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回译法的英语地道性能力提升研究

2021-01-07 08:20李妞妞阚哲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英文原文重构

李妞妞,阚哲华

(1.喀什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喀什844000;2.韶关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英语语言教学的终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习者能够在英汉思维之间进行转换,并实现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的地道性就是英汉思维转换的外显特征。但对于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英文的地道性是普遍欠缺的,这一点在口头交际和书面表达上尤其明显。所谓“地道的英语”,是指行文造句应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不留“译痕”,即可简单理解[1]。在区分“显性不地道现象”和“隐性不地道现象”的基础上,姜孟、周清对外语“不地道”现象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语言概念能力假设”(linguistic conceptual competence hypothesis,LCCH)[2]。“显性不地道现象”和“隐性不地道现象”反映了外语词汇概念掌握与外语思维的关系。当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不足就会造成其外语表达虽无显著错误、可以接受,但却缺少本族语者的地道性,这就是语言的“隐性不地道现象”。本文拟探讨中英文回译对比法以破解英语学习中的“隐性不地道”现象。

一、文献综述

关于英语地道性的研究,国内学者只有王乐平《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及连淑能的著作《英汉对比研究》。他们认为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可以反映不同语言者的思维差异,如英语客观性强,汉语主观性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强调局部,汉语则重视整体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差异学习英语的常用动词、介词、名词和形容词及被动句进行两种思维的转换。

“回译”(back translation)是翻译学术语。1988 年,Newmark 在其专著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提出“back translation”(还原翻译)的翻译方法;Brislin认为“回 译”是a cheek on the semantic content—检 验 语义内 容 的 手 段[3];Shuttleworth & Cowie 在其编纂的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的词条指出:“回译”是“A process in which a text which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a given language is retranslated into SLI”把 翻 译 成特定语言的文本又重新翻译成源语的过程[4]。即A1(原文本)→外文本(译本)→A2(原文本)。国内的学者认为,“回译”是考察误译现象的最直接又是最可信赖的手段[5]。因此,“回译”也一直被视为“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和研究两种语言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其方法论的意义早为人们所关注和肯定”[6]。

虽然“回译”研究已逐渐扩展到多个领域(如翻译策略、翻译研究、翻译教学和文化传播及语言对比研究等),但更多是被用来研究和解决翻译领域的问题,很少跟语言学习者和语言学习方法产生联系。而通过“回译”法克服母语负迁移和“锚定效应”,培养英文思维的相关研究却鲜有探讨。

二、英语欠缺地道性的原因

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导致语言不够地道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一,英语学习习惯的影响。长期将英语学习视角聚焦在背单词、学语法,造成了许多英语学习者习惯用中文思维来组织英语,这就影响了英语的地道性。掌握一定词汇语法基础的英语学习者能凭借已有的语法和词汇知识,轻松地造出符合语法的英语句子,但很难达到地道的境界。

其二,汉语的锚定效应①即锚定效应理论(theory of anchoring effect)由美国University of Princeton心理学和公共关系学教授Daniel Kahneman提出,认为当言语主体要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或者评价时,往往是以一个初始值(最初的信息),或者说是“锚”为参照依据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上下调整,从而最终确立自己的判断或者评价结果。及中西思维差异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锚定效应、汉语负迁移,加之中西思维的巨大差异使“地道性”只能成为少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稀有的“专属高配”。当本族语和目的语在语言习惯上产生差异时,本族语言的使用习惯会被学习者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形成干扰。这种干扰就是“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语言迁移”现象贯穿外语学习的始终,二语学习中即使语言能力已达到高水平的学习者也可能无法完全摆脱母语的控制[7]。尽管英语学习者已非常努力,但其脑中根深蒂固的中式思维,会不知不觉地将其带入锚定效应,并将其能调动的英文表达与搭配,限制在一个有限的思维框架之内,让其输出的英语始终扮演中文影子的角色。

中英文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的结构以及思维的差异,很难用一句“西方崇尚理性、客观、个体,注重细分精确的思维,而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偏向感性,习惯从大到小,从概括到具体,注重归纳分析,形成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8]来概括。语言结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语法的方式来模仿和习得,但是思维差异却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因为“英语教学的本质是思维结构的改造”[9]。

