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接轨,本土成长
——啦啦操运动的本土化发展研究

2021-01-08 08:31赵浩钧齐鲁师范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9期
关键词:本土化竞赛培训

赵浩钧 齐鲁师范学院

啦啦操运动具有较强的运动性,享誉世界各国,作为一种健身运动,将其应用到各类体育竞赛中,可以鼓励运动员,振奋人心。追根溯源,啦啦操从早期人类部落开始就已初步形成,是人们为外出狩猎活动举行的一种“壮行”活动。经过历史的演变,人们生活的变化,逐步发展为一种“集体性运动”,并融入了各种舞蹈动作,从而表达出积极、健康的精神追求。新时期,啦啦操本土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非常有必要以不同的形式推动发展,从而积极与国际接轨,迎合中国需求。

一、啦啦操运动本土化成长

啦啦操在中国发展的10 多年中,从萌芽播种时期,到后来深入群众发展,成为国内一项全民运动。为加快适应中国国情,啦啦操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主要以健美操运动项目出现,以学校为突破口,并以舞蹈啦啦操为导向进行创编、推广。目前,啦啦操在中国同时存在两大管理组织,CCA 和CSARA[1]。啦啦操运动为了有效迎合中国本土化的发展情况,使啦啦操项目逐步适应国情,并“扎根普及”,如今,这一运动项目的特点已经清晰化,并形成了一定规则体系。同时,也具备了相应的教育体系、竞赛体系。在中国啦啦操运动的不断宣传下,项目国内外市场化运作诉求下,如何推动中国啦啦操运动与国际接轨,已然成为全民诉求。

二、啦啦操运动与国际接轨的驱动力分析

(一)国际大环境变化

体育事业的革新需要解放思想,树立实事求是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坚持走出国门,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才可以真正意义上提升我国体育发展质量。现阶段,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然进入全新时期,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因此,需要抓住这一机会,助推啦啦操运动与国际接轨。在中国民众思想意识的变化下,面对全球化时代,以及西方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中国的不断交流、融合。世界共同体正在悄然形成,各国之间共存共荣、相互依赖,基于此背景,以啦啦操运动为核心的世界运动的一体、协同发展大环境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2]。

(二)项目持续发展需要

项目的持续发展依赖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支撑,该观点也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并指引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啦啦操运动作为一项特色运动,想要持续发展需要人们不断创新。虽然受到我国民众的喜爱,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解决这一情况,需要立足国际环境实际,学会审视自身,积极学习、借鉴他国经验,让我国的啦啦操运动有明确的方向支撑,推动啦啦操运动的长远发展,突出项目本身的可持续性,达成本土化发展目标。

三、啦啦操运动本土化发展诉求分析

(一)角色转变

上文提到的中国啦啦操运动两大管理组织,即CCA、CSARA 啦啦操专项委员会。这两个组织自成立之日起,便一直不断促进与国外相关管理组织的国际性合作。作为啦啦操本土化发展的主要组织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定位,围绕国内啦啦操运动的发展现状,尝试与国际环境中的各类啦啦操组织进行交流与沟通,由于国内外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不够均衡,国外啦啦操运动的成熟经验值得借鉴,角色的转变是要始终适应国内啦啦操运动的发展需要,做好本土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相应的合作,以此来完善国内啦啦操本土化发展需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特色,角色的灵活性对啦啦操运动本土化有积极意义[3]。

(二)观念转化

分析啦啦操运动引入中国的原因不难发现,这项运动由于其自身健康、积极的特征,非常适合青年人,受到了广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此后,啦啦操运动在教育领域开始坚持将“以人为本、以生为重”作为其在中国发展的理念。在中西文化差异影响下,中国还在其中融入了传统民族文化,并主张“以我为主”理念。自ICU 国际啦啦操占领主导位置后,中国啦啦操便积极与国际接轨,借鉴和吸收国际发展经验,为本土化建设输入养分,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构建发展框架,进行观念转化。这就需要在原有“以人为本、以生为重”“以我为主”理念基础上,积极迎合国际啦啦操发展理念,借鉴发展经验,做好新旧观念的取舍[4]。

(三)方式转型

中国啦啦操运动进行本土化发展,一直与国际间保持“并行发展,保持交集”状态,在发展重点上,也仅仅是关注国内啦啦操运动全局态势,并集中精力针对国内啦啦操运动多方面进行扩张,试图增加数量,利用更多方式发展。此种情况下,中国啦啦操运动需要在关注国内态势情况基础上,提高对国外啦啦操运动各层面的关注。要做到政策一致,竞赛组织符合国际规范、积极培训推广,同时,也要积极形成产业培育体系,全面推动中国啦啦操运动高质发展。因此,“数量扩张”已然无法适应啦啦操本土化发展需要,提升对“质量”的关注,这一方式的转型,要保护好啦啦操的生态环境,实现啦啦操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推动[5]。

