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1-08 19:03
图书馆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服务

高 峰

(朝阳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辽宁 朝阳122000)

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法》(以下称《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实施[1],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近几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不断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社会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断得到拓展和延伸,社会公众基本文化权益日益得到尊重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而得到满足。有专家预言,“十四五”期间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将迎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现结合新时代特点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实践,就公共图书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1 公共图书馆服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落实《公共图书馆法》精神

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要想在“十四五”期间取得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贯彻依法治馆的方略,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好《公共图书馆法》有关精神。

《公共图书馆法》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法律、经费、人力等多个方面为图书馆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公共图书馆法》指明了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文化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解决文化领域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图书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尤其需要扶持、帮助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法》也规定了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总分馆体系、出版呈缴制度、公益性免费服务、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保障,极大增强图书馆界工作者的职业自豪感和职业服务意识。《公共图书馆法》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供了法律途径,为图书馆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了根本的保障,有助于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有序、规范、健康的发展。

《公共图书馆法》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我国图书馆处于高速发展的事业上升时期,经费是否充足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1979年以来,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6.6%,而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6%,从增长速度的对比来看,对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支持和经费投入还是很高[2]。《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规定“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的预算,并且要及时、足额拨付”,进一步明确政府应有的责任和必要的经费支持,也表明了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实行公益性免费服务的坚决态度[3]。

2 公共图书馆服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公共图书馆是促进全民阅读、满足全民阅读需求的实施者,承担着为全民文化服务、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职责,承担着实施和创新文化服务模式的责任。

《公共图书馆法》将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更加具体化,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要坚持平等、开放、共享的原则,更好地突显公众基本的阅读权益和利用图书馆权益的保障。例如,图书馆要提供参考咨询、场馆场地设施开放、阅读推广、读者培训、公益讲座等文化服务项目,并为社会公众提供线上线下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等数字化服务网络。完善落后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保障各类人群的阅读权益,建立儿童图书馆或创建儿童阅览区域,为阅读障碍人群提供无障碍的文献资源及设施服务。提升基层百姓和社会弱势群体的阅读与文化素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考核。在实践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图书馆服务工作,以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其服务质量的标准,从供给侧发力,紧密围绕读者需求,立足于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规律,构建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更加丰富、更接地气的高质量服务。

3 公共图书馆服务高质量发展策略

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是评价和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因此图书馆要提高服务质量,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策略和模式,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能力。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文献信息资源、技术平台、馆员、制度政策、社会力量等方面的支持,做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大众文化服务项目,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公众多种多样的文化需求。

3.1 资源建设与共享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提供优质服务,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条件和决定性因素,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包括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共享,以及资源使用的保障。《公共图书馆法》对于资源的建设有着明确的相关规定,对于文献信息采集、免费开放、出版物缴送制度,馆际交流、经费保障制度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4]。图书馆不仅要建设纸质文献资源,还应该推动数字化资源建设,搭建线上线下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古籍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加大馆藏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程度。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好图书馆之间的协同服务,增强馆际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需要做好公共图书馆整体内部之间的联合发展,还要加强与同属图书馆系统的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等其他类型图书馆之间的资源交流与服务合作。鼓励高校图书馆等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向公众开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依法向图书馆捐赠,共同参与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加速图书馆服务社会化。

人力资源建设方面,注重馆员的能力培养,图书馆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专业技术馆员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只有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才能为用户提供准确的阅读咨询和信息服务,才能了解图书馆的整体运行服务模式、馆藏资源体系建设,为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和建设奠定基础。

3.2 服务转变,提升服务效能

新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要从单纯图书借阅向引导读者终身学习方向发展,注重读者阅读素养、信息素养、技术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等多元素养的培育。具体来说,图书馆可以从服务空间、服务手段上进行转变。

