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

2021-01-08 07:43王尧雷若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舆情思政

许 敏,王尧,雷若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字信息化革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环境,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强大的交互性将全世界连接起来,成为“地球村”,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足不出户便可尽知天下事。但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以大学生为例,他们喜欢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对迭出不穷的新事物保持极大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但由于社会阅历不足、独立思考以及辨别判断的能力有待提高,容易被网络上各种言论所影响,不能形成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如何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工作,引导高校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正确面对各种高校网络舆情,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高校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个社会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现象、团体或者个人在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高校网络舆情属于网络舆情,具体指大众对某一高校事件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社会目前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其中20—29岁网民群体占比最高,且大部分由学生群体组成,比例为26.9%。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民群体中主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教育趋于大众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民众对高校的关注度亦愈来愈高,高校新闻事件往往被社会广泛关注。高校舆情分为正面舆情和负面舆情两方面,正面舆情主要集中在教育管理、招生考试、科研成果、教师发展、政策法规等,负面舆情则涉及学生安全、校园管理、腐败事件、师德师风等方面。对负面案件发现不及时,不能做到快速准确的处理,是负面舆情发生的关键,负面舆情的持续发酵将对高校及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对于热点事件、突发事件等的关注度较高,且60.4%的人认为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影响(包括有较大影响),80%的人认为需要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由此可见,加强网络舆情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环境分析

网络舆情主要由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推手和网络跟风者组成。网络意见领袖通常有独特的渠道快速了解信息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充分了解新媒体的情况下,靠较强的逻辑分析、犀利的文笔、很强的感染性带动舆情的发展,他们大多数已经有一批“粉丝”,容易得到大量的支持,对于舆情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网络推手以分散式的结构,通过新媒体的各种渠道(例如微信、微博、论坛、知乎等交互性较强的平台)在话题发布的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言论,引导和推动舆论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引发社会效应。网络跟风者通常就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每个人可能没有太多的追随者,但跟风者数量众多,会成为一种倾向性的舆论,对于舆情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网络跟风者通常由学生网民构成。

网络舆情的发展分为萌芽期、发展期、顶峰期和消散期。萌芽期通常指在某一高校事件发生后,相关知情人或围观者会对该事件进行转发、评论、跟帖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当关注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相关媒体的关注,关注度进一步上升,从而引发大众的情绪。发展期指高校事件引起学生的广泛参与,媒体参与报道、转发等,凭借网络飞速的传播,学生及社会大众再次通过网络以其环境虚拟性和对话平等性发泄自己的情绪,引起社会的关注,进一步推动舆情向顶峰发展。顶峰期指舆情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高校会对该事件进行回复以控制舆情的进一步发展,若处理结果不能平复学生及社会的情绪就会引发新一轮的舆情,事态会向更难控的局面发展。消散期是指事件的真相以及校方态度清晰化并使高校学生及大众的情绪趋于平静,舆情逐渐减弱甚至消散。由此看来,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内容多元化、信息碎片化、局面难控性、舆情反复性等特点。

三、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

网络时代大学生面临多种压力,生活节奏比较快,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购物,甚至吃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减少使得部分学生出现社交恐惧的心理。而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环境,不同于传统媒介,其交互性更强,大家都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样一个环境恰好缓解甚至避免了社交恐惧,学生可以在这个虚拟环境中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也是在寻求认同感。校园事件发生时,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通过网络平台发泄情绪,也是长期以来内心对互联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体现。大学生虽已成年,但社会阅历不足,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较为理想化且存在局限性,容易被网络上的信息误导,也缺乏独立思考和准确辨别判断的能力。高校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给予真相平息事态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互联网环境的特殊性

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四通八达的新媒体网络加快了消息的传播,且覆盖面极广,内容鱼龙混杂,参与度越高,交互性越强,学生可以匿名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发泄情绪,也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情绪误导,大量情绪聚集在一起,成为热点话题,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关注度急剧升高,而这种具有感染性的情绪通过新媒体平台相互传递,进一步推动了热度的升高。

