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宇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高血压是一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中国高血压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9%,也就是说大约3 个成年人中就有1 个高血压患者,且患病率还整体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该病也被称作“生活方式病”,许多日常行为都是引起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水平的高低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血压愈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也愈高[1],即使在我国相关指南目前标准中的正常血压范围内,这种相关性仍旧存在,因此血压即使在正常范围内,也应当注重血压水平的控制,而高血压前期这一概念的提出,则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高血压前期最早由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JNC)在2003 年发表的第七次指南(JNC7)中提出的。该指南将正常血压定义为临床高血压的过渡阶段。高血压前期人群是高血压人群的“后备军”,因此对高血压前期群人的防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历史已久,对高血压前期的防治工作也正在开展,本文就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前期的研究进展展开如下综述。
在祖国医学中,本无高血压疾病的概念,通常根据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表现来辨证治疗该疾病,从症状表现的角度,高血压当属于“风眩”“头痛”“眩晕”等症的范畴内,随着疾病发展,出现相关并发症后,又可以并发症角度将其归属与“心悸”“水肿”“中风”等症的范畴内[3]。“眩晕”的记载相对较为多见,由于清窍失养,临床以眼花头晕为主要症状的这一类病症就被称为“眩晕”,眩为眼花,晕为头晕,二者并见为眩晕,“眩晕”这一证候名最早在《内经》中被提及,称为“眩冒”,其认为眩晕以肝为主,同时与血虚、髓海不足和邪中等因素有密切关联。《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此书还有一言为“厥阴之胜,耳鸣,头眩”。《灵柩·海论》中提及髓海不足一因,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丹溪心法·头眩》提出了痰导致眩晕一说,原文为“无痰则不作眩”[4]。《景岳全书眩运》中云“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强调了气虚在眩晕中的重要机制。
目前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诊断相关研究鲜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血压前期是处于健康到疾病的中间过渡状态,疾病处于萌芽状态,也没有非常显著的可察症状,因此中医通常凭证进行诊断,但实际上,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已经出现了微观上的变化,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顺应性下降,冠脉血流储备受损,微量清蛋白尿等一系列亚临床病变,因此上述于中医的“隐证”,可归属于治未病范畴,即虽然机体存在了一定程度的病理性改变,但以中医四诊的标准来诊断时却出现“无证可辨”这一状态[5-7]。隐症的辨证依据需要从腹诊、甲诊、掌纹诊等为管内医学依据中寻找,同时与现代检查进行客观结合,而高血压前期的诊断比较方便,与其他“未病”较难诊断的特点相比,高血压前期只需要测量血压就能进行诊断。
采取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能够对处在疾病萌芽状态的高血压前期进行预防,治未病主要有未病先防以及既病防变等两个方面的内容,治未病在广泛意义上是采取一定措施,对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进行防控和治疗。中医学对治未病向来重视,《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有云:“上工救其萌芽”[8]。强调在疾病萌生状态下就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该书强调了对未病进行预防的重要性,若任其发展成病,为时晚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善者治皮毛……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强调了从细微末节防治疾病,待疾病发展至脏腑时,治疗难矣[9]。上述文献均传达了未病先防的理念,于健康人群而言,重视治未病,能够预防疾病发展,对已经发病的患者而言,可减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文献报道数量明显增加,均认为对高血压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比单纯西医疗法更有优势。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血压的中医诊断标准,可将高血压分为:阴虚阳亢型、痰浊壅盛型、肝火亢盛型以及阴阳两虚型。张小娟等[10]在其研究中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类发现,阴阳两虚型占最大,而痰浊壅盛型占比最小,其还指出不同证型分类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水平与眼底血管病变均有关系,其发现肝火亢盛型的患者胰岛素水平是四类证型中最高的,阴阳两虚型发生眼底2 级病变的比例最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以痰浊壅盛型最高,其次为阴虚阳亢者。
中医节饮食理念在高血压前期的干预方面有重要意义,节饮食主要是不要偏嗜五味、热寒等类型的食物,《灵柩·师传》云:“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不致邪僻”,强调了饮食不可寒凉、燥热过余,当以寒温适中,免致阴阳失调导致疾病发生[11]。中医“食药同源”这一理论由来已久,目前相当一部分中药既是药材,也是食材,因此在高血压前提,可采取食补方式预防,刘玫[12]在研究中指出,绿豆、苦瓜、海蜇、芦笋、山楂、荠菜、芹菜等食物有降压作用,同时苦丁桑叶茶、桑菊薄荷饮也可奏效。劳逸结合是保证人体健康必要条件,劳逸失度,致脏腑精气失衡,易发疾病。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而言,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防治高血压,运动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为原则。戒烟酒,烟和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戒烟酒的益处非常肯定,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均适用,可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
近年来,以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思想在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在高血压前期进行中医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发病发生率,黄家桓等[13]在其研究中运用治未病的理念,将清肝活血方用于肝火亢盛型的高血压,主要药物有菊花、鬼针草、山栀子、制何首乌、山药、山萸肉、石决明、丹皮和赤白芍。以鬼针草、制何首乌为君,何首乌味苦性温,有益精血补肝气之用,鬼针草味苦性平,有活血通络之效,陪以菊花、山萸肉、石决明起凉肝除热之效,诸药共奏疏肝气、解郁热、调气血之效,对于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在其研究中通过清肝活血方治疗,患者血压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提升显著。
针对患者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便秘溲赤等症状,可采取针灸联合口服中药的疗法,兰胜才等[14]在研究中采取口服、针刺及心理干预三联疗法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发现,三联疗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使患者血压迅速控制在达标水平,还能减少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除了未病先防理论,治未病思想也十分重视既病防变理论,高血压患者易合并微血管病变及心肝肾等脏器损害,利用治未病思想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防治十分重要,周训杰等[15]在其研究中采取活血潜阳祛痰方防治肥胖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药物以丹参、川穹、石决明、钩藤、山楂为主,同时对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位进行针灸,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治疗,患者血压控制到79.47~134.57 mmHg,同时有效改善了患者肾功能以及血脂指标,其在治未病的理念指导下,着眼于高血压肾脏的保护,以传统中医学理念施治,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高血压前期患者基数日益增多,虽然高血压前期还并未得到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但血压升高引起一系列微观病变也增加了患者的患病风险,使得其生活质量降低,同时也对其全身动脉血管形成潜在且持久的危害,因此不断加强对高血压前期的防治措施的研究,对减少高血压发病率,减小社会医疗资源的压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报道的复习发现,当高血压前期出现相关证候时,即可采取中医辨证论证早期干预,而治未病之一理论在高血压中医防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医对整体概念十分重视,在高血压治疗中,中医不是一味进行降压,而是通过对气血、阴阳、脏腑的调和和平衡,对多个靶点发挥作用,进而达到平稳、缓和地降压,同时还能对高血压并发症进行早期预防。但目前中医关于中药防治高血压前期的疗效尚缺乏临床研究,相关报道不多,对中药剂型的开发缺乏新的突破,这些问题都尚待进一步研究。中医药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群众基础良好,因此临床工作者及中医学者应当加强进一步应用和研究,使其在高血压前期的防治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