首先,可以拓宽图书馆活动空间,进行空间改造,从以阅览室为主体向学习共享空间发展,注重信息交流与知识分享,注重图书馆之间的协同发展和联合服务。《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免费开展文献信息服务、图书借阅、公益讲座培训、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利用公共空间设施开放等相关活动,改善图书馆服务条件、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听取读者意见,接受社会监督[5]。积极建立城市书房、地铁图书馆、商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公交站移动图书馆亭等小微而实用的图书馆,增加图书的流通率,让图书馆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老人、儿童、特殊人群提供贴心服务,体现服务平等,公共图书馆需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并结合少年儿童的特征和实际情况配备专业的馆员进行引导服务,将儿童阅读服务与学校相关课外活动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源支持;适应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特征,为其创设更便利的文化服务条件。例如,定期举办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专题培训讲座;下基层为群众开展科普知识宣传;进入企业开展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开展爱心帮扶公益活动;举办各种类型主题阅读、阅读讲座、读书交流会、书籍推荐、文化作品展览等文化相关活动,培养阅读兴趣,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推广,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使图书馆服务内容融阅读、交流、视听等于一体,与时代接轨,满足当前社会公众基本的文化需求。这些服务方式都是在改变和拓展图书馆服务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的,利用好图书馆现有的空间,拓展多种潜在可能的服务空间,为各种类型的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和知识共享。

其次,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平台,利用先进的技术开展网上图书馆服务,建设和开发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的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图书馆网站、手机App等,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注重线上数字化资源的推广,将线上线下共享平台深度融合,广泛开展数字服务、流动服务、自助服务,满足现代公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断增加,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接触率屡创新高,手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6]。国民在众多的媒介中,更加青睐手机这种碎片化的快捷阅读方式,手机阅读和有声App为我国数字化阅读推广提供了方向。纸本资源的深度系统化阅读与数字资源浅度碎片化阅读并存发展,已成为国民阅读的主要趋势[7]。在图书阅读推广的内容上,可借助电子资源、微信公众号、电子图书馆推送有内涵的系列文化书籍,取代无用的碎片信息,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更可以适应现代公众的阅读习惯。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流通资源要做好共享,同时对于价值连城的善本资源也要做好有效利用,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在网上提供观看视频,各种优秀的善本资源可以在保障其不被破坏的前期下,定期展示给社会公众,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以广泛传承。

3.3 注重偏远地区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建立从国家到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加强数字化服务、流动化服务、自助化服务设施的建设,通过这些辅助设施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覆盖面。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但是仍然存在不同地区图书馆建设发展不均衡,普遍存在基层公共图书馆利用率不高、服务效能不佳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建设水平和基层服务效能,可以通过图书馆学会的协调,以省市级图书馆为中心力量,从人力、物力多个方面帮助建立乡村图书馆,促进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以省市级图书馆为中心,开展所属基层图书馆整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体系化建设,这里的资源共享包括文献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共享,积极开展馆员的培训、交流、图书下乡等活动,扶持基层图书馆结合当地发展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读者活动,从点滴做起,改善和提高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条件,发挥基层图书馆的作用。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欲实现高质量发展,其关键在基层,其核心在基层。

3.4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政府有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职责,鼓励并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图书馆建设。强化政府的责任,引导公共图书馆加强社会化合作,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例如,公众既可以捐赠资金,也可捐赠建筑,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相关规定,凸显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各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在遵守相关法规制度的前提下,加速与社会各界的协同与融合,这是加速公共图书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3.5 建立宣传和大众反馈渠道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数字媒介和移动平台进行服务评价反馈,评价系统应该包括馆藏资源的可用性、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图书馆员的服务质量、阅读推广的成效与力度等。图书馆应定期开展读者阅读服务问卷调查,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开放、共享、规范性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互联网+”环境中,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大数据、云服务、自媒体等技术手段,对读者的借阅信息、阅读需求、阅读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将结果应用于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购和读者服务决策,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

4 结语

面向“十四五”,我国公共图书馆将迎来全新的服务变革,将迎来一个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构建除了涉及信息资源建设、服务技术、馆藏设施、馆员素养培养和服务评价反馈以及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等内容,还应该考虑公共图书馆的行业联合发展,开展跨界融合。图书馆要适应时代变化,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打造智慧型图书馆,号召全民参与,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服务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