三、中英文回译对比法

中英文回译对比法中的“回译”是对翻译学“回译”理论的扬弃,保留了其直译和对比分析的步骤。同时,通过增加重构中文、思维反转、发散拓展、科学复习等具体可操作步骤,并将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的“语言输入假说(comprehensible input)”,即“i+1”理论及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融入“中英文回译对比法”,形成了一套系统且简单易行的提升语言地道性的方法,见图1。

图1 回译法路径模型

简而言之,是从 A(英文原文)→B(直译中文)→C(重构中文)→D(对比分析)→A(英文原文)。例如,在开会的场景下,发言者突然被打断,他接下来继续发言时通常会这么讲:“Allow me to continue talking about this point.”直 译 就 是“请 让 我继续说明这个问题”。这就是第一步:A(英文原文)→B(中文直译文)。但通常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在这种情况之下会这么讲:“那我接着这个点往下讲。” 这才是中文母语者生活当中常用的语言。也就是第二步:B(直译中文)→C(重构中文)的过程。不难发现,A(英文原文)代表的是地道英文思维,而C(重构中文)体现的则是地道中文思维。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A(英文原文)和C(重构中文)之间的区别,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一些记忆技巧的运用让自己能够从C(重构中文)反向推回A(英文原文)。这个逆回的过程,就是第四步。如果完成了这基本的四步,就基本走完了从中文思维转换到英文思维的基本步骤。

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英汉互译法相比,前者重视B的作用:第一轮中,B充当英文思维向中文思维转换的中介;第二轮中,B则是中文思维向英文思维反推的有效记忆钩。而后者并不重视B的作用。语法翻译法和英汉互译法就像是在走单向通道:要么从A端走到C端,要么从C端走到A端,就结束了。但中英文回译对比法则是双向回环通道:要求学习者不但要从A→B→C还要从C端反推A端,形成英汉思维回环,打通英汉思维转换的通道。将学习者的英文思维牢牢地连接在已拥有的中文思维上,从而实现英语语言的地道性。

同时,中英文回译对比法对B的重视,也许会引起读者对B、C的区别产生困惑,其实二者差别是相当明显的,因为B作为直译译文来说,不可避免地受到英语语言思维的影响。而C重构之后的中文译文,则是完全用中文思维来重新建构后的句子。虽说二者在使用场景和表示目的上非常接近,但它们在语序和用词再搭配上都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

(一)中英文回译对比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英文直译中文:从A(英文原文)→B(直译中文)。理解英文原文:查生词或者不熟悉的语言点,接着直译中文。若选择的素材本身有中文译文,可直接使用。本步骤中需要注意的是,尽量直译,保持基本通顺即可。如果直译的中文给人一种别扭的感觉,那么其中就有值得挖掘的点。例如,以下场景,一位商务人士因电脑问题无法上网,没能及时回复重要邮件。在电脑连网之后,他赶紧给对方发邮件解释:

I am sorry about not getting back to you sooner.I could not access Internet from my laptop for some reasons.

这句话直译就是:“我很抱歉我没能更早地回复你。出于某些原因,我用笔记本电脑无法连上网。” 因为这句话意思并不难懂,所以普通的学习者通常学到这一步几乎就结束了。从思维的角度上讲,本步骤实现的是从纯英文思维到中英混合思维的转换。

第二步,中文重构:B(直译中文)→C(重构中文)。在这一步,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引入中文思维,所以要对B(中文直译文)进行本地化。本地化中文时需要展开想像,问自己一个问题:在此场景当中,在真实的中文语境下,中文母语人士一般会怎么表达呢?他们很可能会这么说:“哎呀,不好意思啊,这么晚才回复你。我的本子一直连不上网,不知道怎么搞的。”对比B、C两种译文,不难发现,C已经完全抛弃了英文原文的影响,在表达顺序和结构上产生了变化。从思维角度讲,本步骤实现了从中英混合思维到中文思维的完全转换。

