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思政教学与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体系研究

2021-01-08 07:43潘伟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三农思政意识

沙 柢,潘伟光

(1.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临安311300;2.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临安311300)

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短板也在“三农”。要坚守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最重要的在于人才。“破解‘三农’难题,关键在人才、科技和教育”[1-2]。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是我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可规避地要在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中着力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与意识。通过思政课教学诸方式,提升学生服务“三农”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国家发展相联系,培养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

(一)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现状浅析

中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一般认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新时代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学生成为我国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主要力量,各高校尤其是农科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有效、有力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当下,其重要性更为凸显。但是,大学生“三农”意识的培养现状并未令人满意。

数据[1-2]表明,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群体服务“三农”意识较为薄弱。大学生甚至是农科院校的学生,也几乎没有服务“三农”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目标。这既表明了当代大学生虽认识到“广阔农村,大有所为”的社会价值,但更关切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在职业选择中,大学生们将经济收入、地域发展、声望、权利等因素放在了首位,有所忽视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但应强调,实现人才成长和乡村振兴双赢,才是关注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正确选择,而不是一味强求个体的奉献与牺牲。最后,基于对乡村及基层的不了解,没有明确的服务基层与服务“三农”的目标和具体措施,更使得大学生们服务基层意识欠缺,以至于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循环。

当然各高校特别是农科院校已明确培养大学生树立服务“三农”意识的重要性,并着手建立综合服务体系。但是仍然存在服务“三农”理念不通达、服务目标不明确、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未达成高校要为实现农业产业化提供人才、科技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并未解决“三农”问题亟需人才与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农村“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之间的矛盾。

(二)服务“三农”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新时期,关注和解决“三农”问题,最关键的是保障农业人才的储备。经上所述,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服务“三农”意识较为薄弱,更表明大学生“三农”意识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留守劳动力年龄结构加速老化。“农村发展空心化本身就意味着农村发展的萧条或衰败。大批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外流,已经形成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威胁到农业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粮食安全”[3]。由此可知,没有新生的农村劳动力,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更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当前互联网技术正在加速向农业农村延伸和渗透,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农业与农村的发展方式。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农业农村领域运用,将不断演进成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对832个国家级贫困县覆盖,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4年的18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9万亿元。该报告认为,以农村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经济正成为提振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培养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提升大学生服务“三农”技能,结合信息技术创新、农业智能化等机遇,培育新型“三农”人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适应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同前文所提及,高校将大学生服务“三农”、服务基层计划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一方面可以推进大学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为乡村输入新鲜血液,为农村发展储备人才,实现双赢互动的良好形势。因此,加快构建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体系,提升大学生“三农”服务技能,将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助力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二、思政教学与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

(一)发挥思政教学主渠道作用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各高校应自上而下强化服务“三农”意识,端正办学利农指导思想,引导师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和理解服务“三农”的重要意义,以培育高素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农村面貌,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

高校是缓解“三农”问题所紧张的人力和智力资源的主要突破口,高校思政工作与思政教学是大学生培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代大学生涉农专业就业所显现的动力不足困境,通过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和价值观培育,让大学生们真正知农、学农。热情服务“三农”将是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

具体来说,为构建科学的高校服务“三农”意识培养体系,应重视发挥思政教学主渠道作用,兼而营造服务“三农”的校园氛围。在思政教育教学中,创新转变教育模式,整合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内容,构建“三农”问题教育模块,引导学生积极关注“三农”问题,认识掌握我国农业发展史,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也要通过社团、实践类活动,营造热爱劳动、勇于创新、服务“三农”的校园氛围与追求。注重将教育教学内容,同服务“三农”实际活动有效结合,达到提高思政教学质量、学生服务“三农”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农学专业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将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各门课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引导当代青年学生认识国情,为“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国”培养引领产业行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发最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专门针对农学类专业课程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要求。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

