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2021-01-08 04:28葛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4期
关键词:细节教学方法作文

葛静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学科在不同学段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改变。小学语文是帮助学生认知传统文化,培养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语文作文教学环节,要有目的、有技巧地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教学策略的创新进行细致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策略创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4.01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内都具有代表性。首先作文教学和作文能力的综合性最强,不仅需要学生教师之间的配合协同,更需要将掌握的所有知识体系进行有机串联。这种串联和运用需要积累铺垫和相应的技巧强化,这也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难点,工作痛点。想要在这一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需要教师将其当作一门重要课题深入研究。

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1.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缺少感情

首先,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几种。第一,由于年纪原因很多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不足以让学生对生活,对世界形成自己特有的认知,这种情况甚至在很多高年级学生的身上仍然没有改变。另外,缺少课外知识储备,也是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只是单纯的词汇堆积,对很多细节或特点描写不足,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甚至经常出现偏题跑题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语文作文教学时长不足,细节不足而导致的,甚至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语文学科的学习难点就在写作,只要遇到作文就会产生困扰,甚至還会出现厌学情绪。

2.套路式作文大行其道,过度公式化

其次,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环节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作文写法,选择以套路式作文为教学基础,配合相应的技巧让学生的作文快速成型。这种教学方法就如同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有一副骨架而没有血肉。作文并不是单纯的书写,而是听说读写思考等多个环节相融合的集中体现。这种体现反映出的实际内容包括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系统思考的应变能力,其次才是最终行文、成文的写作能力。公式化的教学,只会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雷同文,在描写细节上所使用的形容词都大同小异,缺乏对人或事件本身独特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还会产生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作文内容,比如很多学生写自己小时候生病,父母冒雨将自己送去医院。这都是学生在平日里进行阅读时看到的故事内容,在自己作文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盲目照搬。

3.缺少细节训练,缺乏针对性提高

另外,由于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的限制,教师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技巧。缺乏细节练习而一味地强调龙头凤尾的结构,强调文章三段式结构,强调阅卷教师的评分标准这种取巧性的教学,对于学生实际作文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很多学生在掌握这种文章结构的时候,由于缺少系统化的思维,只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种推着写的形式会导致文章结构不稳,出现臃肿的中段内容,或者在结尾强行凑字数的情况。同时在缺乏足够素材积累,缺乏对人物、景色、事件等针对性细节描写的练习,学生很难将整篇文章融会贯通,很难做到有效串联。而这也是,语文教师需要花时间进行教学的关键节点。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策略

1.重视生活细节,重视素材积累

首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虽然名为创新,但是仍然要重视基础。作文教学的基础在于学生对日常生活素材的积累,如何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洞察能力,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归纳总结。这样才能够将相关素材进行分类,包括身边的人物特征,生活中的事件和建筑以及自然风光等等。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教学卡片,卡片上有简单的命题,比如我的同桌,一只小猫,一盆花,一栋楼,一辆车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抽取卡片,并按照卡片上所写的内容进行细致观察或体验。在观察和体验后通过口述的方式进行描绘,将相应的命题训练和生活观察进行结合。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充分了解生活当中的各类细节,并积累足够多的作文素材,在写作时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信手拈来。

2.组织阅读活动,提炼文化精髓

其次,作文教学的另一个主要素材来源是学生日常进行的延展阅读活动,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视野,更能够借鉴大量成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结构。可以说,帮助小学生选择阅读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活动提炼文化精髓的主要手段。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应当重视策略创新,将阅读进行细分。第一,如何进行阅读是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重点,进行通篇阅读还是进行朗读,要根据文本内容进行选择。不同的阅读模式对于不同的文章匹配度有明显差别,在面对诗歌时要情绪充沛,在阅读故事时要注重阅读的连续性,避免思路中断。在阅读科普性文章时可以制作手抄报或读书卡,教师可以通过办公软件制作出不同文章需要对应的阅读方法,阅读重点,让小学生能够带着问题阅读,带着目的阅读,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另外,以作文教学为目的的阅读,还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提炼文化精髓,在阅读中有针对性地找到自己可以借用的文化要素和知识要点。教师同样可以制作相应的教学内容卡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读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比如角色和性格、事件之间的关联,植物和颜色、味道之间的关联等等。

3.强化细节练习,培养系统思维

同时,强化细节练习,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系统思维,也是语文教师应该着重研究的课题。强化细节在分段式练习和针对式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如何找到自身作文的切入点,如何进行展开,如何进行总结,都可以形成模块化的练习内容。

语文教师可以在中高学年段组织学生进行此类练习,举例说明:根据不同主题,不同内容,如何进行遣词造句,如何进行造句成段,如何由段落组成篇章。每一个部分作用是什么,占比如何。这些骨架性的练习,对于无法掌握作文结构或文章节奏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具备了作文的系统化思维才能在面对命题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且快速找到文章切入点,确认作文主要内容,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虽然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不应该是单纯应对考试,但时间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同样具有帮助。

4.养成写作习惯,提高综合素养

最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通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这一角度來讲,教师需要对作文教学进行系统化思考,在不同学年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减少对写作的抗拒心理。

举例来说,小学1—2年级,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多进行观察和描述练习,尤其是对于一些喜欢表达,能说能讲的学生,这种训练既符合其兴趣爱好,又能满足其表达欲望。而在3—4年级教师则可以更加重视学生对素材的阅读积累和词句的运用,比如学生对某些形容词、排比句、古诗词或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师都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运用给予充分鼓励。而在5—6年级,教师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系统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完成全篇命题作文,在时间和字数上予以限制。整个教育和训练体系的核心,是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总结、运用习惯,最终呈现出的文章则是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体现。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首先是教师对作文教学工作的一种全新认知和理解,作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学生能够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构建教学体系的环节,需要注重技巧性和递进性,在不同学年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作文基础,并注重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程宝忠《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国新通信》2019年第17期。

[2] 徐慧《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年第2期。

[3] 杨治宁《关于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思考》,《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年第10期。

[4] 任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方法探究》,《格言(校园版)》2021年第27期。

猜你喜欢
细节教学方法作文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