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瑛,李香玉,陈嘉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延吉)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公立医院要更好地承担公共医疗服务的职能,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这对公立医院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护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所占比重大。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管理体系的优劣对医院整体会产生深远的影响。1986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中,对护理垂直领导体制的建立给出了明确规定。2012年《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以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为切入点,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岗位培训,落实护士职称晋升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制度框架,调动护士的职业热情,激励护士服务临床一线,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2016年颁布《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1]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进程加速对护理事业发展提出新课题,因此,要求加快发展护理事业,将护理服务内涵与群众健康需求密切对接起来,推动护理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转变,为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改善护理服务体验、实现科学护理管理创造有利条件。护理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的重视,不断加强对体制的改革,护理管理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通过不断探索,管理者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护理管理体制,也就是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即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大型医院)或护理部—护士长(县级医院)的三级或二级垂直管理体系。护理垂直管理模式缩短了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护理人员自身管理可以避免非专业管理的限制,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2];在院长和主管院长领导下,形成外部横向与内部纵向独立而不孤立的管理架构[3]。护理垂直管理可以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最大程度上落实护理职能,充分展示和发挥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培养、护理绩效管理、护理学科发展、护理质量的管理控制、护理培训与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实现护理单元在行政管理上独立运行、经济上单独核算,并形成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环环控制,逐级进行检查、考核的管理体制。
按照原卫生部护理垂直化管理的要求,国内大多数医院虽建立了护理部主任,并由护理部主任对护理工作实施管理,但实质上护理垂直管理却未落到实处。护理垂直化探索时间较短,经验不成熟,每个人的看法和医院进行的阶段都不相同,外部环境中没有一个固定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4]。因此,医院护理垂直管理虽有所进展,但其发展步伐仍就缓慢,在医护协作、绩效分配、人员调配、人才培养、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
美国护理管理系统是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有明确的责任划分,管辖范围和上报途径,上下级关系简单明确,强调下级只听命于一个上级指示,只接受一个上级的领导[5]。美国护理管理模式上实施垂直化与扁平化融合的管理,这种模式既减少了职能制、集权制等组织架构的金字塔棱角和阶层,缩短管理距离,也弥补了直线制中管理职能高度集中、机械僵化的缺点,提高执行力度和上下级间的沟通效率。如以美国护理管理体系为起点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就是一个垂直的领导体系,即护理副院长领导下设立科护士长及护理教育部。在科护士长下设护理单元护士长,全权负责部门的人、财、物管理。每个部门都设立一名护理带教老师,不仅服从本部门护士长领导,也由护理教育部负责管理。根据医院委员会管理制度的特点,制定一系列委员会如执行委员会、制度和操作流程委员会、护理质量保证委员会、护理质量改进委员会、教育委员会。此外,还设有护理表格修改委员会、护理产品评价委员会等专项委员会。
日本的是完全独立的护理管理体系,护理部直接受命于院长,护理部负责护士的聘用、调动、提升、任命、职称评定、在职继续教育等[6],不接受任何医生的行政指令。泰国医院护理管理体系也是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实行护理部聘用制度,并每年执行一次上一级管理人员对下一级管理人员的评价,上一级护理管理管理人员有权利决定下属的级别、绩效、升职、处分等[7]。新加坡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也是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但与中国不同的是,上下级之间的存在的较强的雇佣关系,上级管理者对下级管理者拥有招聘及直接解聘权[8],是否能够继续聘用由上级管理者决定。
韩国无论是大型医院还是中小医院,其护理体系上均实施护理垂直管理。即实行大院长下设立护理本部长(护理部主任/护理科长),并由护理本部长负责护理相关事宜制。为了实现护理管理效果最大化,大部分医院在护理本部下设若干个委员会,在本部长的领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自律性的管理活动。
公立医院虽然实行了护理垂直管理,护理部对护理工作实施管理,护士长管理护理单元,但很多工作仍然受制于科主任,护理垂直管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大多数公立医院还在实施科主任负责制下的管理体系,护士隶属于临床科室,护士长的聘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工作调动等均受制于所在科室科主任。有些医院虽然建立了三级垂直管理体系,但是在护理部层面的护理人力资源及绩效的半垂直化管理,医院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建设变成了护理人员的独角戏。构建科学高效的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应从医院的顶层设计开始,从全局的角度,对护理垂直管理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总体规划、统筹设计,构建一个自上而下、分级分工、层层负责、有职有权有责、相对独立的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在实施护理垂直管理的过程中,院长对护理的重视、对护理管理者授权与支持,是护理垂直管理顺利实施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护理垂直管理体系体现了护理管理的独立性,通过护理管理的三级负责制,实现了护理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监督管理变为自律管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垂直管理的核心部门是护理部,也是具体实施部门,是落实护理垂直管理的关键部门。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开拓护理管理新思路,学会“走出护理看护理”,着力于医院发展大方向,站在医院管理的高度审视护理工作,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真正实现护理自身的价值。
护理学于2011年从原二级学科独立成为一级学科。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致使护理队伍学历偏低,远低于医生队伍。开展护理垂直管理,需要护理管理者掌握新的护理理念、新的护理技能,还要有专业的、高素质的护理管理队伍。因此,应提高护理基础教育水平,完善护理职业教育,强化继续教育,为护理人员提供各种渠道的继续教育和学习深造,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提升技术能力和学术水平,为实施护理垂直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应构建一个系统的护理垂直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从政府、社会、医院、患者、医务人员角度,从安全、有效、实用、价值等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地对护理垂直管理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价。通过效果评价,明确垂直管理的影响因素,推动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建设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