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拘囿与突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

2021-01-08 08:43王前军李昊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理工类价值观核心

■王前军,李昊芮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形成拘囿:理工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

(一)主体认知不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冲突

教育部组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对集体主义定义为“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1]。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对集体主义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及“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的原则下,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三个方面[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3],集体主义的集体就是真实的集体,是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表现为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利益集团”[4]。个人主义是主体自我价值、权利意识的苏醒,也是以“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提升,势必会加剧个体与群体认知差距的增大。数据表明,当前理工类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淡薄,部分大学生仅把自己所在的小范围社交圈看作“集体”,不能够站在“真正的共同体”立场上,对集体主义认知不够全面彻底,缺乏大局观。具体表现在对于自己学业要求以外的集体活动参与度低,对待班级和学校组织的自发性学术或者娱乐活动积极性不高,只参加自己认为对自身利益有帮助的活动。部分理工科大学生甚至不愿意参加思政课程,仅以通过学业考试为目标。面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定地做出集体利益为上的价值选择,而是在两者中摇摆不定,最终采取一个中立的、冷漠的态度等[5]。由此可以反映出理工类大学生主体意识在价值观取向中不断上升,利己心理增加,价值判断的标准更多地考虑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动力和吸收能力都不足。

(二)社会环境碰撞:多元文化和主流意识并存

伴随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全球化交融的今天,传统的价值观念、主流意识形态与外来文化形式、非正统价值理念之间发生冲击并存甚至交融的复杂局面,展现出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趋势,这一形势造成在意识形态领域思维的自发性,从而阻碍理工类大学生自觉思维的形成。思维的自发性是指个体没有充分掌握客观规律时而自主产生的盲目性思维习惯;思维的自觉性是指受到一定的学习训练并且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有意识活动,是内在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自我创新的意识解放。在价值观教育中,自觉思维就是主体在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后,不断反思、深化其原有认知的更高层次的阶段。但当前多元复杂的价值形态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理工类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常常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团结合作的集体观念,而另一些思想则传播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传统文化中颂扬“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告诫,但现实社会中享乐至上、奢侈浪费成风的不良现象司空见惯。在各种思潮的围击下,学生的自发思维出现了迷茫、困惑甚至和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趋势,从而对社会主义心价值观自觉思维的形成造成了巨大挑战。

(三)空间置换困难:价值认知向行为践行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是实践,把行动作为最终“完成体”形式。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亦即认知—认同—践行的基本逻辑运动图式[6]。三部分分别担任出发点、联结点和落脚点的任务,个体在认知、认同、实践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实现自发思维到自觉思维再到实践活动的价值转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由头脑到身体的全面实现。但当前理工类大学生出现知行无法同一的问题。如教师在培育过程中偏重理论指导,而对实践的要求不高,部分学生虽然对理论知识有所掌握,但没有将其内化为指导自身实践的行为准则。另外,社会现实情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矛盾。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唯利主义等现象多有发生,这和社会宣传的主流价值趋向不相一致,让其产生主流意识形态“假大空”是和社会实际现状有所脱节的错位心理,从而激发抵触的思想情绪和消极的学习态度。

二、拘囿成因: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多维思考

(一)多责任主体的价值灌输路径偏位

新中国成立并发展至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逐步发展出了多种形式,形成了以政府、学校、传媒为“主渠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然而新时代,社会转型也伴随着对意识形态的新要求,尤其突出反映在青年一代价值观的取向方面。一方面,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高中及以上学制采取分科制,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出现分叉,学校作为核心价值观培育主体的力量被削减,进而导致理工类大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的机会大大降低。价值观培育主体的“缺失”,使得理工类大学生对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不足甚至对其内容的学习产生漠视和排斥。另一方面,当灌输教育的主体被削减后,理工类大学生在学校内所接触的思政课程也相对单一。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认知不完善,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道德标准、道德评价的认同感降低。而部分教师只关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其余一概不知,内容单一枯燥且教学效果差,再加上部分理工类大学生本身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不高就更容易产生麻木低落心理,导致主体对社会的自发性认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产生冲突。

