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意蕴和实践路径研究

2021-01-08 07:43丁露露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郭 云,丁露露

(1.新疆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2.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发展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如果说德育追求“善”、智育追求“真”、美育追求“美”,体育追求“健”的话,那么劳育就是联结善真美健的纽带和桥梁,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实践基础。当前劳动独特的育人功能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部分大学生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等问题突出,为此高校要转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意蕴

(一)以劳育德,培育德才兼备时代新人的发展需要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教育,而劳动只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来服务的”[1]。也就是通过劳动实现教育,塑造好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以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成就出彩人生。“劳动即是教育,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教育就是接受道德教育”[2]。高校要发挥好劳动教育的“养德”“树人”功能。首先,以劳“养德”。大学生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途径获得劳动体验,在经历出力流汗、用心动脑的过程收获劳动知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可以说,通过劳动实现了无声但生动、有力的劳动德育。其次,以劳“树人”。树时代之新人,新人之新在于思想之新,通过劳动使学生进入课堂以外的新场域,以发现者的角色参与劳动,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更新思想。新人之新更在于行动之新,大学生以实践者的担当,出力流汗,躬身实践,用身体力行去不断升华实干精神。

(二)以劳增智,培育锐意创新建设者的时代需要

劳动是创造的基础,劳动是人类的基础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在劳动中人作为主体对人以外的外部世界形成认识,并不断进行已有知识的检验和新知识的探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在那些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中”[4]。通过劳动可以使学生双手灵巧、聪敏,形成探索思考的智慧。这就为大学生创新思维培育提供训练场。创新不是拍脑袋地胡思乱想,而是要在对知识熟知基础上进行劳动创造,宝贵的灵感与坚持不懈的汗水在劳动中实现统一,在亲身探索新知与深化旧知的过程中,体验喜获知识的快乐,这一过程也使得学生的创新热情被激发,创新能力得到提升。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想得更多、想得更细,想得更巧、想得更新。同时,学生在屡次试错中磨练心性,增强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勇气,逐步成长为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

(三)以劳健体,塑造身心健康劳动者的基础需要

劳动教育可以促进人身体的健康、协调发展。劳动可以阻止或延缓身体和精神的衰败,并使得劳动中个体的身心得到有效地锻炼和舒展。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大学生与其以外的事物距离大大缩短,网络交友、网络游戏、网络购物,人与人、人与物的距离仅仅为指尖与屏幕的距离。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对大学生规律作息生活带来了严重挑战,如“不洗漱不出门”和“只叫外卖”的死宅生活,使大学生远离正常交际,脱离社会,身心得不到有效锻炼。1921年毛泽东在起草的《湖南自修大学生组织大纲》中就着重突出“劳动”的重要意义,其中将劳动单独列为一章节,并指出劳动有助于“破除文弱之习惯,图脑力与体力平均发展”[5]。《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中指出86%的学生表示自身在过去一年遭受健康困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健康的体魄是奋斗新时代的物质基础,拥有健康体魄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需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生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形式的劳动,都要以健康体魄为支撑。

(四)以劳育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育人需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与各学科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美育与劳动实践的融合有助于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教育把教育上天,劳动教育则把教育落地”[6]。在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劳动、日常劳动中接触真实可感的劳动、劳动对象,有助于把从现实世界逃往虚拟网络世界的部分大学生拉回到现实生活情景中,在学校、家庭、社会等生活图景中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生产劳动中既需要大学生个体出力流汗、辛勤付出,更离不开集体众志成城、精诚合作。通过“在场”参与劳动生产的过程,可以润物无声地实现集体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在志愿服务劳动中,学生参与承担具有社会责任但不获取报酬的志愿服务工作,在义务劳动中懂得奉献的行为最美、奉献的心灵最美、奉献的人生最有价值。在日常劳动中,通过点滴劳动丰富审美体验,形成高雅、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可以在实践中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勤劳、克俭黜奢的美德。

二、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显著特点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显著的实践性。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劳动以丰富多彩的形态呈现出来,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学校、学生等的发展实际,准确对焦高校劳动教育的特点,扎实开展好高校劳动教育。

