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洪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龙作为中国人心中最神圣的动物,寄托了无数的情感,狮子作为世界上最勇猛的动物之一,代表了力量与生机,龙狮,这一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古老又充满新生命力的民间体育活动,怀揣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期盼与生生不息的希望。岭南龙狮,作为岭南地区最具典型代表的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传统龙狮究竟面临着怎样的现代化挑战?岭南龙狮怎样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继续前进?岭南龙狮要如何走好未来道路?以下,做简要分析。
龙狮运动是一种将中华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通过一定的规则化后产生的新兴体育运动竞赛,本身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文化价值。中国的龙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说法,而岭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内涵之丰富、文化之多元可见一斑。岭南龙狮的颜色通常是红、黑、黄三色为主,象征着三国关羽、张飞、刘备的义、仁、忠。以这三色为主,既体现了对他们的认可与赞赏,也表达了对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追求与欣赏。在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也出现了彩狮、金狮等,五彩缤纷,鲜艳美丽,为龙狮表演增添了色彩。在岭南龙狮表演中,神态是重中之重,夸张的舞姿,浪漫的表达,在与中华武术结合的过程中,将百变的舞狮展现的淋漓尽致。在金黄的秋收季、在大喜的婚庆日、在古老的篝火中,仍然可以看见“张牙舞爪”的龙狮。随着近些年对于传统文化的愈加重视,岭南龙狮的发展也如日方升。
《论语》有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汐,风乎舞雩,咏而归”。从最初的“土龙”求雨①到现在的龙狮呈祥,近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龙狮一直存在于中华儿女的心中。当音乐响起,龙狮起舞,积压在心头的许多思念与期盼蜂拥而至,即使是漂泊海外的炎黄子孙,也能在龙狮的曼妙舞姿中收获浓浓的祝福和对未来无限的希望。登高、翻转、踩球、扑腾、跳跃,无论何时,舞动的龙狮总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连喜怒哀乐都带有力量。龙狮运动的发展即使有过挫折也不曾中断,它在某些时候早已不再只是一项纯粹的民间体育运动,它融入了太多中华儿女的情感寄托,成为中华优秀民族精神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龙狮起舞,必须要多人配合,不断地变幻身体姿势,是一场力量、速度、技巧与耐力的较量。表演者通过将武术与舞蹈结合,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和众人打好配合战,一齐发力,才能让硕大的龙狮“舞”起来,这期间,表演者需要做大量的超高强度的大负荷有氧运动,这不仅可以有效的锻炼身体四肢的协调能力,而且对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安静时的心率也大有益处。而观看者通过观看一场精彩的龙狮节目,在龙狮上上下下的“舞蹈”中,感受前所未有的刺激与欢快,将所有生活与工作中的烦恼尽抛脑后。
神龙遨游,猛虎下山,岭南龙狮的内容与套路编排可谓是丰富至极,其动作之多变,结构之新颖,技巧之高超赫赫有名。人们耳熟能详的像“二龙戏珠”“跃龙门”“游龙戏水”“龙卷尾”等将神龙自由穿梭于天地,遨游世界的洒脱欢快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在舞狮中,无论是动静惊疑、吟吼醉欢还是翻滚跳跃、闪腾扑跳,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神情变幻,喜怒哀乐随着跳动的音符一起动态化呈现。锣鼓声、叫喊声,时而缓慢,时而急促,让人振奋有紧张,给人带来极高的艺术观赏体验。
龙狮作为岭南地区传统民俗的一种,至今为止已经陪伴岭南地区人民走过了两千年的漫长岁月。潜移默化中,龙狮已然成为喜庆日子及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媒介,人们通过龙狮起舞奔腾来祈祷阖家平安,吉祥如意。在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的统一管理与推动下,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活动的展开也都一一实现,龙狮运动逐渐从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升格为一项独特的文化形式和体育竞赛项目,也在国际上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群众和历史中发展起来的岭南龙狮,既是当地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为民众输送快乐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
数据显示,高校或民间的龙狮运动员,在步入社会后,选择继续从事龙狮运动人不足10%。龙狮运动自身的运动特性要求表演者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导致了民间常说的“玩龙狮就是吃青春饭的”,这在进一步上也造成了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龙狮,不愿意接触龙狮,久而久之,岭南龙狮恐怕真的要后继无人了。同时,目前还并未形成关于龙狮的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的输出与输入都无法得到较好的解决,大部分依靠政府和一些文化保护人士在龙狮运动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与器材。在整个龙狮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关键,长期的人才缺乏与缺质不仅影响着岭南龙狮未来的发展,对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无论是资金还是专业器械,在很多龙狮团队中都无法得到完全的保障,这也带来了训练上的烦恼,资金紧缺的转态下,无法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训练场地与器材,更无法为他们聘请国际甚至国内有着较高水平的教练。同时,龙狮运动与其他的运动项目又不同,具有明显的不连续性,只有每逢喜庆日或节日时,才会对龙狮表演的需求有明显的激增。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大多数的龙狮表演者基本上都是兼职,即他们都有自己主要从事的工作,所以很难花费大量专门的时间来进行系统化的团队训练。当有紧急的表演需求时,只好临时抽选具有一定表演功力的运动员上场补充。