(二)理工类大学生自身特点突出

高中阶段,多数学生依赖自身的优势学科自行选择学习文科或者理科,学生所学内容泾渭分明,沉重的升学压力下必然导致理工类学生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减少。学生们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了解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国大好河山的雄伟磅礴,因此文化素养和审美素质相对欠缺。步入大学后,在专业化的教学模式下,理工科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强,主要体现在技能方面。例如对原有技术的改造升级,创新开发某项新科技等。实验室的学习经验让理工类大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更强,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突出,反感空谈理论和形式主义,更加注重实用性、讲求实干。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思维的单一化、机械化,不太懂得人情世故。理工类学生普遍对人文社科的学习不重视甚至轻视,尤其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社会进步发展的主动力,然而文科学习似乎变成了“无用功”。在教育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双重作用下,必然导致了理工类大学生在人文素养、理想人格、道德情操、审美标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缺失。

(三)横向社会教育的价值观念良莠不齐

理工类大学生自发思维具有主观性、盲目性、被动性等特点,必须在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的基础上才能转化为自觉思维,从而达到自发到自觉的价值实现。然而现代化进程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媒体等手段炮制文化“炸弹”,鼓吹其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利己主义、钱权至上等普世价值论,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部分人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度娱乐化,在价值观上不分黑白颠倒是非。如戏谑、丑化历史人物或者民族英雄;对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行径和所谓“博爱”精神进行美化,大肆宣扬。这样的文化渗透其实质就是一种文化霸凌,意图在于逐步瓦解和消散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力,破坏民族凝聚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在价值舆论的引领方面动力不足。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活动,理工类大学生除了来自课堂的教育外,很大程度上深受新媒体所传播的各类复杂信息的影响。一些东西方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大众化、娱乐化,使主流价值观遭受调侃、解构,表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曲解,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称之为“道德绑架”,无疑会对理工类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方面产生分歧和困惑。青年一代在意识形态领域很容易受到西方普世价值论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撞击,对树立自身理想信念和理想人格都产生了消极作用,造成理工类大学生的价值认同难以从自发向自觉思维跨越。多元价值观念冲击下导致的理工类大学生自发思维与自觉思维的离散与冲突,严重制约由自发到自觉价值路径的统一与共鸣。

(四)纵向学校教育的空间维度扁平

高校思政课堂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前沿阵地,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但是,当前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育机制不完善导致教育内容和形式扁平单一,更新速度慢,教学模式老旧。尤其是部分理工类大学,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对于价值观培育力度稍显不足。课堂教学以单向灌输为主且理论讲述古板抽象、艰深晦涩,少有结合国内外热点时事和人情世故,很容易让基础薄弱的理工类大学生感到知识空洞枯燥,概念学习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其次,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导致理工类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产生距离感。部分学生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认同感,但是真正实践中却无法实现知行合一,归根到底还是课程中缺少实践环节。然而当前某些高校的思政课堂,更多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即使有实践活动也常常流于形式,无法在劳动中切实感受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对于理工类学生来说落实行动就更困难了。最后,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原则,使理论学习雪上加霜。还有些高校的思政教育渗透力不强,许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件及会议精神没有传达至基层,问题在于学校对价值观培育重视程度不足。

三、突破拘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强化思政课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贴合性

重视并发挥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价值主体所存在的个体性和集体性、利己性和利他性,都要求每个社会主体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如何在矛盾共同体中做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选择,正是当前教育所面临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理工类大学生直接培养道德修养、树立理想信念、提升审美情趣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必须提高“第一课堂”的教育效能。今天的思政课堂,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现代文化交融贯通的剪影与榜样,实现教学目标应该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学校要明确主体责任边界,划定权责分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制度精神,需要有章有法、合理规划。学校要立足于顶层设计的高度,统筹整体,理性思考并且把握全局观念,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完善价值观培育的教育制度体系,划分多责任主体的职责边界。责任主体可以包括教务处、教研部、教师、辅导员队伍、后勤保障部门等。不仅要明确各方工作的内容、方法,还要落实教育的底线评价标准,奖励与惩罚并行。充分发挥体系框架内各教育单位的积极主动性和相互制约性,构成一套科学有效、环环相扣的利益共同体。教师也要转变教学理念,舍弃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索、感知、体会其与核心价值观之间接续递进的内在关系。以集体主义教育为例,其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就蕴含丰富的集体主义精神。孔子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蓝图,以“天下”为价值指向,以“公”为价值追求。“大公无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精神,以群体利益为优先是大同社会中每个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个人价值只有在为他人、为国家的奉献中才能真正实现。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讲传统习俗、文化典故、名人轶事等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从而引起理工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坚持循循善诱、由浅及深的教学原则,通过递进式教学法帮助理工类大学生逐步理解“24字方针”的核心要义并提高价值认同。