(一)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这里所说的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劳动教育的对象大学生实施劳动教学活动的不同特点。“00”后大学生群体成长于物质文化相对丰富的时代,并深受网络影响,其思维活跃、追求独立、标榜差异,自我意识强。但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待于日臻完善,思想和行为极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为此,要开展好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就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自身、思想的形成发展的实际特点,精准对标,在尊重其个性的同时创新形式,多途径、分内容开展好劳动教育。因此,高校只有牢牢抓住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抓住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塑造黄金阶段,才能教育引导其培育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如此在学生毕业走向职业岗位,才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不做“拿来主义者”“投机主义者”。

(二)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新时代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化、智能化、数据化的现代生产使得当前劳动形态实现了从简单、原始的劳动向创造性、复杂性劳动转变,这就要求高校劳动教育必须结合劳动教学新形态做出调整,要准确把握教育内容的新要求。劳动形态的巨大变化使得社会对于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教育不再局限于累积劳动知识技能、奋斗吃苦、磨炼意志、集体意识等单一的教育内容,而是在这些教育内容基础上突出强调综合素质、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新技术革命催生的新业态下应运而生了像快递员、送餐员、网红主播、游戏陪练等新职业。为此,高校要结合这些职业新形态、新特点,拓展劳动教育的领域和空间,紧紧围绕劳动教育的核心要旨,进一步深化扩展劳动教育。

(三)教育方法的实践性

劳动教育要取得效果,就要在方法的使用上下功夫。方法的恰到好处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纸上谈劳”“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等问题。方法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马克思深刻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实践构成了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劳动教育的方法服务于劳动教育的实践育人目标,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切实发挥好劳动教育方法的中介作用,发挥好渡河的“船”和过河的“桥”的作用。要把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通过身体“在场”和精神“在场”的躬身践行,实现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四)教育主体的协同性

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家庭、社会等是劳动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主体,需要多元主体同频共振、协同发力。高校要充分发挥好在链条当中的关键环节功能,有效对家庭、社区、社会劳动教育进行沟通衔接,以学校为中心,构筑新时代全面劳动教育的新格局,破除当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孤岛”困境,通过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等多途径,凝聚起劳动教育的强大合力。

(五)教育载体的丰富性

劳动教育的载体主要是指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承载和传递劳动教育信息的方式和表现手段。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活动过程中可以运用管理、活动、文化、网络等载体,丰富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可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学校的管理中,增强劳动教育的意识;可将劳动教育活动融入到学校的多彩的活动中,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可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厚植学生的劳动情怀;可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网络建设中,增强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劳动形态的多样化使得劳动教育载体在不断地拓展,因此高校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劳动教育的新载体。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指向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劳动教育理念

大学生群体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对象,其乐学、愿学与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效果。劳动教育要想入耳、入心和取得实效,就必须要有效触及学生心灵,实现共情效果。因而劳动教育绝非漫无边际、毫无聚焦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理论灌输,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成长需要为教育的起始点,遵循学生的思想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有效地解答学生困惑作为教育的终点。首先,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疑惑。《学记》中提到“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说的是教育者要了解教育对象的所思所想,在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问题和需求,让学生在劳动中锻炼身心,开拓思维视野,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深度的思考探索。其次,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高校要把握好劳动教育对象的“病症”,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对教育对象精准“把脉”,根据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劳动技能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精准施教,结合大学生学习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规律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好劳动教育。如可以运用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劳动模范故事,解读并传播好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最后,发挥好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功能。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事必躬亲,有助于其自信心、成就感的获得。劳动实践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问农、问工、问商的自主学习过程。

