上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传统教学通常都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堂下“听”的教学方式为主,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压力过大,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在古诗词教学中代入情感,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古诗词具有语言美、意境美的特点,每一位作者写的古诗词里都会蕴含浓厚的思想感情,这在现代文中是不能全部体现的,但古诗词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晦涩难懂,这便需要教师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在旁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将古诗词的精髓细细品味,从而培养学生对于陌生知识的学习耐心,保持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其文学素养。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的教学中,首先教师与学生进行谈话,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们说:“以前同学们都学过不少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之后再把《示儿》《题临安邸》这两首诗展示出来。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古诗词的能力,所以教师这次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阅读一下古诗,让学生自己体会古诗中所讲述的故事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读完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于学习古诗方法的记忆,之后再让学生自读古诗,体会其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教师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各自在小组中讨论在古诗中读到了什么?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读了后有什么感受等。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几乎全程都让学生主动思考,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具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艰巨任务,这也是教育领域的一大趋势。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也是学生的基础课程,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不忘初心的同时,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在古诗词教育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古诗词中人、事、物的美感,充分体会古诗词中诗人对人、事、物所表达的浓浓思想情感,从而提升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因此,构建特色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夯实基础,又可以为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夯实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兵《情景交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构建分》,《新课程(教研版)》2020年第1期。

[2] 李响《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研》,《语文课内外》2020年第3期。

[3] 纪荣集《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部编本”古诗词为例》,《语文课内外》202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教学方式
踏青古诗词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