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肌电对乒乓球下腰痛原因研究的可行性探究

2021-01-08 08:05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风尚 2021年1期
关键词:肌电腰部髋关节

北京体育大学

我国的乒乓球运动竞技水平在三十多年以来始终保持在世界顶尖位置,而在现实中,伤病也常常使得处于竞技能力巅峰的运动员过早地退役。一直以来,腰部的损伤始终困扰着职业运动员与教练员,尤其是网球,乒乓球,高尔夫球等此类以单侧手持器械并在各种动作中主要以腰部旋转而带动全身发力项目。其表现为由腰背部及下腰部疼痛为主所引起的关节活动幅度受限。因此,找出腰部损伤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就运动员本身而言,可以预防或减轻损伤,延长其运动寿命。对于教练员而言,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有助于更快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同时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训练竞技状态。一方面,此项研究的结果或许可以对其他具有类似发力机制的运动项目提供参考借鉴。另一方面,由于乒乓球这一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场地器械要求条件比较低,身体直接对抗性不明显、容易掌握等特点,使得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具有十分优秀的群众基础。此项研究的结果也同样可以为大众健身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腰部损伤情况

丁玲玲[1]在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对87 名省、市运动队的调查结果显示:腰伤的占比最高,共27 人次,占到损伤人数的31.03%;袁绍辉[2]在对中国国家乒乓球女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致因分析中显示腰部的损伤占比为82.3%;尚清华[3]等人在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分析中显示腰伤的占比为25%。以上数据表明,同其他损伤部位相比,腰部是乒乓球运动员最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

二、乒乓球损伤原因分析

(一)准备活动不合理

准备活动是指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4]。利用身体的活动来增加肌肉的温度,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以达到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并且预防损伤的目的。准备活动不合理除了不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以外,还包括准备活动的量过大、准备活动与正式的训练和比赛之间的时间间歇过长、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训练的内容结合的不好。准备活动不充分则肌肉以及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调动性就达不到要求。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中就极其容易造成肌肉以及周围组织的损伤[1-3]。

(二)身体过度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那个过程中,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以至于不能维持在一定水平的生理过程[4]。运动员身体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以后,如果依然继续参加训练,极其容易造成急性损伤。若急性损伤后依然得不到足够的休息,长此以往,将会转化为更难恢复的慢性损伤[1]。

(三)肌肉力量不足

乒乓球是技巧性很强的项目,因此,在着重技战术的训练时,往往忽视了对于运动员体能和肌肉力量的训练。乒乓球运动员的损伤部位多位于韧带、肌腱等位置。良好的肌肉力量,不仅可以使这些部位的损伤概率降低,同时也可以帮助运动员维持更好的身体稳定性[2][3]。此外,由于乒乓球属于单侧持拍运动,长期的训练势必会造成一侧肌肉较为发达而另一侧肌肉相对薄弱,进而影响身体骨骼的生物力学特征,从而更易诱发损伤[5]。

(四)缺乏必要的损伤防护

这一原因的主要问题在于运动员与教练员对于运动损伤的防护以及治疗的观念都不到位,运动员受伤后依然参与训练,容易将损伤放大化。另外,同其他项目相比,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时使用护具情况较少。

(五)技术动作不合理

此项原因所造成的损伤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运动员。乒乓球需要快速地进行动作的转换,对于运动员灵敏素质以及应变能力要求很高。技术动作不合理、衔接不流畅都会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三、腰部旋转发力与腰痛的关系

目前,国内对于乒乓球的腰部损伤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之后给出的训练建议也较为笼统。国外对于下腰痛具体致病原因的研究就目前而言也尚无定论。由于髋关节和脊柱骨盆区域在人体解剖结构上的关系,认为髋关节的功能可能与运动员产生下腰痛有关[5-7]。然而具体的原因却莫衷一是,主要是因为案例的类型不同,关注的重点也各有不同。目前关注较多的重点以及对于之前的研究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运动中脊柱骨盆区域参与程度。在之前的研究中,很少关注运动中对于脊柱骨盆区域中骨骼肌肉的需求程度。所谓需求程度,包括运动的活动的类型、参与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8]。例如,高尔夫运动员需要足够的髋关节旋转活动度,如果他们的髋关节旋转受限的话,则大大增加了患下腰痛的风险。运动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参与可能与在髋关节和脊柱骨盆区域的定向需求共同构成了造成下腰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样本的分类标准。有一些研究表示应当根据在疾病的力学特征和疼痛症状上予以分类。过去的一些数据也证实了确实有这样分组的情况。从而证实髋关节功能和下腰痛的关系在不同人群中可能存在差异[9-10]。

四、腰部损伤与腰部肌肉关系的肌电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于下腰痛的肌电研究大多围绕医学领域。魏玉刚利用表面肌电技术对不对称支撑及负重对脊柱弯曲放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Rubens A.da Silva 等人探究了两种运动方式在有无下腰痛人群中的差异性;Christophe Demoulin等人对下腰痛患者的脊柱和正常人进行了对比;Abbas Heydari·Antoni V.F.Nargol 等人则进行了以腰椎椎旁肌肉肌电图为基础推断罹患下腰痛风险的研究。在以上的研究中,大多采用了分组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法。主要涉及的肌肉有腹外斜肌、浅部多裂肌、竖脊肌和腹直肌等。

涉及体育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大多与腰部损伤的应用和康复治疗训练有关。例如,Shirley S·M·Fong 等人探究了TRX 悬吊训练中核心区肌肉活动对于慢性下腰痛的治疗作用,其结果表明髋部外展平板支撑对于激活腹前区(腹直肌为主)的肌肉具有良好的效果。团身屈腿则更适合浅层多裂肌的激活。

五、结语

就目前而言,国内对于乒乓球运动员腰伤或下腰痛采用肌电分析进行研究的论文尚未被发现。尽管已经有学者提出了造成乒乓球运动员腰部损伤的原因,但并未对乒乓球腰部损伤的力学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肌电在医学领域及体育训练领域中,已经作为一种常用的手段而被加以运用。然而,在国内的体育研究当中,却很少有人将其作为损伤机制的研究手段。基于上述论证,本文认为可以将表面肌电作为研究乒乓球下腰痛成因的手段之一。

猜你喜欢
肌电腰部髋关节
护腰最多戴3个月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肌电图的影响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