(三)高校管理机制的滞后性

舆情的发生与其说是事件的传播,不如说是事件本身所带来的情绪相互感染造成舆情的发展。高校工作者未能尽早发现学生对于校方某事件的不满情绪,也未能作出准确及时的判断,直到事态恶化到一定程度时,才着手采取措施解决。事件的发生通常与事件的决策有关,相关部门及领导进行决策时,没有做好充足的风险评估和舆情监测,缺乏完整的管理机制。如今大学生主体分布在“95后”,正是数字信息化激增的时代,往往更能适应时代的智能化发展,也更有主见,更容易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工作者掌握着教育的主动权,而在当前时代下,灌输式的教育已经逐渐不被适应,这种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不对等的关系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校方话语权被削弱,有可能造成互不信任的恶性循环。

(四)法律法规的不普及以及不完善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部分法律法规不完善,普及性也不高,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注册发表言论。学生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言论的同时,没有注意到传播的可能是谣言,也忽视了言论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无形之中触及到网络的“七条底线”,而高校也缺乏相应的规定来约束学生的网络言行。

四、网络舆情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学生、学生干部、思政教育工作者三角形互信体系

从学生中选择思想品德好、政治素养高、能够融入群体并能带动大家的学生干部作为连接学生大众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桥梁,逐渐建立学生、学生干部、思政教育工作者之间稳固的三角形互信体系。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融入学生,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学生群体能够体谅思政教育工作者以及校方,彼此之间都能及时地沟通了解。久而久之,事件发生时,学生第一想到的是寻求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帮助,而不是肆意在网络平台上发泄情绪,也避免了舆情的发生以及事件的恶化。这种稳固的三角形互信体系,可以有效地避免舆情的发生,即便是舆情发生,学生干部可以作为网络舆情意见领袖协助高校抑制舆情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新媒体平台准确及时地进行事实澄清,引导学生群体对事情进行积极的、正面的讨论和表达意见,从而达到疏解情绪的作用,进一步消散社会的消极情绪。

(二)融合新媒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为灌输式的教育,教师为主动方,学生被动式的接受教育。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95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开放性和包容性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逐渐不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面对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挑战,主动融入到新媒体环境中,以大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注意避免逆反心理的出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素质,增强集体荣誉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从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遵守网络公德,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打造主流媒体,提高主流媒体面对网络舆论时的公信力;设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以新时代独特的呈现形式,协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设立高校师生沟通平台,走进学生的内心,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面临的困惑以及思想情绪,并做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三)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负责做好学生的各类日常管理教育工作,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周边的大学生。高校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政治素养,以大学生为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学习党的新思想新政策,并及时向学生传递。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培养较强的独立思考以及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积极关注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培养学生能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各类事件。高校应着力提高自身公信力,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赢得师生以及社会公众的信任,留下积极的印象。舆情发生后,高校应做出及时准确的回应,明确“解铃还须系铃人”,并保证信息在不同新媒体平台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舆情的二次爆发,凭借主流媒体等以网络直播、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回应,抑制事态的恶化。舆情消散后,做好善后工作,避免长尾效应以及二次反弹,并对此次舆情的发生进行经验总结。

(四)依托科学技术做好网络舆情监测以及思政教育工作

网络舆情呈现碎片化的特点,碎片化的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各构成要素的系统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高校也应积极迎合数字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碎片化海量信息的整合,通过建立专业的公关队伍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有效监测。在重大项目进行决策时,应提前做好重大项目风险评估以及网络舆情应急方案。

(五)普及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高校应在大学生中普及现有网络法律法规,例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等,学生应做到“七条底线、九个不准”,在保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同时,积极维护网络道德,主动营造网络良好环境。高校应设立网络文明公约、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等,对于不实信息、不良信息及时作出处理。

从高校舆情的视角来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是顺应党中央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探索,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从“三全育人”角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育人优势和引导优势。构建合理的高校舆情信息工作机制,对于有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不断推进高校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更好地维护校园稳定和促进高校管理模式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舆情思政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