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与血脂水平和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021-01-08 11:54罗前颖覃燕李丽娟麻新灵陆美娇吴贤建覃花杏陈慧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汁肝功能

罗前颖,覃燕,李丽娟,麻新灵,陆美娇,吴贤建,覃花杏,陈慧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病症,流行病学资料提示,胆结石病在欧美成人发病率为15%~20%,我国发病率为5%~12%[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脂代谢异常人群比例不断上升,胆结石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4]。虽然该疾病直接致死率较低,但发病率较高,随着胆结石的发生和病情进展,肝脏也随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已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由于胆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而其确切病因至今仍不明了,给临床预防和治疗带来较大的困扰。因而,研究者们尝试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血脂含量的变化,探讨胆结石与血脂指标水平的联系,但因地理环境以及病例的选择的差异等因素影响,胆结石的研究至今仍有一定争议[3,5]。本文拟通过对该区域的胆结石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及其肝功能指标的含量差异,探讨这些指标在胆结石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以及在胆结石预防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70 岁;②符合诊断标准者,即患者均接受彩色B超、CT或MRCP诊断为胆结石,并再经手术证实;③均为百色地区居住人群;④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胆囊息肉、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②无法完成此次研究方案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胆结石患者87例,其中,男57例,女30例,年龄23~68岁,平均(46.49±7.98)岁。同时,按1∶1分层匹配原则选取同期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四肢骨折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1例,女26例,年龄20~70岁,平均(45.25±6.36)岁。所有对照者经彩色B超和/或CT及生化检查诊断无肝胆、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疾病。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居住环境、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身高、体重、血脂水平和肝功能指标,进行组间比较血脂水平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特点,并进一步分析胆结石组血脂水平的差异。对胆石症组患者,根据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轻(T<37.3℃,长海痛尺评分0~3分)、中(T:37.3~38.1℃,持续性腹痛,长海痛尺评分4~6分)、重(T>38.1℃,剧烈腹痛并伴有黄疸,长海痛尺评分7~10分)三个等级,结合肝功能和血脂水平探讨其与胆石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血脂及肝功能监测:两组受测者一周内未使用过对血脂代谢和肝脏有影响作用的药物。检测前禁食12 h以上,次日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检测血清中血脂水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球蛋白(G)、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

2 结果

2.1 肝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 两组间肝功能指标中的AST、IB、TP、G、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胆结石组中ALT、ALP、GGT、TB、DB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胆结石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2.2 胆结石组和对照组血脂4项指标的比较 胆结石组患者的血清TC、TG的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结石组和对照组的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胆结石组与对照组血脂4项指标的比较 单位:mmol/L

2.3 血脂和肝功能与胆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Spearman 法进行分析,随着胆结石的程度加重,患者TC、ALT、ALP、GGT、TB、DB的水平均不断上升,分别与之呈正相关。见表3。

表3 血脂和肝功能与胆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胆结石的形成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着密切联系[6-8],常见的胆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结石。脂代谢异常对肝脏合成胆汁的能力造成影响,使得胆碱、磷脂含量减少,导致胆盐、总胆固醇以及磷脂在胆汁中的比例失衡,利于胆结石的形成[9]。血浆中 TC含量升高时,可通过肝细胞以及相关受体代谢后进入胆汁,导致胆汁中脂类水平的升高,形成胆汁酸浓度下降,胆固醇过度饱和的状态,而以固体形式析出,导致胆结石的形成。血脂代谢异常引发胆结石形成原因机制很复杂,目前国内外学界对于胆结石的成因,以及胆结石发生风险因素的研究仍无定论,存在较大争议,尚缺乏预防胆结石的有效策略。因此,研究并分析胆结石和患者机体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胆结石病患者的血脂代谢指标TC、TG水平明显高于无胆结石病对照组人群,与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相符合[1,10-12],表明胆结石的患者有脂类代谢的异常现象存在,血脂代谢异常是造成胆汁理化状态变化向成石过渡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胆道中的胆汁TC水平越高,胆汁酸合成减少, TC饱和指数越高,胆结石发生的危险性就越高[13]。因此,提示当 TC、TG 水平产生显著变化时,可考虑患者是否患有胆结石。本研究发现,胆结石发生与血清高TC呈正相关性,随胆结石程度加重,患者TC水平不断上升,与相关报道一致[10,13]。其原因,可能是随患病时间延长,结石程度加重,其胆固醇晶体周围存在明显黏液糖蛋白和胆红素,以及钙盐等物质的弥散,降低了总胆汁酸活性和含量,促使胆汁发生瘀滞,干扰了血脂的正常代谢,加重症状。本次调查病例组患者发现胆结石患者喜食高脂、高糖、高蛋白类食物,少食水果、蔬菜等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同时少食鱼类、海产品、豆腐等优质蛋白性食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为辅的饮食习惯导致胆固醇类的摄入量过多。通过合理饮食、每周坚持有氧运动等措施控制血脂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本研究中还发现,胆结石组与对照组的HDL- C和 LDL-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很多文献报道[10-12]血清LDL-C和HDL-C水平异常与胆结石发生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与相关报道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地理环境和病例选择差异,或者病例数少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中还发现,胆结石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肝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胆结石组肝功能指标ALT、ALP、GGT及TB、DB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多项研究报道的研究结果相符合[1,14]。

在相关性研究中发现血清GGT增高尤为显著,血清GGT主要主要来源于肝脏,由肝细胞线粒体产生并经胆道排泄,是肝功能检测的常用指标[15]。胆结石患者胆道发生梗阻时,胆汁排出途径受阻,造成胆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胆管的内压升高;同时,胆汁排出受阻,刺激血清GGT等酶类及TB、DB的合成增多,进入到血液中,导致肝功能各项指标都有明显升高[1,14],提示肝细胞功能受到一定程度损害。因血清酶类ALT和AST是判断肝细胞是否损害及损害程度的指标,ALP是反映胆汁淤积的指标[1],GGT联合ALP可帮助判断是否有胆道梗阻或炎症,随着病情的进展,结石增大,胆汁排泄受阻加重,引起胆道梗阻,刺激血清GGT水平的增加,当梗阻解除或炎症控制后血清酶类和胆红素指标可在短时间内下降至正常范围[16]。因此,对胆结石发生胆道梗阻时应给予高度重视,注意对肝功能的监测,做好肝功能的保护。

综上所述,通过对胆结石患者血脂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的研究,本地区胆结石的发生同样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随着胆结石病情的发展,可导致肝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血清中 ALT、 ALP、 GGT及 TB、 DB的水平升高,其中肝功能指标GGT含量的增高尤为显著 。因此,当患者出血清学指标异常,提示有发生胆结石及肝细胞功能损害危险,临床上应给予重视,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措施,应增强健康宣传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 适量运动, 从而降低胆结石的发病率。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汁肝功能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