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

2021-01-08 07:09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
天津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乡愁教学活动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 朱 迁

深度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与语文素养的形成,将教学目标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深度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层次,使教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轻松。

一、深度学习的作用与积极意义

(一)可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

语文课在很多学生眼里是枯燥无味的,这也是他们不愿意认真学习语文、学不好语文的关键因素。面对这种现状,如果语文教师仍然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法,势必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倦感,使语文教学面临新的困境。通过开展深度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到语文的魅力,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体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学习效率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语文时需要阅读与思考,通过阅读理解文字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意义,通过思考去挖掘文字中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寓意。学生之所以觉得语文难学,主要就是因为缺乏反思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度学习,能促进学生持续性地进行语文学习。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全神贯注地将精力集中于学习中,心无旁骛,从而更快速地读懂文章,并且使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强化,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初中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一)学习内容太过浅显

新课程颁布以来,初中语文课堂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且已初见成效。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教学软硬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深度学习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内容太过浅显,并没有实现深度学习的效果,导致最后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也没有进入真正的深度学习状态中。

(二)没有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出来

好的教师认为“学生永远都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扮演监督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让整个课堂成为“一言堂”。但有的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时大包大揽,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压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此外,深度学习需要给学生预留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发散思考,但由于教师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进行发散思考,不会跟着自己的思维去解读课本,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深度学习也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三)教学活动的质量较低

《学记》有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这句话中可以得知,教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也是师生一起进步的过程。那么,怎样让教师乐于教,学生沉于学。在课堂上衡量课堂质量的标准是什么?是学生听教师的话,不捣乱课堂?还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各抒己见?这是学校和每位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就目前深度学习的落实来看,教学活动的质量偏低,教学活动创新力度不足,都是存在的问题。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策略

(一)寻找趣味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致

深度学习是侧重于理解与应用的学习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顺应教育发展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模式。深度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教材、教师三者之间的深入对话,使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并且能够实际应用。为了落实深度学习模式,教师首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可以找到课本中有趣的兴趣点和学生进行深度探讨,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阅读和探索,改变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的面貌。例如,在上《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播放互联网资源上有关桃花源的视频和图片,通过美丽的风景,让学生深度感受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美景,再用其来反衬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进一步反映出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所处的背景与生活状态。教师通过本次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讨论,对本节课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拓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反思精神

由于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同,为了照顾所有学生,教师在拓展教材内容时可以稍微降低一下难度,这样能使班级上的学生都适应教学内容,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紧跟教师的脚步。教师在进行教材内容拓展时,要紧密连接教材,做到不脱离教材和教育主旨,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大胆拓宽,让课本中的文字真正“活”起来。例如,在上九年级语文《乡愁》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朗读两遍这首诗歌,诗歌中作者把乡愁比喻为“海峡和邮票”,在学生了解诗歌意象后,教师可以开展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当诗人,写一句有关于乡愁的句子,然后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教师通过简单的一个环节,就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对乡愁和整篇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教材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三)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深度学习

“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都是教师的职责。新时代下,通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外,还需要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谈论和探究,实现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把课堂主体的地位重新交给了学生,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让同龄人的思维进行碰撞,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父亲》一节时,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对父亲的深刻印象,并用纸张写出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体会到朱自清文章中对于父亲深沉的爱,感受父爱的伟大。这比单纯地阅读课本,能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了深度学习的目的。

(四)丰富教学手段,强化深度学习效果

深度学习不局限于课堂上,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阅读、集体参观、课外写作练习等方式强化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图书馆进行阅读,并且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写为观后感。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写作和文字语言组织能力。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需要学生沉浸在学习中并且获得深刻的感悟,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人文素养培养为目的,做到人性化教学,从而真正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乡愁教学活动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永远的乡愁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乡愁
九月的乡愁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