(四)形象转换

啦啦操因其呐喊助威的活动形式一直被当作其他体育项目、表演活动的助乐附属型、混搭型的运动。在不断发展中,也一直在突破这一形象,体育竞赛项目立项审批制度的取消,为啦啦操独立成为体育项目打下了基础,中国啦啦操运动在此背景下,也逐步改变了以往附属、混搭的形象,开始朝着个性化、品牌化的形象转变。中国啦啦操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转换市场形象的途径,实现项目跨越式发展。

(五)受众转移

啦啦操之所以在中国流行,主要就是获得了大众的喜爱。而在发展历程中,受众群体思想、追求已经发生改变,想要获得更加系统、完备的啦啦操健身知识框架,满足通过啦啦操锻炼的需求。同时,一些运动员、教练员等,也需要学习更加科学、专业化技术、技巧等,用以参加比赛,考级等。综合来看,大众对啦啦操的诉求,已经从以往单纯的兴趣,逐步发展成为专业化事业诉求。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发现个体认知、竞争需求、自我评价需求、社交休闲需要等发生转变,当然,这些情况的转变与现今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价值观念更新等存在直接关系。

四、新时期啦啦操运动本土化发展策略

(一)制定战略化发展目标

中国啦啦操运动战略愿景的设定,需要在明确啦啦操中国发展趋势基础上,致力于打造具有浓浓本土化特色的优质体育项目,彰显出品牌特色,让中国啦啦操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使其地位有所提升。借助啦啦操实现驱动全民健身运动,助力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国啦啦操运动发展的规划,需要将稳效接轨国际啦啦操的目标融入其中,从而为中国啦啦操项目开展、宣传指引方向,积极完善市场产业化推广机制,并在全国范围内科学合理的部署各省市基地化建设。

(二)完善优化竞赛体系

在体育运动中,人们都热衷于观看竞赛,这也是充分展现极致体育运动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同时,在运动竞赛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全面掌握运动项目发基本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竞赛的影响力较大,需要系统、专业、完善的体系作为支撑,以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为例,不难发现,这类竞赛的开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中国啦啦操的运动竞赛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实际啦啦操运动竞赛开展失衡,缺乏足够的经验,不够了解国际性啦啦操赛事,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开创更多的啦啦操赛事,以此来扩大中国啦啦操运动品牌的影响力,挖掘赛事本身带来的社会效益。

(三)开展惠民专业培训

为有效推动啦啦操本土化发展,可以通过开展惠民性啦啦操专业培训的方式,帮助民众掌握更多的啦啦操专业知识,提升健康锻炼意识,进而提升全民体育意识,对此,需要树立利民理念,并立足实际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啦啦操运动培训体系,其中需要做到几个方面:首先,要确保培训内容能够受众群体的基本需要,内容侧重点放在健身锻炼、训练竞赛等多个主要方面,让受众群体感受到啦啦操运动的独特魅力;其次,要注重调整培训周期,使培训时间可以延续、重复;再次,在培训程度上要实现不同阶段的利益最大化;最后,培训价格制定上,要全面考虑广大民众经济实力,采用梯度化方式设置优惠幅度,设定不同的优惠对象,促使啦啦操培训真正惠利到民[6]。

(四)积极融合产业发展

中国啦啦操运动产业体系的建立,需要与相亲近的产业实现链条式关联。比如啦啦操装备产业链;啦啦操竞赛产业链、啦啦操竞赛产业链、啦啦操培训产业链,此外,还有啦啦操表演产业链、啦啦文化产业链。其中涉及到了队服、道具、饰品、训练器具;冠名、广告宣传与推广、转播;啦啦操课程培训、拓展实训;啦啦操运动周边。以市场化方式,借助产业链,将啦啦操更大范围的进行市场化推广,使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以提升。

(五)加强特色化内需设置

地方特色成功融入到啦啦操运动中,让啦啦操运动的本土化目标得以达成,给予了中国各民族文化展示、发展的足够的机会,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的推行,也推动了啦啦操项目标准化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啦啦操运动还需要进一步参考国际标准规范,合理设计和推行啦啦操规定套路。除此之外,要坚持“体教结合”思路,积极建设国家队,推行“教体联办”国家队模式,进而全面提升高校运动队伍整体实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推进啦啦操进小学、中学、高中活动发展。另外,针对竞赛评判标准,需要积极调整思维、把握理念,使得国内赛事逐步达到国际啦啦操联盟(ICU)竞赛规则标准要求。

猜你喜欢
本土化竞赛培训
“新格义”阐释:西方文学语言学阐释的本土化问题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论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深化本土化战略亚太仍是博世的主要增长区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