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
科学选材代表着训练成功一半,而在中小学中进行短跑运动员相关选材工作主要是利用科学手段,将条件较为优越的苗子从班集体中选拔出来,并实施有目的、科学、系统性的训练培养,促使其成长进步为学校比赛争光,通过结合客观指标以及相关测量数据,进行综合性科学判断分析,进一步筛选优秀人才。
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是按照相应的课程标准和计划实施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过程。基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教学主体如果缺少教师及学生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展。在现代体育教学视角下,中小学体育教学并非一般认知中的“学生在操场上跑跳”,也不应局限在“做广播体操”“强身健体”等,而是应该促进专业体育技能、技术、知识的充分融合,将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必备技能,教授给学生之后,使其终身受益。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因其正处于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生拥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时还涉及学生整体的协调、均匀发展,按照学生成长发育顺序,全面发展学生身上能够直接体现出体育课程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在同班级进行选拔,进入体训队进行合理训练,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其自身潜力[1]。
中小学中的早操与课间操是通过组织学生每天参与广播体操相关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够充分舒展身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教师教授班级数量有限,对于全部年龄段的学生基本情况掌握不够充分,对优秀田径短跑苗子选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早操及课间操就成为挑选体育苗子的优秀时机。通过对学生之间、班级之间进行合理比较学生的身高、体型和做操协调性等方式进行初步筛选。
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学生自主向外“延伸”,如果仅仅依靠每周有限的体育课堂,完成对体育锻炼的“参与”,则学生的运动量无法达标,久而久之,超重、肥胖、免疫力低下等症状必然“找上门来”。由此可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必须慎重考虑并妥善解决的问题。家长对于孩子全方面发展日趋重视,各方面的才能都进行着启蒙式的先教育,在学校安排的体育课程还未教授时,家长在课外已经开始为孩子普及和学习,如足球、篮球、跆拳道、羽毛球等运动项目。运动选材就可以从这些孩子入手,挑选适合的运动苗子[2]。
运动代表队训练主要是培养拥有竞技运动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全面掌握竞技运动相关体育活动、社会活动能力的优秀人才。在学校中的体训队,以挑选班级中的优秀苗子,利用早晨、大课间或者放学后2 小时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参加比赛为校争光。
年级和班级之间所开展的体育竞赛能够推动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不但可以优化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针对课外活动以及体育教育结果进行合理检验,帮助学生形成团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学校运动队输送优秀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训练,代表学校参加区市等以上比赛,为校争光。学校运动会主要是学校内部自主组织开展的,以班级和年级为基础单位的竞赛活动,相关竞赛形式涵盖多种运动项目,于相同时段内实施。当下较为常见的活动形式便是田径、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利用运动会的方式,能够有效检验和判断田径短跑运动员的自身素质、运动能力和运动潜力[3]。
短跑项目一般包含50 米、100 米、200 米,要求运动员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起步加速,将自身速度迅速提升至最高水平,并维持该速度直至终点。故运动员的小腿肌肉必须十分发达、大腿肌肉应该相对匀称。此外,上肢不宜过长,否则在奔跑的过程中,摆臂幅度过大,也会导致阻力的提升。综合来看,针对中小学生进行选材中需要关注下面几项指标。
身高方面,不会对短跑成绩产生太大的影响,而身高不同的运动员都能够在短跑竞赛中获得好成绩。但结合整体状况分析,那些整体水平较高的运动员通常身材比例也相对较好。膝关节角度变化于青少年短跑中,相关平均值从原本的152.48到148.08,随后提高到161.67,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短跑中,随着支撑角度变化扩大,垂直速度也相继扩大,相反情况下,便会导致机体水平速度下降,结束缓冲后,后蹬中,膝关节角度为150 到160 度。在身高预测方面,可以联系兄弟姐妹、父母身高进行预测,同时也可以参考脚大小以及骨龄推算。当下较为科学的方法便是创建省市等地区骨龄预测系统,并实施综合预测分析[4]。