第三步,对比分析:仔细观察,找出A(英文原文)和C(重构中文)之间的关联,埋下记忆之钩。建议把这两句话分别并列写在一张纸上,方便进行详细对比。接着,从三方面观察两句话:一看多了什么?二看少了什么?三看改了什么?比如,句子结构改变了么?哪些词被舍弃了?哪些表达被彻底的替换掉了?为什么有些信息直接省略了,而有些本来没有的词反而还要加上去呢?这些问题就像一只只记忆的小钩子,将两种思维挂上,并让自己以后能够回忆起来。这是建立连接通道的重要一步,大部分学习者都会在这一步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甚至还会有恍然大悟的瞬间。在这一步具体操作时,学习者个体差异得到明显的体现:不同的学习者关注点不尽相同,有的看单词,有的抠语法,还有的会关注表达习惯。这正是中英文回译对比法的精髓——把两种语言的区别掰开揉碎展露在学习者面前,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挑出自己的兴趣点,而某些点很有可能恰恰属于其知识盲区:

I am sorry about not getting back to you sooner.I could not access Internet from my laptop for some reason. 这句,学习者都会注意到什么呢?我们通常说“这么晚才回复你”,英文表达不一定要用“so late”可以用“not sooner”。“回复”,我们第一时间想的是“reply”,但 这 里 用“get back to”;“连 上 网”这 里用“access”,而 不 是 我 们 更 熟 悉 的 “connect to”。“access”这个词,主要意思是“接触和进入”,我们发现,原来还可以用来表示“连上网”。再回头看整个句子,句子的主语也变了。一般来说,中文会讲:“哎,我的笔记本连不上网了。”笔记本作主语。可是 在 英文中:I could not access Internet from my laptop for some reason.主语成了“I”,是“我”没有办法通过本子来联网,而不是“本子”连不上网。还有“不知道什么原因”,原文没有用“don’t know why”或者是“for no reason”,而 是用“for some reason”这与地道中文的表达思路也不一样。

第四步,思维反转:就是把C(重构中文) 反推回A(英文原文)的过程。步骤中,我们需要看着C(重构中文)去回想A(英文原文)。如果能够成功地实现反推,那就说明已经初步地建立思维通道,可以从中文思维跳到英文思维。回想的时候提供一个小技巧:看着C(重构中文)问自己,若自己受中文思维的影响,可能会下意识地想出哪些对应的英文?再如“笔记本连不上网”:我们可能会想到“My laptop could connect to the Internet.”那就要开始纠正了,必须切换表达思路,可以说:“I could not access Internet from my laptop.”在不断的纠正过程中形成更牢固的记忆。当完成以上这四个完整的步骤时,中英文思维的初步建设就完成了,真正把这句话吃透了。

第五步,举一反三,发散拓展: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的场景中,将学习的效果最大化。比如说“我手机上不了微信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当然是“I could not access WeChat from my phone for some reason.”又如:“对不起,拖了这么久才跟你说。”按英文思维应该是:“I’m sorry about not telling you sooner.”若口语一点:“I’m sorry I didn’t tell you sooner.”当学习者习惯运用这种方法时,会发现自己从中文思维跳跃到英文思维的过程会越来越快,需要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

第六步,科学复习:学习成果需要科学复习来巩固,定期复习不可缺少。可以采取“五次复习法”(当天、隔天、隔三天、隔七天、隔十五天),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就会牢固了。

(二)选择练习素材的三条原则

(1)母语者创作。选择的素材必须是英语母语者创作的,以上保障语言质量和地道性。(2)内容有针对性,优选语料。选择最适合自己兴趣爱好及与专业相关的语料。(3)“难度”有梯度。选择可以“踮踮脚”达到的语料难度。先练短句再练长句,最后到段落;先口语表达,再书面表达。

(三)适用范围

中英文回译对比法适用范围广泛,无论初、中、高级,均可学习运用。对于英语初学者,运用该方法学习都会打下非常良好的英语基础,尤其是口语会有明显提高。对于中高级的英语学习者,除了口语方面的提升之外,还能促进写作能力以及翻译能力的长足进步。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在两种语言思维之间进行转换,学习者就能步入“见山不是山”的英语学习境界。

猜你喜欢
中英文原文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APPITA 2015年第2期中英文摘要
APPITA 2013年第4期中英文摘要