目前岭南龙狮的发展总体来说,资金链还是不够完善,大量的资金缺口无法补全。资金链的缺失带来了训练场地、训练器材以及导师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年轻人不敢也不愿意继续投身于龙狮这一运动项目。岭南龙狮团队多数是民间自组织形式,没有专业的各个经营部门,一年中也不过数场表演,既无法形成规模性的表演规模,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去引来更多的企业投资。此外,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岭南龙狮在发展中仍然受限于相关的政策、部门管理、运动习惯等因素的制约。虽然说目前有相关政策的扶持,但龙狮运动还未形成属于自己的专属品牌,文化的传承也多依托于一代又一代的技术沿袭,缺乏学术研究与文献资料,专门研究岭南龙狮发展与传承的专业科研人士更是少之又少。
龙狮运动要想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要保持广泛的群众基础与知晓度,加强龙狮运动的宣传教育,是目前发展龙狮文化的首要。而要使文化得以系统化永久性的流传,编写教材、纳入教学目标是一条捷径。通过组织一批高校和地方的龙狮人才编写高水平的龙狮教材不仅可以为岭南地区的民间团队提供学习模范,也有利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武术、舞蹈与现代化发展的融合创新。同时,迎合当下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利用互联网终端扩大宣传面可以增强青年一代对龙狮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建立专业的龙狮运动培训基地,一方面可以整合零碎的龙狮资源,招揽高素质龙狮运动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扩大龙狮项目的影响力,培育后备人才。目前来说,知名度较高且基本具备规模的例如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高校舞龙队以及中南大学成立的中国大学生龙狮运动培训中心等。通过建立专业的龙狮培训基地来推动龙狮运动的发展,促进其专业化与体系化目前依旧在路上,但不可置否的是,龙狮进高校这一战略决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只有教育抓到位,后续的发展才不会断片。
在对龙狮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要坚持全面系统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完全看科学素质能力,也不能只追求技能的优越性,应当将塑造科学文化体系与加强龙狮技能学习相结合。此外,可以在体育舞蹈类专业的优秀人才中发展龙狮运动后备人才,借助其已有的武学或舞蹈基础,再加以专业化训练,可以展现出更高的艺术观赏性节目。同时,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推动传统的龙狮文化进入基本教育阶段领域,为孩子们展现独特的龙狮文化,吸引有天赋有兴趣的孩子将龙狮作为兴趣甚至专业发展下去,为龙狮发展提供更多新鲜血液。
突破龙狮发展的瓶颈,还需要找到正确的现代化打开方式。岭南龙狮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完全可以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形式开展相关第三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为龙狮团队带来活力与生机。通过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充分挖掘龙狮运动资源的市场价值,打造独特的产业项目。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创造更加独特的、为当下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视觉盛宴,甚至可以融合时尚的二次元文化,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例如卡通龙狮买办等,实现多方面的市场营销。
岭南龙狮作为一项寄托着中国人多种情感的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不应该也绝不能就此消失。龙狮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来源于生活而成型于艺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寄托着无数中华儿女无处安放的情愫。大力加强岭南龙狮项目宣传,结合现实适时创新,全面开阔龙狮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不仅是政府和一部分龙狮文化爱好者的责任,更是广大群众与科研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走过千年的悠悠岁月,龙狮运动曾走进无数国人的心房,给不计其数的人们送去欢乐,在这个建功立业的新时代,希望可以推动岭南龙狮运动焕发出新的光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注释
① 关于舞龙的起源来自于远古时代的祭祀仪式,用于求雨。最早有记载的是商代的《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先民作“土龙”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