(二)搭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联结的桥梁

依托校园这一载体所形成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大学的气质和灵魂,在时间的历练中积淀成为独特的校园文化,蕴含物质、精神、制度多层范畴,对理工类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广袤土壤,同时彰显着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孕育了独具现代性的校园文化,也是其诞生的摇篮和生机盎然之关键。校园文化要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汲取精华和养料,并借助不同形式的校园活动展现出来,使之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以此发挥其增进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德行、提高审美的文化育人功能。传统节日的主题离不开敬恭桑梓、合家团圆、爱国情怀等情感寄托,高校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民俗知识竞赛类活动,在国庆、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举办风俗文化展览;组织观看抗日、建国、脱贫攻坚等彰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开办党史、校史纪念馆,形成属于本校别具一格的“学校精神”;还可以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朗诵经典、文艺汇演、读书交流等活动帮助理工类大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化设施并创作相关文艺作品,开办书画展、雕塑展等等文艺作品推广平台。这些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有助于提升理工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以达到艺术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充满传统文化气氛的各色校园活动会、文化理念、文化设施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理工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依托各类校园学术和娱乐活动,营造昂扬向上、活泼健康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特色校园文化。

(三)拓宽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归根到底是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付诸实践的,正所谓言行一致,仅停留在口头宣讲的理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形单影只的孤木,奄奄一息。做到知行合一,就要把实践活动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去,同时依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契机,实现理论到实践的升级转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只有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才能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内化人们的行动逻辑。”[7]无论是社会调研、志愿活动还是劳动服务,都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所在。要借助传统节日、建党建国纪念日、历史博物馆等文化感召力强的活动,因时因地引导理工类学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魅力。定期组织理工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养老院、孤儿院的志愿帮扶活动;到小区、公园等公共区域做义务清扫和垃圾分类工作;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等活动;还有义卖、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等。同时,充分挖掘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把红色文化价值中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魅力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打造出红色文化精品。把课堂带到实践生活中去,将沉浸式的实践体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落地生根,一方面能够发挥理工类大学生擅长实操的学科优势,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形式多样新颖的实践活动吸引着理工类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短短二十四个字中所饱含的精神品格和思想真谛。帮助理工类大学生在实践中落实自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准则的要求,并提高践行能力。这种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和人文关怀是从古至今贯穿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始终的,一直围绕在每位公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各处都洋溢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卓越风采。

(四)对接新媒体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形式

智能网联的普及迎来了新媒体时代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娱乐方式和价值取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学生网民群体人数最多,占比21%。新媒体即依赖数字化信息、网络化科技和移动服务技术支撑,依托手机、电脑等终端工具提供信息搜索和娱乐消遣的新型媒介形式。相比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充分发挥了其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便捷性、及时性、海量性,使得信息共享有了无限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真假难辨等问题。理工类大学生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价值观也呈现多样性、自发性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评判标准,才能够在复杂的网络数据库中做出正确判断。要抓住新媒体的机遇和优势,实现新媒体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顺利对接。帮助理工类大学生提高价值认知、价值认同、价值践行的感知力,构建正确的价值观。要加大新媒体和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各类媒体平台应该以主流价值观为导向,采用大众喜闻乐见、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贴近生活的形式打造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机制,正向引导理工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优化新媒体与传统文化、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者之间相互对接的途径和内容,把中华文化浩瀚的资源宝库融入现代数字技术,优化信息内容和传播渠道,提升新媒体的公信力。利用微博、抖音等传播平台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同时还可以对核心价值观、民风民俗等内容进行通俗化解读,选择图文结合、动画短片、公益广告等形式,为发扬中华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新活力。

猜你喜欢
理工类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