高校特别是农科院校,在培养大学生“三农”职业目标、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引导责任。相较于普通大学生,农科大学生拥有一定的服务“三农”意识,拥有相应的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是愿意深入乡村并长期扎根基层的学生却实数不多。要真正实现农科大学生在基层“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必须建立大学生综合服务“三农”体系,得到全社会的参与与支持,形成“科农教相结合”“产政学研合作”等发展体系。总之,思政教育教学作为大学生正确三观意识形成的重要渠道,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定。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提高学生服务“三农”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国家发展相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大多围绕课本、以理论知识为主,过少涉及与学生成长、就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极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三农”和劳动领域发展。对此,为保障农科专业学生就业,鼓励其他专业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投身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应做好服务“三农”意识的培养体系建设,促使大学生们与农业、农村密切联系,推动大学生就业与发展。

三、大学生服务“三农”培养体系探索

(一)农科教相结合

农科教相结合,是指在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中,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中心,以推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动力,以发展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技术素质为手段,从而使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农科教相结合是科教兴农的重要形式,是服务“三农”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各高校审视服务“三农”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科研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农业科研创新平台与基地,设立专家库、科技信息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等,引导师生团队深入开展农科教相结合研究。主动积极参与政府实施的科技扶贫、科技开发项目,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培训农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将科技推广与人才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将线下实践与线上教授紧密结合,输出具有高素质科学水平的农民,引导普通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创设农业高科技园区、农业实验示范区等,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

(二)产政学研合作

新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资源整合的要求,政府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中的作用亦进一步凸显。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政府必然要成为参与者、服务者和引导者。总结来说,产政学研结合即产业、政府、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产政学研合作是教育、社会保障和生产技术等系统的有利结合。有专家指出,“高校本质上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因此高校进行产学研结合只能是高校功能的拓展, 并不能成为高校的所有职能。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高校的输出对象均大部分应该是学生, 而不可能是产品”[4]。因此,在产政学研合作中也好,在创新就业教育中也罢,高校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培养服务“三农”的人才。而“三农”问题的解决既需要专门人才,又需要复合型人才;既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也需要经营管理人才、传播销售人才,等等。因此,高校只有打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素质高、应用性强、踏实基层的多元人才,才能适应服务“三农”的需要。为此,要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基础教育和研究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专项技术培训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不拘一格培养人才”[5]。

在实现产政学研结合的过程中,高校也应充分利用企业的效能与便利。可以聘请企业家、产品技术研发人员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以丰富和充实高校教育的师资力量,为大学生们提供实用的创新就业指导。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开展上,为学生提供为期一年或半年的企业实习,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延伸到农业产业一线。同时,加强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校企共建实验室、农产品研发中心、农业产业实践教育基地等。

最后,产学研合作涉及不同行业、不同部门间的合作, 其发展自然离不开政府的促进和支持。而高校也应以育人为本,加大重视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主动承担服务“三农”事业的使命。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农村基层人才匮乏,高校可适当宣传利用乡镇基层政策,面向农村高中生开展定向招生、培养、就业等工作,毕业后学生可回原籍农村服务一定年限。高校也需响应和配合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引进实例,树立典范,提高毕业生投身基层的积极性。学校通过政策宣传、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等举措,全方位引导、支持毕业生到农村建功立业,“扶上马,送全程”,助其成长。

(三)紧扣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

综前所述,农科教相结合、产政学研合作的大学生服务“三农”培养体系之探索,落脚点仍在于培养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与责任感。无论是涉农专业还是非涉农专业,高校在教学内容、方法、标准等方面都应紧扣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引导每位学生“走进农村、感受农村”,加深学生对农村现状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对培育高校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起着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而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教育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高校应在实习实践阶段中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重视对高校大学生农业农村实践探索,为“三农”产业行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高校只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三农”,坚持服务“三农”思想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择业就业三者融合统一,坚持探索并建构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体系,才能实现大学生践行服务“三农”事业,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三农思政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