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剂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探究

2021-01-08 07:37:32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462000田军涛毛娅晁锦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伏立康两性霉素角膜炎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462000)田军涛 毛娅 晁锦芳

真菌性角膜炎是临床眼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两性霉素B在本病治疗中应用已久,是治疗该病的重要药物,但临床发现,本品在角膜内穿透性差,对合并前房积脓或深部角膜感染者效果欠佳[1]。伏立康唑是三唑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特性,可通过损害真菌细胞膜功能与结构,致使真菌死亡,灭菌效果显著[2]。现阶段,有关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多局限于动物实验与体外实验,人体实验观察尚少,其有效性与安全性仍有待考证[3]。基于此,本研究试分析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剂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联合抗真菌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97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角膜刮片真菌培养阳性;②轻中度真菌性角膜炎;③肝、肾功能正常;④意识正常,无认知及沟通障碍;⑤依从性良好,可遵从医嘱用药;⑥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重度真菌性角膜炎;②合并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眼科疾病;③存在肝、肾功能损害;④合并角膜穿孔;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49眼),男22例,女17例,年龄18~62岁,平均(40.28±7.29)岁;病程7~26d,平均(15.31±2.18)d。对照组39例(48眼),男20例,女19例,年龄20~61岁,平均(41.17±8.02)岁;病程7~28d,平均(15.74±2.23)d。两组临床资料均衡可比(P>0.05),且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0.1%两性霉素B滴眼剂治疗,于患眼滴眼,每间隔2h滴眼1次。上述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伏立康唑片治疗,200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②安全性。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血钾、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并统计发热、皮疹、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角膜病灶消失,真菌培养呈阴性,前房无积脓为治愈;角膜病灶范围减小、浸润密度降低、边缘清晰,病灶周围角膜疤痕化,并且前房积脓减少为有效;较治疗前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现恶化趋势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4]。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比较,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1.25%(P<0.05)。

2.2 安全性 治疗期间,两组血、尿常规、血钾、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测均未见异常,未发生严重副作用,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与对照组12.82%比较无差异(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给予对症干预后缓解,未对治疗产生明显影响。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不断增加,本病已成为重要致盲性角膜疾病,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其防治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目前,抗真菌药物仍是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途径,因此,选择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是改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关键。两性霉素B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常用药物,本品可与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结合,改变膜通透性与电解质平衡,进而阻止真菌生长[5]。但资料显示,两性霉素B注射用药毒性较大,眼科应用多以局部点眼为主,而眼用制剂又存在角膜内穿透性差的弊端,部分患者难以完全获益,进而影响预后改善[6]。

随着真菌性角膜炎治疗进展深入,临床逐渐开展联合抗真菌药物的尝试与探讨,但多局限于体外及动物实验。伏立康唑是三唑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药理研究显示,本品抗真菌活性在于通过与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结合而对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进而损害膜结构与功能,且增加细胞内过氧化物堆积,造成真菌死亡[7]。本研究在两性霉素B滴眼剂基础上联合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见该联合抗真菌方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安全、有效,具有较高可行价值。既往部分学者认为,联合抗真菌药物可能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增加药物毒性,威胁患者身心健康。伏立康唑是一种具有广谱、高效、安全特性的三唑类抗真菌药,临床实验证实本品对曲霉菌、念珠菌等多种真菌有效,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8]。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具有协同抗真菌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血钾、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均为轻度,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不对治疗进程产生不利影响,提示该方案可作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安全可行的新型抗真菌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剂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猜你喜欢
伏立康两性霉素角膜炎
成人患者体内伏立康唑代谢的影响因素分析 Δ
中国药房(2023年4期)2023-02-27 11:07:18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如何区分角膜炎和结膜炎
基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蒙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治疗肝移植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安全性比较
山东医药(2015年13期)2016-01-12 00:39:39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2:03
伏立康唑相关皮肤肿瘤:器官移植受者中光致癌作用的文献复习
野鸡冠花子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