(二)内容为王,丰富新时代劳动教育资源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校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要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丰富拓展劳动教育的内容。首先,明确劳动教育的核心要旨。劳动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一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各类劳动者的观念和情感。二是在劳动技能与习惯的行为养成方面,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在劳动中学会创新创造。其次,不断拓展劳动教育的深度。只有劳动没有教育或是只有教育没有劳动的教育都是浅层化的劳动教育,因此,高校要加强教师培训,转变部分教师将劳动教育形式化,或简单将劳动教育等同于惩罚教育等错误思想认识。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学生劳动教育。最后,不断拓展劳动教育的广度。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变革,繁重体力劳动已然被机器化、智能化所取代。广大农田、工厂等的劳动场域已经无法容纳大学生的实习实践。为此,高校可结合园林农艺、建筑制造、仓储物流、软件信息等新劳动形态,选择多元劳动教育项目。如上海某学校引入交通类的科技创新课程,组件劳动创意实验室,学生可以在拆卸和组装新能源汽车等过程中,动手、动脑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三)入心化行,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方法

劳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为目标,是教育主体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及改造自身的过程。忽视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就会使大学生成为困囿于象牙塔中的“理论家”,脱离了时代、社会和人民。部分大学生躬身劳动的经历匮乏,使得其对国情、社情、民情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理解不深、不透,无法切身体会新时代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和伟大成就,进而也就无法从实践和理论层面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批驳。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立足于劳动教育实践性特征,不断创新优化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方法。首先,将理论讲授与躬身实践统一起来。当前作为劳动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绝非仅是劳动思想和理论的“容器”,他们有着较强的个体能动性,更喜欢在多元的“信息超市”自主选取,为此高校要通过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多类型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锻炼中践行品德修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处理人际交往的劳动实践中塑造品格,实现劳动教育的知、情、意、行统一。其次,发挥好榜样示范教育。典型的劳动模范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鲜活教材,高校要树劳动模范、行业先锋、平凡劳动者等榜样,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创设劳动大讲台等让崇尚劳动的人讲劳动,切实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最后,扎实有序开展劳动教育。高校劳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绝不能搞走马观花的“观劳动”,或者为了敷衍检查搞一阵风的无效劳动等,这都会使学生对劳动产生厌烦情绪,进而滋长不愿劳动、厌恶劳动情绪,遮蔽了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追求。

(四)协同联动,发挥多元劳动教育主体作用

高校要改变劳动教育的“孤岛”困境,发挥好自身在劳动教育的主体功能,发挥自身在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的协调组织功能。首先,发挥高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高校要加强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对劳动教育组织机构的权责进行划分。高校要结合办学、区域发展特点,开展劳动教育的必修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丰富第二课堂教学,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校园的各类文化活动、专业实习实训、军训等活动中。其次,发挥好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功能。“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前置环境”[7],家庭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环境,要实现与学校教育的无缝衔接。高校要重视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运用家长会、联谊会、亲子运动会等形式实现家校沟通,转变部分家长重知识、轻劳动的狭隘观念。高校也可将劳动教育的学校评价机制深入到家庭中,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劳动作业完成的全过程,引导家长多为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创设机会,不要大包大揽学生理应完成的家务劳动。最后,协调社会发挥好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撑作用。高校要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践、参与志愿服务劳动、社区服务劳动等实现学校与社会劳动教育的良性互动,社会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协调组织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社会资源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广阔场域。

(五)创新形式,活化高校劳动教育载体

劳动教育的载体承载着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通过载体实现互动。劳动教育载体是保障劳动教育过程顺利有序实现的主要形式,没有劳动教育的载体,劳动教育也就无从说起。当前高校要充分运用管理、文化、活动、网络这些载体开展好学生的劳动教育。首先,完善劳动教育的管理。高校要寓劳动教育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之中,加强养成教育。在教学管理中,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将课内系统教学和课外针对性实践统一起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好学生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管理中,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格和习惯。其次,打造高校劳动教育文化。在学生可见、可听、可感之处做好文化宣传,利用校园网站、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板等强化劳动教育宣传,营造人人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浓厚文化氛围。再次,结合区域、校本开展特色劳动教育活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活动都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开展劳动教学活动中,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大对劳动教育活动的投入,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安全保障,在经费、场地、设施等方面创造条件。最后,高校可根据“00后”大学生群体热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特点,可在原有的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贴吧等传播平台增设劳动教育的版块,将劳动教育的内容切割整理,主题突出,将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化。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