比大小腿长方面,速度是短跑的生命,而速度主要是步幅×步频,下肢长度会对步频和步幅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在相应的身高条件下,那些下肢较长,特别是小腿比大腿长的运动员更加适合短跑。而下肢较长的人,整体步幅也相对较大,但步频相对较低。步频于少年阶段便呈现出较高水准。在年龄持续增长条件下,速度的提升通常是依赖步伐实现。大腿长度较短,能够促进跑步支撑环节中出现重心前移,提高跑步速度,大小腿相关折叠前摆较快且十分省力。如果运动员下肢较长,在相同角速度条件下,扒地速度更快,有助于缩短支撑时间,提高步率,为此选材中,应该尽量减少大小腿比值应力,最好低于95%。
专项耐力、速度力量和速度决定了短跑成绩,而相关素质和遗传关系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属于选材测试重点。为此需要重视短跑运动员自身素质选材,包括跑速相关内容。而和短跑相关素质主要包括协调性、爆发力、灵敏柔韧、专项耐力、速度力量和速度等。速度方面包括60 和30 米跑能力,年龄较小,能够表达出一种较高水平,证明速度遗传相关因素影响相对较大。为此于短跑选材中,需要把少年和儿童速度表现置于首位。速度力量,即短跑运动员除腿部力量要求外,上肢还应该具备良好快速力量素质,通过降低摆臂幅度、提升摆臂速度的方式,减轻奔跑过程中自身机体遭遇的外部环境阻力[5]。
高水平运动员在运动技术、身体素质、战术训练等方面都已成熟,其整体水平旗鼓相当,但在比赛密度和比赛强度持续扩大条件下,运动员心理素质对运动成绩方面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几乎大部分比赛结果都会受到心理因素影响。基于校体训队人才储备需求,应该重视中小学思维、意志、性格和心理稳定性等因素。为此在选材中,教练应该对候选人的拼搏精神、自控能力和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进行全面考察,准确判断和预测其未来对比赛和训练的承受能力[6]。
短跑项目强调“短时间内完成速度上的爆发”,故实现“单位时间消耗较大能量”的前提条件在于运动员必须注重对自身生理机能的锻炼。基于此,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时,除了不断提升机体(尤其是下肢)的无氧代谢能力,提高心肺活力外,还应通过“维持最大奔跑速度”的方式完成“长距离跑动”训练,由“量变产生质变”。因为血色素能够从某种条件下反映出氧气输送能力和健康水平,而肺活量能够体现出人体于呼吸功能方面的发展潜力。通过台阶实验可将人体动态水平机能准确反映出来。具体要求如下:女子血色素在10.5到12.5 克以上,男子在12 到14 克以上,台阶指数为105 到115,比肺活量大于75[4]。
短跑技术方面,跑主要是单脚支撑和腾空互相交替,摆和蹬相结合周期运动,周期性技术除了可以从动作结构方面体现出来之外,同时还可以从节奏空间和时间关系层面体现出来,随着技术结构持续完善,和短跑水平方面成正比。为此,在面向技术选材中,需要对其跑的技术进行分析,看其动作是否放松,足弓以及踝关节是否拥有力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度、脚底是否干净。科学的短跑技术是积极摆动、动作轻松、全身有力、步伐开阔、重心稳定、躯干适当前倾、摆臂积极、奔跑直线性好,结合短跑技术特征,包括下面几项指标:第一是支撑时间。高水平短跑选选手在快跑中,蹬离支点速度较快,大概在0.08 到0.09 秒之间,整体腾空时间较长,属于一种富有预测性生物力学特征[7]。第二是步频指数。相关研究证明,于成长发育阶段内,步频不会随着年龄增长产生任何变化,而步频指数会随着身高增长逐渐扩大,一般那些较为优秀短跑选手相关指数也较高,大概在7.4 到8.1 之间。第三是步幅指数。即100 米平均步幅和身高的比例。在成长发育中,步幅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持续扩大。因为速度是步幅×步频,而随着年龄增加,步幅提升决定了速度的提升。相关研究证明步幅增长通常和身高为等比关系,相关指数仅为一种常量。一般高水平短跑选手在相关指数方面数值较高,大于1.07 到1.24。
相关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通常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在运动员自身运动能力中,先天素质占据较大比例,其中部分指标在经过营养强化与训练后无法得到太大改善。所以在运动员初选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到短跑运动先天指标方案,准确挑选出拥有良好短跑天赋的人才。身体形态遗传方面,身体形态具有较高遗传度,为此选材中应该注意那些具有较高遗传度的指标,帮助选拔发展潜力较好的青少年。
身体素质遗传方面,柔韧性、无氧耐力、相对力量、反应潜伏和反应速度等素质具有较高遗传度。为此于短跑选材中,应该重点挑选那些反应速度较快、无氧耐力较好的人才,反应潜伏高度和反应潜伏速度相关,相关指标能够帮助提升短跑项目选拔针对性。为此体育教师可以联系子孙、亲代、祖代等性状,对备选人未来发展进行准确预测[8]。
综上所述,结合短跑运动员相关选材研究分析,短跑运动员选材活动依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短跑运动员选材还拥有极大发展空间,为此体育科研工作中应该秉持谨慎、科学、认真的态度对短跑运动员整个选材工作实施系统研究,避免按照外在形态选材的单一观念,不能单纯凭借某一数据进行评价。在选材把关中,除了考虑遗传、心理、生理、形态和年龄等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备选人员速度、耐力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