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1-01-08 08:31曾锦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9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专业

曾锦全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新时代的到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迈进新的发展阶段,立德树人现已成为高等教育全新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其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具备积极理想信念与博大情怀的新时代人才。而人文素养指的是人类文化体系所呈现出的根本精神内涵,是人文科学的知识水平、内在品质以及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具体内容涵盖艺术素养、哲学素养以及文学素养等层面。我国体育专业学生作为体育领域人才的主要构成,是推动体育强国战略落到实处的重要践行主体。一直以来,我国体育专业教育便存在着注重技术技能教育,忽略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但是,国家体育强国建设的提出,要求体育专业学生既要掌握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科技教育、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学等领域的知识,这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完善体育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架构,提升其人文关怀意识与体育精神。对此,高等院校不仅要注重体育专业学生素质教育,还要注重人文素养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为日后发展打下基础。

一、体育专业人文素养培养的理论内涵

人文素养在最初是指人需要具备全面且完整的知识架构体系,其可促使人的情感、意识与创造性,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现如今,学术界针对人文素养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即人在人文科学领域需要掌握与具有的研究能力和知识水平,此概念是个体人内在品质的具体表现,更是发展为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与修养。人文素养共包括两个维度的内容,即人文知识修养和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人在汲取人文学科专业知识后生成的道德、思维品质与气节等优秀素质。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便是培养其人文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属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而在开展体育教育工作时,应将体育专业教育与自身特征充分结合,通过学科教育、理论知识讲授与校园环境熏陶等形式,使人类文明与历史文化成果真正内化成体育专业学生稳定、积极的价值取向与内在品质,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养成崇高的人格修养与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培养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学生们为人处世、文化、道德与理论等修养,体育专业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便是学校、教师育人的具体过程,是以人类历史文化中不断积淀的精神与智慧教育、陶冶学生,主张道德精神价值的体现与培养,重视对美和善的深刻理解,积极引导体育专业学生群体热爱世间美好事物,使学生们感受人生真谛,进而寻找适宜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二、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缺失成因

(一)学生长期缺乏人文素养学习兴趣

体育专业学生的高考模式与普通考生有所差异,文化学习和专业素质水平并重。在大量的体育专业训练下,使得学生文化课程学习时间大幅度减少,导致学生在中学时期文化课程学习能力逐渐弱化,大多数学生凭借自身过硬的身体素质与考试项目特长考入大学。同时,亦有部分学生为上大学选择体育专业,其热爱体育运动项目,并在体育专业学习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及时间,从而不自觉地减少了文化课程知识学习时间,文化课程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其共同特征在于文化素养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较低,且对于除了体育运动项目的在人文科学知识方面掌握甚少。

(二)专业发展失衡制约人文素养培养

众所周知,体育专业于综合性高等院校中隶属一门交叉性学科门类。现阶段,我国体育专业在办学与专业发展进程中存在部分问题,在教育工作中注重体育专项训练而忽略人文素养培育便是其中之一,多数大学生对于体育专业课程以外的知识内容并无过多要求。所以导致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存在注重技能和技术训练教育,忽视专业理论及人文素养培育的问题,使得学生们知识面较为狭窄,知识结构体系也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对于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最终造成体育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

(三)教育价值取向单一限制人文教育

一直以来,传统教育观认为高等教育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只需身体素质强、竞技能力强以及专业技术好便可称之为优秀学生,此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文化课程知识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现阶段,在体育专业教育中,过于注重提升学生战术与技术水平的教育理念仍占有重要地位。教育过程中生物学理念盛行,特别在体育运动实践课程教育中,有些体育教师过于重视学生运动技术和技能训练,忽略学生心理动态与社会行为发展情况的了解,部分心理与思想层面存在的问题往往被生理方面的“强壮”及优秀的运动成绩埋没。部分教师在具体教育活动中倾向于体育运动战术和技术等外在形式,而在深入挖掘体育教育的多元化价值层面较为不足,此种单一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对学生们人文素养水平提高有着负面影响。

三、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提升学生主观认知,调动学生学习内在动力

所谓人文素养,指的是个体人具备的人文知识与由这些理论内容所映射的人文精神内涵,以及内化在个体人身上而呈现出的崇高修养、品德与气质。没有学生个体对知识内容的内化,提升人文素养水平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在培养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过程当中,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群体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提升,激发其体育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知识学习兴趣,同时积极引导体育专业学生群体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一方面,在主观维度要使学生群体提升自我人文素养,让学生们对于人文素养产生明确认知,使其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真正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强化对多元文化内容的学习与内化,并主动与体育运动实践融合。另一方面,教师应在客观维度丰富、创新人文素养培养内容,通过新颖与趣味性的教育手段,最大程度激发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在运动技术和技能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们真正领悟体育运动所具备的文化内涵。

(二)结合体育专业教育,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因体育专业相对特殊,所以在培养学生们人文素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教学特征。在体育专业学生群体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应将人文素养培养与体育教育工作进行合理整合,基于体育专业理论与实践展开人文素养培育。体育专业教师应深挖体育专业学科人文内涵,在丰富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使教师所讲内容更为生动形象,让体育专业学生习得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掌握专业相关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从而强化个体知识素养与道德水平。例如,在篮球及教学中,该运动的器件、规则及技战术等与人文素养并无明显关联,但篮球运动项目本身是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被发明与发掘的。史密斯身为篮球发明者,向后人展示了其智慧,也呈现了其追求快乐、幸福生活的精神。此种精神与智慧恰恰是当代体育专业学生应学习的。在体育专业教育中,教师应以这一思想精神为导向,丰富体育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内容,培养学生敢于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女排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众多学生誓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而献身,体育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明珠,是社会文明的主要构成,其蕴藏深厚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需要新时代体育专业学生不断学习与传承,更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挖掘与开发。所以,在体育专业课程教育中,各学科教师应积极发掘课程所具备的人文价值,并将其蕴藏的创新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奉献精神呈现给学生群体,让学生们在习得专业知识、体育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三)更新教育价值取向,明确全面育人思想理念

人文素养体系的各子素养间具有互相制约和互相影响的关系,这便要求在培养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应树立全面多元的教育价值取向。树立全面多元的育人思想理念是现阶段我国教改工作实施的重要措施。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之一便是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办好人文教育工作的根本措施便是更新教育价值取向,转变以往过于重视专业理论的育人思想,强化人文教育。诚然,仅具备较强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学生难以顺应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在体育专业教育中,将学生真正培育成全面多元发展的优秀人才,将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深度融合,将体育专业教育作为主要媒介,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视作教育工作主线,借助体育教育活动对学生展开精神、身体与心智等多维度的教育,将学生真正培养为道德高尚、全面发展以及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新时代人才,以社会、生理与心理三维思想理念取代传统单一化的生物学教育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及办学质量的集中表现,将人文素养培养融入体育专业教育中,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群体健康成长和发展。在体育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要针对专业进行教育工作,明确体育专业教育特征与人文教育现状,结合体育专业教育,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现对体育专业学生素养、思想与情感的培育,从而优化我国体育专业的人文素养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专业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