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2021-01-08 19:23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横坂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绳结小明尝试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横坂小学 张 勇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是把动手探究环节放在活动实施阶段,在主题生成阶段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出问题。笔者在教学《趣味绳结》主题生成课时,依据本主题活动的特点,大胆打破这一常规,把实践探究置前,让学生在动手探究中引发兴趣,把主题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观察、对比、操作、验证)在主题生成阶段先让学生体验与感受,为整个主题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方法保障,大大地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一、探究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创设有吸引力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想要活动的欲望。本次活动以小故事:“今天是小明的生日,爸爸给小明准备了一份礼物,但是要得到这份礼物,小明必须完成爸爸交给他的一项任务。你们想知道爸爸交给小明的是什么任务吗?你们愿意帮小明完成这项任务吗?”的情境导入。学生在爸爸送礼物,而要求小明完成一项任务(把两瓶啤酒绑在一起)的刺激下,好胜心得到激发,他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挑战的欲望,仿佛他自己就是小明,个个都跃跃欲试。这样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学生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接下去的探索活动,为探索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尝试活动——体验活动的成败,提高学生探究的热情

尝试是探究的基础。笔者让学生先自行摸索,尝试打绳结。学生在尝试各种捆绑方法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发散,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设计让学生两人一小组合作来完成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发现学生突破了思维定式的束缚,运用了发散性思维。学生的绑法五花八门,这些多样的绑法是后面组织观察、对比的有效资源。对学生来说,他们能在尝试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能在尝试中收获丰盛的果实。当看到学生努力地尝试着寻找把两瓶矿泉水绑在一起的各种方法,表现出思索的神情时;当他们的尝试失败,表现出懊恼时;当他们看到别人小组能绑好,表现出的羡慕时;当他们不肯服输,再次实践表现出的兴奋时……,这一切的一切,都使笔者深深地感觉到这个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成功。

三、对比观察——比较方法的优劣,提高学生思维的辨析力

比较是一个鉴别的过程,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笔者把学生的各种绑法作为资源,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别人各种的绑法,在观察中发现自身绑法的不足,并对不同的绑法提出自己的设想。如当学生对比观察到只绑瓶身和只绑瓶口的两种绑法时,学生能发现他们的不同点,并且能发现这两种绑法都不够牢固。这时候,笔者适当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达成共识,既要绑瓶身又要绑瓶口;而面对既绑瓶身又绑瓶口的不同绑法时,学生认真观察,连细微之处(一个有绕8字,一个没有)都发现了,可见学生的观察之细致,学生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就在无形中得以培养。正如斯迈尔斯所说的:“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成功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正是有了正确与错误的对比,有了优与劣的对比,学生发现怎样绑会更好,这引发了他们的思考。经历了这一对比观察的探究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在这一环节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对比中选择最优方案,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经历尝试、交流、观察、对比的探究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辨析力。

四、再次实践——感悟活动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让学生再次去实践中亲身体验,动手尝试、对比、观察后,发现了各种绑法的优劣,同时结合观察的结果,对自己的方法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如果没有给学生再次实验的机会,学生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再次实践也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为了能让学生的想法与发现通过动手得以实现,完成理论到实践的验证过程,笔者设计了再次实践的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真正的提升,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不仅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这样学生就能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整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提升,达到了知行统一的高度。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灵魂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本环节的设计上,笔者依据宋叔和所说的:“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这样的递进关系,给学生创设了“尽量少地使用绳子绑牢两个啤酒瓶”这一挑战活动,它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

五、联系生活——生成活动的主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习的欲望被开启,这时,笔者适时把握时机,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在哪见过绳结,并说出它在生活中的用处。因为没有事先布置观察,学生的发现可能不够全面,此时笔者把课前收集的各种绳结,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到绳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了学生想探究绳结的欲望,从而提出各自最感兴趣的问题,生成本次活动的主题,确定各小组的研究小课题。这样的主题生成,来自学生的兴趣与生活,显得那么地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这种主题活动的确定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我是在解决我的问题,而不是教师的问题,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激励学生勇于创新,最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最后以一句有关观察的名言作为本课的结尾,告诫每一位学生都要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从而更让每一位学生知道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这样首尾呼应,突出主题,让学生牢记不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纵观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笔者大胆地对主题生成阶段的教学环节进行创新。实践验证后证明,笔者的这种大胆创新效果是良好的,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学生都能运用对比、观察、再实践这一探究方法进行活动,并且取得很好的活动成效。笔者会不断探索与实践,探寻更多、更好地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的方法。

猜你喜欢
绳结小明尝试
绳结艺术的现代传承研究
小明照相
活动名称:印加奇普绳结(INCAQUIPU)数字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关于绳结打法对其自动松脱和绳子强度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